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写作
2019-07-03李晓蓉
李晓蓉
【摘要】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最大的困惑就是作文。何为作文?“作文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已有的生活素材所进行的集中的书面的表达。”但当今的作文教学,教师教无定法,法无定式,随意性强。而学生作文主题单一固定,材料老旧宽泛,结构散乱无序,语言平白简单。这已然成为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的困扰。
【关键词】文章阅读;作文教学;古典诗词
“忽视了前期有意识地读的准备和积累,忽视了为写而读在积累材料、拓宽视野、习得技能和活化思维方面特有的价值。”曹永军老师提出我们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病就是将阅读与作文孤立地分割开,而忽略了阅读的价值,更忽略了阅读对于作文的引导性作用。故而,当下的作文教学要找寻一条有效可行的道路,或许应当考虑将作文教学与阅读学习进行有机结合,由阅读示范来引导作文写作,由作文教学来反哺阅读理解。这种观点在清代学者万斯同《与钱汉臣书》也得到充分的验证,“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材料都适用于作文教学的引导,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才对作文教学具有引导性的作用呢?笔者认为,现今学生学习时间长,学习压力大,长篇阅读在作文教学中的开展空间不大,不如将目光投到较为短小精悍、精华浓缩的短篇作品中去,而其中“古诗词是浓缩的经典。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人文素材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文思枯竭、无话可说、写作过程痛苦的问题;其独到的表达方式、精巧的布局构思可帮助学生解决词汇贫乏、缺少文采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借助古典诗词来引导作文写作呢?现笔者试从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诗歌阅读来做一个大胆的尝试。
一、言为心声
在写作过程中,主要体现为两大难题,即“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在写作要求中体现为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等几个方面摘自[《初中作文评分标准(2018)》],分别对应到写作则表现为:确定一个明确、突出的中心和精确选材。那么如何调动生活素材和阅读积累,让学生的笔下能进行有序、有机的组合,最后形成一篇佳作,我们还需到古诗文中去寻觅良方。
1.意者,以身为主
在诗歌诗词写作中,最为强调中心的重要性。王夫之《姜斋诗论》中提到,“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故而,我们在诵读诗词之时经常能感受到作者浓烈的情感,如《天净沙·秋思》,作者借一系列秋天的意象,在曲末点明情感“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羁旅游子的思乡之情。而同样作为思乡名篇的《次北固山下》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来表达乡愁。虽两者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后者在立意上更进一层,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表面上描绘日月交替、冬去春来的自然交替之景,实则蕴含新旧交换,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之理。中心立意由抒情性的绵长上升到哲理性的思考,由浅入深,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统之,由上面两首诗词的分析,我们可稍作总结:其一,在古典诗词中,中心立意起到统率性的作用,一读便知,立意明确且突出。其二,立意涉及面广泛。既有幽幽思乡之情,又有铮铮报国之志(如《观沧海》);既有闲静隐居之雅致(如《饮酒》),又有积极出世之伟略(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既有男女相思之切切(如《鹊桥仙》),又有友人送别之依依(如《赠汪伦》)等等,在此不一而足,但足以拓展写作视野。其三,其立意不仅抒发个人之情思,更有进一步表达个人之见解,其间层层深入,升华主题。这对于初中作文写作有重要的启发,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拓写作角度,挖掘作文深度,提升作文的层次,对初中生的写作思维起到良性引导作用。
2.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在《初中作文评分标准(2018)》中明确提出“内容充实”一词,即要求作文写作过程中应当言之有物。如何做到言之有物?这要求作文写作之前应当精选材料,不可笼而统之,泛泛而谈。在古典诗词,也有同样的状况。古典诗词受到字数和格式的限制,所能表现的内容很有限,故全景式“面面俱到”不是诗歌的主要选择,反倒是典型细节的描摹更为重要,以期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但典型细节如何选择?“部分的描写,并非一定主要绝对地描写一部分,目的是要從部分使人仿佛全体。”这些细节“部分与背景的中间,最好要有有机的不可分的关系存在。”同时这些细节应该包含一定的情感内涵。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到“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仅挑选杨花、子规两种景物进行细节刻画——“落尽”“啼”,借两种具有典型性的细节不仅点明暮春时节,更借这两种传统意象渲染了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谪时凄凉悲苦的气氛。这对于初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中考作文要求字数为600—800字,在有限的时间和范畴内进行写作,就要求学生要学习诗歌描写——着眼于细处,且这些细节都应是具有暗示作用的,从部分暗示整体,并渲染情感与氛围,以点带面来深化主题。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学素养为基础,而这些应当源自诗歌阅读。
二、不可“得鱼而忘筌”
在我们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将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如何调动生活素材和阅读积累在一篇文章中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使之中心明确,使之词达文美,使之优美隽永,这就是写作技法的神奇作用了。而这些我们仍应向诗歌中寻觅。
我们都知道,“诗以言志”古典诗词的一大目的就是言志——抒发情感、表达观点。故而古典诗歌为我们如何抒情,如何协调文章各部分来服务于言志功能,提供重要的示范性作用。
1.一泻胸中千斛愁
在有限的阅卷时间中,阅卷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文章进行细品慢咂,故而要求学生写作应快速地亮明观点,开宗明义。而直抒胸臆,就是最直观体现中心的写作方式。
《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和《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都直接表露天涯游子对故乡魂牵梦萦,肝肠寸断的愁丝,引起了读者最强共鸣,同时也勾出读者悠悠之思,绵绵之情。以最直接的方式与读者的情感“短兵相接”,快准狠地切中肯綮,引起读者的共情效果,将作品的抒情效果最大化。
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完全可以借用这种方式来旗帜鲜明地点明中心、亮明观点。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直抒心中块垒,我们还可以适当使用一些表达技巧来增加阅读的难度,提升阅读趣味性。如《次北固山下》虽也是直抒胸臆,但利用设问的方式增设一层思考,引发读者思考的同时也表现诗歌婉约之美。一问一答,更容易引起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共情。除了设问,我们还可以借用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等修辞手法来直抒胸臆,亦是别有一番风味。
2.犹抱琵琶半遮面
虽直抒胸臆能够直击人心,但在我们的传统审美倾向中更趋向于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先贤们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借鉴的典范。
如借用不同的景物并賦予它们不同的品性特征来表情达意。在曹孟德的《观沧海》中,先写诗人东临碣石,极目远眺,望大海壮阔,惊涛拍岸,怪石嶙峋,树木葳蕤。感其势滔天,容量无限,气吞日月,包罗万象。在广阔的天地间晕染一幅苍茫壮阔之景,故而有感而发,自比大海,表达自己一统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除借景抒情外,有时我们还需对景物进行艺术的加工,“文章以造境第一”,这里的“造境”不再是普通景物了,“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已经对景物描绘有了更高的要求,将作者情感不着痕迹地融入景物中,初读浑然不觉,但如啖橄榄,越嚼越是甘甜生津。被王国维盛赞为“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的《天净沙·秋思》,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仅十八字,却勾勒出九种不同秋日景物,初读时,只窥见写景之妙,反复涵泳之后,胸中顿生无限悲凉之意,源于真景物中锻入游子浓烈思乡之意,真景融真情,真情衬真景,境界全出,故成就“秋思之祖”。
学生在写作过程常常要表达个人情感,与其大段的心理表白,浅白直露,不如借景抒情,既点明时间、地点,又能渲染氛围,表达情感,更增文辞之美,又添境界之雅,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古典诗词在时间长河中不断地被甄别淘洗,都是经典星空中闪耀璀璨的群星,都是重焕生机的古老宝藏,我们除了在反复诵读涵泳中感知其永恒的生命力,更要将其融入现代写作范畴中,在融合撞击中,感受其新生的强劲脉搏。
【参考文献】
[1]孟庆荣.指导学生写作的三点建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2]曹永军.对读写结合的冷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1999(6).
[3]万斯同.与钱汉臣书[A].清代前期教育论著选[C].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陈媛媛.论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对写作训练的促进作用——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D].苏州大学,2014.
[5]郭莽西.一篇文章的构成——民国文人写作十讲[C].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