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控
2019-07-03杨继红
杨继红
摘要 简述了赤霉病在淮北地区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病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科学防控措施,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赤霉病;发生情况;原因;防控措施;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6-0084-02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淮北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受种植制度和气候等因素影响,该病呈逐年上升的发生趋势,且危害日趋加重,轻者导致减产10%~20%,重者减产30%~40%,甚至绝收。为此,对赤霉病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控进行探讨,以期为科学防控赤霉病提供依据。
1 发生情况与发生特点
1.1 发生概率高
2010—2018年中,2012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为偏重或重发生年份,其余年份为中等或偏轻发生。
1.2 发生范围广,面积大
据统计资料查阅,淮北地区所有县市区每年均有赤霉病发生,发生年份占调查年份的80%以上,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
1.3 品种间抗性差异大
据田间调查,烟农19、涡麦9号、淮麦系列在本区域内同等管理条件下抗性明显优于周麦系列、新麦26、百农207等河南品种。感病品种占种植面积比例偏大,尤其是周麦27、新麦26,赤霉病在这2个品种上多年大发生。
1.4 田间菌源量大,大流行风险高
受经济效益驱使,小麦前茬多为玉米,大量秸秆直接还田,导致田间菌源量增加。
2 发病原因
2.1 品种选择
据调查,淮北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90%以上都对赤霉病表现感病,在品种选择上,片面追求高产、优质,对品种多抗、稳产要求不高,因而出现了高产不稳产、抗逆性较差的情况。淮北地区主要種植的小麦品种有烟农19、皖麦52、周麦27、百农207、新麦26、西农979、烟农999、保麦6号等。
2.2 秸秆大量还田导致田间菌源量增加
淮北地区前茬作物60%以上都是玉米,为了追求高产,多以高密度品种为主,田间秸秆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还田,导致田间菌源量增加。
2.3 药剂选择不合理
长期使用单一剂型或选择不合适的农药,导致赤霉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不理想[1]。
2.4 防治时期不精准
部分群众对病虫害防治存在误区,认为直到病虫害出现才需要防治,因而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或只重视前期防控,忽视后期防治。
2.5 农事操作粗放
旋耕浅,秸秆不能深埋;植保器械选择不当,施药量少;除草不彻底;收获仓储不当等;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易造成赤霉病发生[2]。
2.6 淮北地区气温特点利于赤霉病发生
由于淮北地区处于南北气温过渡带,进入4月中旬以后,降雨增多,日照时数少,此期正是小麦抽穗扬花期,若遇2 d以上连阴天就会引起赤霉病的暴发流行。
3 综合防控措施
3.1 加强科普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
充分利用微信、QQ群、广播、扶贫走访、包村联户、科技赶集、农业信息网、电视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小麦中后期防控技术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2 精准监测预警
精准监测预警,及时准确地为大面积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针对近年来气候异常、病虫发生频繁、危害明显加重的情况,市、乡2级植保部门未雨绸缪,自觉加强了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工作。2017年冬季至2018年春季开展了大规模的冬前和冬后螟虫基数调查,各县市区于2018年4月上旬分别召开了午季作物趋势分析会,综合病虫基数、作物品种布局、气象预报、历史资料等多种因素进行专家会商,作出科学判断,准确预测了赤霉病偏重至重发生的趋势,做到了超前预警。
3.3 科学施药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围绕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增强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能力,突出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融合,推广应用高工效施药器械,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切实将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水平之下,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在施药时期上要精准把握,“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雨天间隙打”;在药剂选择上,采用高效低毒复混药剂,要二次稀释、交替用药,同时兼顾预防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在用药量上,要保证充足的用水量,用水量应不少于450 kg/hm2。
3.4 实行统防统治
实施统防统治可以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和科学化水平,也是实现病虫害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先进植保器械,充分利用淮北地区植保机械和无人机,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全程承包和代防代治服务。
3.5 选用具有抗(耐)性的小麦品种
应选用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集中、花期短、耐湿性强的品种。抗性品种利用和合理布局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基础。目前,生产上虽无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赤霉病常发区,选用中抗品种,避免跨区域种植来自常发麦区的感病品种,以降低病害流行风险[4]。
3.6 提高农机作业补贴,推广先进的耕作技术
推广大功率作业机械,深耕掩埋秸秆,要求耕深20~30 cm,结合土壤治理,可大幅度降低土壤中的菌源基数。
3.7 推动粮食烘干仓储制度,防止毒素二次污染
引导淮北地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利用政策扶植烘干设备的建设,满足淮北地区小麦储存服务。在小麦成熟后需及时收获、晾晒烘干,避免收获和储存过程中湿度过高,导致小麦赤霉病菌继续生长和繁殖,产生毒素。
4 存在的问题
一是预测预报具有区域性,而病害发生和防治施药要落实到不同田块上,因而预报的指导性强,但指挥性弱。二是近年赤霉病前期控制很好,但忽视了后期防治,危害仍十分严重,损失非常大。三是农民对病害防治认识不到位和主动防治积极性不高,掌握不好防治最佳时机,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
5 参考文献
[1] 何维娜.小麦赤霉病化防治措施研讨[J].现代农业,2018(12):27.
[2] 杨兴志,陈立玉.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16):106.
[3] 马骥.沿淮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15):148-149.
[4] 方海维.近年安徽桐城小麦赤霉病流行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8,38(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