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2019-07-03缪辉萍
缪辉萍
【摘要】对话是人们相互交流和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课堂上,对话教学是师生在平等、民主、互相尊重的基础上,通过言语、理解和反思等各种对话方式展开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的教学方式。文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对话;锤炼教学语言
生物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它自身的学科特点和魅力。一堂好的生物课,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物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所在,生物教学语言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富于直观和吸引力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教师表达时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要求教师表达时善于形容、比拟、绘声绘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讲食物链时,我用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毛虾,毛虾啃泥巴”,让学生分析这些谚语中“泥巴、毛虾、小鱼、大鱼”各处的营养级。通过引用谚语,将食物链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再有,讲条件反射时引用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和矿质元素在植物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些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却包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方面的道理,语言既精练,又形象通俗,读时上口,记时容易,适时引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了教学对话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生物课堂对话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就是学生在教师设置相关的事件或是情景中进行思考与讨论,最终得出结果、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而且它还可以打破生物课堂的沉默,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厚。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而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感悟生物知识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人体的免疫防线》一课的时候,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首先展示了一个学生手指受伤的视频,伤口鲜血淋漓,让人看着就疼。接着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同学们,如果我们皮肤受伤了该怎么办呢?请大家想一下,有些伤口为什么非常容易感染呢?如果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细菌或是病毒,又该怎样防御呢?什么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呢?问题一出来,学生们都非常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每位学生都毫无保留地积极发言,课堂氛围相当热烈,最终学生们都认为皮肤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就这样,一个视频,几个问题,预设情境,让学生顺利地掌握了“第一道防线”。
可见,在生物教学中,运用情境引导学生,学生可以在不注意间走进了教师的“圈套”,课堂突显生机无限,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一个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传授者,大大地提高了课堂交流的效率。
三、教学语言充满情感,富有节奏感
教学语言的情感是指教师在深刻体会教材的思想内容后发自内心的饱含热情的真情实感。富有情感表现力的教学语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如在“人的生殖发育”教学中有这样一段情感表白:“在你诞生前的那段岁月,起初仅仅是一个约0.lmm的受精卵,在子宫内约280个日日夜夜,母亲每时每刻都担负着两个人的呼吸、循环。伴随着你的成长,母亲越来越疲劳,但一想到新生命的诞生,就有了等待的力量,等待中的期盼也与日俱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是这种伟大而圣洁的母爱的生动写照”。这是一段“目中有人人有情”的语言,散文之气浓郁芬芳,这又是一段“文以载道”的语言,人文的光辉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到生命的可贵,油然而生对母亲的真爱,充分实现了生命科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总之,提高生物课堂对话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如何提高课堂对话的有效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只要符合新时代的需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应该是有效的课堂对话。
【参考文献】
[1]王寅.新课程下初中生物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王玲.追问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案例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3]惲亚叶.初中生物课堂“对话教学”的探索与反思[J].中学生物教学,2012(Z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