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湘两优900不同栽培模式示范试验
2019-07-03李佳钊王少枫
李佳钊 王少枫
为了验证适宜宿迁市宿豫区的水稻超高产栽培方式,为精确定量栽培、精准定量施肥提供决策依据,由江苏农技推广总站安排,2018年4—10月在曹集乡、丁嘴镇、来龙镇、关庙镇建立了超级稻百亩示范方,对超级稻不同栽培方式进行田间示范,研究超级稻在当地不同土壤、不同播种方式、不同栽插时间的产量结构。现将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湘两优900(超优千号),由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示范设计
示范试验共设5个处理,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曹集乡、来龙镇、关庙镇土壤类型为砂姜岗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力为中等偏上;丁嘴镇土壤类型为砂土,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肥力一般,土壤保肥保水性能较差(表2)。
1.3 示范田肥料运筹
示范方A:曹集乡常规旱育秧示范方基肥翻地施掺混肥料900 kg/hm2,分蘖肥施碳酸氢铵75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穗肥施尿素30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示范方B:曹集乡纸打印毯苗机插示范方基肥翻地施掺混肥料900 kg/hm2,分蘖肥施碳酸氢铵7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穗肥施尿素22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示范方C:丁嘴镇普通毯苗机插示范方基肥施掺混肥料600 kg/hm2,分蘖肥分2次使用,穗肥主施氯化钾150 kg/hm2;示范方D:来龙镇高产攻关旱育秧示范方基肥施高含量专用配方肥975 kg/hm2,分蘖肥施尿素225 kg/hm2、专业配方肥225 kg/hm2;穗肥施专业配方肥225 kg/hm2、氯化钾225 kg/hm2;示范方E:关庙镇大户常规旱育秧示范方基肥施配方肥750 kg/hm2,分蘖肥施尿素300 kg/hm2 [1-2](表3)。
示范方A、B、D施肥总量严重偏高,比示范方E施肥总量分别增加417.75、338.25、446.25 kg/hm2,增施率分别为87.85%、71.14%、93.85%;示范方A、B、C、D比示范方E分别增施氮肥147.75、113.25、30.00、183.00 kg/hm2,增施率分别为58.98%、45.21%、11.98%、73.05%。病虫害防治与常规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过程
由表4可知,示范方D高峰苗达到541.05万株/hm2,较其他示范方优势,比示范方A、E高211.2万、272.1万株/hm2,高出率为64.03%、101.2%;示范方C比示范方B高峰苗高出34.2万株/hm2,高出率为8.49%。株高差异性不大,变幅117~126 cm。
2.2 生理性状表现
由表5可知,人工栽插示范方A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产量高于机插示范方B、C;示范方D高肥力密植并没有实现高产,表现在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偏低;常规大户示范方E产量偏低,原因可能是栽插密度过低,导致有效穗数不足;千粒重变幅22.0~23.0 g,比审定(25.5 g)低9.8%~13.7%。
2.3 经济产量
由表6可知,示范方A、B、C、D比常规种植大户E增产360~1 805 kg/hm2,增产率3.3%~16.3%,平均为8.5%,示范方比常规种植大户增产明显,示范方A尤为突出,产量达12 855 kg/hm2。
2.4 生产效益分析
由表7可知,示范方A、B、C比示范方E效益增加2 003.5~5 339.5元/hm2;示范方D比大户E种植效益减少1 896.0元/hm2,原因是肥料用量过大,与产量不成正比;示范方B、C采用机插方式节省了人工成本,效益较显著,分别比示范方E增效3 115.0、5 339.5元/hm2,示范方C肥料使用较为适宜,收益尤为突出,收益达20 556.5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示范结果表明,肥料运筹方面,C、E较为适宜;A、B、D肥料用量太大,尤其是氮肥过量,造成生育期拉长,结实率下降,与产量不成正比,甚至减产[3-4]。水稻长势方面,示范方B、C、D水稻分蘖数较为明显,示范方E、A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比审定(25.5 g)低9.8%~13.7%,与9月下旬低温来得过早有关,可适当提早播种、移栽[5-6]。综上所述,机插栽培方式育秧、栽插、肥料运筹适宜宿迁市宿豫区砂地,如果在砂姜岗土种植,应适当减少氮肥用量;旱育秧栽培方式A、E育秧、栽插适宜,减少A的氮肥用量,在砂土地种植,可增加肥料使用次数;栽插规格示范方A、B适宜,以30.0 cm×16.7 cm保障基本苗[7]。
4 参考文献
[1] 陈宇眺.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生理机制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2] 武际,郭熙盛,鲁剑巍,等.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33(2):565-575.
[3] 龔金龙,张洪程,李杰,等.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2010,24(4):417-424.
[4] 张洪程,吴桂成,吴文革,等.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645-2660.
[5] 潘俊峰,钟旭华,约麦尔·艾麦提,等.不同栽培模式对新疆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8,24(6):21-25.
[6] 马巍,侯立刚,齐春艳,等.吉林省盐碱稻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14,39(4):17-21.
[7] 丰大清,刘祥臣,李本银,等.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