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班级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赏识中成长
2019-07-03郭含霁
郭含霁
【摘要】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德育教育,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环境创设,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教师要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从而让自己得到快乐的感受。同时,教师还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发现的眼睛,探寻班上的好人好事,对品德优良的学生要表扬与赞赏,对于改正错误的学生,要肯定与认可。教师要用赏识的态度对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素质。
【关键词】德育;环境;赏识;常规
学校德育,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简单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应贯穿于学生一日生活之中,与其他学科有机渗透, 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外界对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多,学校有必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意志力水平,抵制不良诱惑,学会明辨是非,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
《小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应重视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抵制各种不良影响。”学生自控力差,认知水平有限,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良好品德氛围,从细节抓起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让学生自觉遵守常规,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1.外环境的创设
在学校大门处,用醒目的标志提醒学生和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校园内走道旁,设置“垃圾箱”,方便学生将捡到的垃圾放入垃圾箱;在楼梯口贴上“防踩踏”指示牌,上下楼梯提醒学生有序地上与下,不推不挤,防踩踏;在教室走廊,挂有《小学生守则》,方便学生时时刻刻看到,并督促自己遵守;在教室内墙壁上,张贴有“每周文明之星光荣榜”,凡是一周中,能遵守班级常规和《小学生守则》的学生,都能被评为“文明之星”。这样,良好的德育外环境就创设起来了。
2.內环境的创设
内环境在这里指的是学生的心理环境,是学生遵守常规的完成度和思想道德认识水平。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将之渗透到学生一日活动中去。比如文明礼仪,学生来校是否有礼貌,衣冠整洁,有没有戴红领巾;比如升国旗时,是否庄严肃穆,不交头接耳;做操时,是否按序排队,动作整齐有力;看学校文娱演出,是否安静观看,不大声喧哗;上课是否专心听讲,不随便插嘴,作业是否独立完成,不抄袭;和同伴是否友好相处,不打架、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学生的良好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渐渐养成的,是在教师的监督检查、关心爱护下逐渐培养起来的。
二、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从体验开始
教师要重视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不论是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还是主题班会,教师都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比如社会实践活动《重阳节,我们来了》,让孩子们到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唱歌、跳舞,帮老人们洗头发、梳头发,帮忙晾晒被子,和老人们一起玩游戏,也请老人们讲讲过去的事情。几番交流,孩子们给老人们带去了笑声与微笑。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但是孩子们了解了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的意义,体验到了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这一浅显的道理。
再比如在主题班会“微笑着面对”中,教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微笑着去面对生活中的失败、挫折,学会如何用微笑面对困难,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可邀请班上那些经历失败重新奋起的学生,用自己自身的经历告诉同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在学生讲述结束后,教师请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想法,在平时自己有没有失败的经历,失败后心情怎样,分享一下自己是怎样战胜失败,重新努力的。让大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知道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要微笑面对,不能让失败打倒,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其他各项活动,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并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知。
三、挖掘学生的优良品德,从发现做起
有人说,欣赏别人是一种气度,一种发现,一种智慧。是的,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的赏识很重要,它能使学生的优良品德得到促进,能使学生的行为在肯定中得到巩固。 教师要用发现的眼睛对待班上的人和事,发现某一学生身上的优点,立即表扬;发现有人做了好人好事,竖个大拇指;发现有学生主动扶起他人,用眼神肯定,用言语赞赏;发现调皮捣蛋的学生,能好好上课,好好走路,不做影响他人的事了,教师要用拥抱表示对他行为的认可。
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是正确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一旦被肯定,他们会在“我是好孩子”的心理暗示下不断努力,不断完善自我。当然教师的赏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客观评价学生行为
班主任对学生应是全面了解的,每个孩子的特点都应该心中有数。在发生的事情中,谁对谁错,公正自在人心。对的就赏,错的就批,督促其改正。所以,教师要摆正位置,不因其他因素盲目赏识,要做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官”,避免赏识的盲目性、片面性。
2.从细微处找亮点
每个班都有一些学生属于沉默寡言型,他们身上也有优点,教师要从细微处挖掘学生的亮点。有的学生思想进步,总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的关心集体,每天帮助班级关好门和窗;有的节约用水,默默关掉流着水的水龙头;有的学习刻苦有认真,主动给别的学生讲解数学题目;有的诚实守信,说到做到;有的主动借图书给别人。教师就要从这些细微中找亮点,从日常细微处发现学生“长”处,进而做到赏识其长,教育其短,使学生真正获得思想上的进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学生喜欢模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将孩子引入良好德育的殿堂,使学生不但学习优秀,而且品德兼修,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德育教育,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环境创设,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的自律水平。教师要重视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自己得到快乐的感受。同时,教师还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发现的眼睛,探寻班上的好人好事,对品德优良的学生要表扬与赞赏,对于勇于改正错误的学生,要肯定与认可。教师用赏识的态度对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能都能全面发展,获得自信。
【参考文献】
[1]彭振静,王乐胜.浅析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43.
[2]孙印霞.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35.
[3]王瑶.小学班级管理应用赏识教育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