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医院”——想说爱你也容易

2019-07-03郑建伟

教育界·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精心设计

郑建伟

【摘要】  “数学医院”就是将学生容易错的题型摘录下来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教师根据资源适时地加以引导,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分析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班级实际开展“数学医院”的现状开始,思考分析实际的原因,并根据实际的操作,从精心设计、认真整理、互相诊断、反复温故、及时评价等几个策略出发,充分发挥“数学医院”的实效性,明确“数学医院”建立与使用的方法,发挥其最大作用,使之成为减负增效道路上的給力手段。

【关键词】数学医院;精心设计;认真整理;互相诊断;反复温故;及时评价

缘起——着意栽花花不开,等闲插柳柳成荫

上学期开学初,在教学简便运算时,我发现学生由于粗心而导致的错误出奇的高,有的学生用乘法结合律计算时忘添括号;有的学生抄错题目中的数字;有的学生把运算符号看错;有的学生在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时,和乘法结合律混淆……为此,我真是伤透了脑筋。

有一天中午,我正在教室里批改课堂作业。“老师,他这题错了,除法做成了乘法!”我抬头一看,发现说这话的竟是一向比较马虎的子文(化名),真没想到他竟发现了别人的错误,看着他激动的样子,我也十分高兴。此时,我灵机一动,“那么,你能替老师检查几本作业吗?看你是否能检查出错误?不过,你得先检查出自己作业中的错误才行!”“行!一定行!”他十分高兴地检查起了自己和其他几位同学的作业来……

从子文身上我受到了启发,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纠错行动在我班上盛行。我在班上成立了“数学医院”,下设8个“门诊部”,每个“门诊部”6人。设立“院长”(老师)、“副院长”(数学课代表)、“主治医师”(各门诊部每天轮流选一名同学负责对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诊治”,寻找出其中的一些“毛病”,并且开出“处方”——帮助其分析错误原因并订正)。而作为“病人”,如果是同一“毛病”连续出现多次,必须进入“重症室”接受“院长”的“留院观察治疗”。

一开始情况较好,时间长了,成绩原先还好的一些同学还在实行,一些学习基础并不扎实的同学开始犯难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家长和我在聊天的时候提到:“老师,我知道我们班级这种方法确实不错,但是我发现我儿子来不及做,每天抄写错题的时间都要好一会儿,而且他现在一看到那本‘数学医院,好像就提不起精神。”确实,“数学医院”,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思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位家长的话,一语中破,因为自实施以来,本班学生的错误率依旧,“数学医院”俨然变成了空摆设。认真拜读各位名家名论,同时仔细阅读《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其中第30条第22条指出:要重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有意识地摘录典型错题并归类整理,分析原因,以改进教学。那么在实施之前,我必须得琢磨透其中一二。

【分析一:负担逐渐增加】因为“数学医院”是一个额外的作业,每天都得登记每个学生作业、测验等中的错误,错得多的同学登记的则越多,这样就给有错题的学生增加了负担,造成部分学生对此表现出抵触情绪,认为“数学医院”给他们增加了重担。特别是后20%的学生,他们成绩不理想,学习习惯差,困难大,错题多,整理量就非常大,这样长期下去,没有本质效果,而且会产生思想上的抵触,结果适得其反。

【分析二:意识存在误区】很多学生会认为“数学医院”是用来惩罚的,因为学生会简单地认为:如果我没有做错题,就不需要写摘录纠错本,错的题目越多,摘录的就越多,所以就存在了意识上的误区。如果意识上没有纠正,“数学医院”就变成了一本抄写本,机械地抄写错题,机械地寻找答案。一旦有这样的意识和行为,就会造成“数学医院”的价值适得其反。

认真查阅有关书籍与记载发现,“数学医院”的建立在高中和初中较多,小学阶段此方面的文献较少。原因在于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玩性较浓,学生自我施压和调控的能力较弱。那么教师是否应采用有效的设计和措施,及时合理评价,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建立的“数学医院”可能追求效率的最大化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笔者开始对“数学医院”的建立和实施展开策略研究。

笃行——同心千载痴情盼,守得云开见月明

【策略一】

1.精心设计

想要更好地发挥“数学医院”的作用,教师在让学生开始整理之前应有详细的细则,这样才能保证“数学医院”的硬件措施到位。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要求。

①题目重现 ②曾经的错误结果 ③正确答案 ④所涉及知识点 ⑤类似题型 ⑥自我剖析 ⑦矫正策略

其中由学生来完成的有:①②③⑤⑥

其中由教师来完成的有: ④⑦

例如:学校食堂五月份用水500吨,比四月份少用5吨,如果每吨水1.72元,那么食堂四、五月份共付水费多少元?

错误列式:(500-5+500)×1.72

=995×1.72

=1711.4(元)

答:食堂四、五月份共付水费1711.4元。

正确列式:(500+5+500)×1.72

=1005×1.72

=1728.6(元)

答:食堂四、五月份共付水费1728.6元。

所涉及知识点:1.小数乘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2.相差关系的题目,抓住关键句“……比……多(少)几”,首先确定谁和谁比,再确定谁多谁少。

类似题型:学校食堂6月份买进大米420千克,比5月份多买了35千克,每千克大米2.80元,5月份买大米用了多少钱?

自我剖析:当我看到红色的圈圈时,我把题目认真仔细地读了一遍,恍然大悟,后悔呀,又是老毛病害的——没有认真审题。练习时看到“比四月份少用5吨”,直接用了减法求四月份用水量,没有仔仔细细地把题目看完,错把“五月份比四月份少用5吨”看成“四月份少用5吨”。以后要认真审题,避免错误。

2.认真整理

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在“数学医院”——纠错本上积累了很多错题,如果不加以归类,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现象,严重妨碍学习,出现“零效果”。所以教师就应该在平时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平时作业中的错题及时地进行归类整理。笔者建议以一块内容或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整理。整理的每一块内容可以按内容分类,使知识结构化,学会触类旁通;可以按题型分类,删繁就简,集中目标;也可以按错因分类,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以下是搜集到的一些复习易错题集锦。

(一)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3.小刚从家到学校行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反比例。( )

4.长方形的长一定,则周长和宽成正比例。( )

(二)填空

1.10比8多( )%,8比10少( )%。

2.甲乙两人赛跑,甲跑的路程比乙多( ),乙用的时间

比甲多,则甲和乙的速度比是=( )。

3.一杯牛奶喝去20%,加满水,再喝去40%,再加满水,这时杯中的牛奶占( )%。

(三)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96厘米,长∶宽=5∶3,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两辆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一辆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后两车相距48千米,求另一辆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小明的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83分,数学比语文、英语、数学三门的平均分还高6分,小明的数学是多少分?

同时引导学生要有建立目录的意识,就是在纠错本的起始页设立目录,每一个目录对应着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注意点,以便日后查阅。教师也应该有这个目录意识,把本班内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标注出处,并在合适机会进行集体讲评,同时也可以推荐给家长和学生,让孩子们可以互相学习。这个过程是学生再学习、再认识、再总结、再提高的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得更加牢固。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错题目录(部分):

1.负数

(1)正负数的读写周超怡

(2)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王 迪

2.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认识刘欣妍

(2)圆柱的表面积徐栋杰

(3)圆柱的体积程 琦

(4)圆锥的体积汪瑞乔

(5)综合类型何季凯

【策略二】

1.互相诊断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学生在纠错的过程其实是求同存异的过程,他们的学习内容相同,但因为每个学生的差异,所建立的纠错本又各有千秋,所以教师在“数学医院”的建立中要建立适当的平台,让学生互相借鉴,互相交换,有利于共同提高。同时在教师建立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可以从同学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习他人严谨的思维与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激励自己。

例如:错点例选

(1)5×24=100   (2)37 +63×38 = 380

错点分析:

这种错误是强信息干扰所产生的。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当遇到与强信息相似的外来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的思维活动。如:(1)式是受到25×4=100这个强信息的干扰;(2)式是受到37 +63 =100这个强信息的干扰。尤其在特殊数据的刺激下,想简便的强成分掩盖了运算顺序在头脑中的概念,引起错觉。

2.反复温故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班级里还出现了这样一位女同学,一看纠错本,完全可以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形容,纠错本整齐规范,字体俊秀,罗列的问题和答案也非常规范,但是在检测和作业中,仍然重复着昨天的错误,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因此家长和孩子都因此感到非常的苦恼。仔细询问,发现孩子纠错本和作业完全是“两张皮”开展,纠错本归纠错本,作业归作业,平时整理好纠错本后,就不再去查閱与巩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不要等墙倒塌了再造墙”。教师和家长应经常提醒学生时常翻阅纠错本,时间可以从一月一次改到一周一次,从而逐渐养成习惯,而家长和老师要做到定期检查。

一周一次小检查(同桌负责互相检查),一月一次大检查(数学老师主持,由数学课代表及各小组数学小组长负责)。

一周一次小检查的方法是,首先每位同学将自己每天记录下来的错题浏览一遍,在“完全弄懂保证以后不会错”的题目前贴上老师发给每人的大拇指贴纸,在“不完全明白甚至不是很懂的”的题目前打上一个“?”。然后同桌交换,互相在对方的“数学医院”里各找出三道贴着大拇指的题目和打“?”的题目问答,对于打“?”的题目同桌懂的话可以当小医生给对方“诊断”。这样既能对学生查漏补缺,又能让学生体会当小医生的乐趣。如果同桌也无法帮助解决的话,可以求救小组长或老师,争取把这个“?”在小检查中消灭掉,打上☆。

一月一次大检查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把每个星期总结出来的“?”级题目想办法彻底解决弄懂,小组长或课代表都不行的话,一定要请教“院长”把它“消灭掉”,不能客气。其次把出错率较高的题目理出来当例题,让学生当老师进行讲解,让疑难问题在生生互动中迎刃而解。

3.及时评价

在对学生的纠错本进行评价时不仅要仔细分析学生记录的过程,分析学生记录过程中的问题,还应创设“立体”的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督评、教师总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及合作精神等方面做出多层次的评价。

1.互学互评,激发兴趣添动力

针对学生整理的纠错本,不像其他书面作业那样天天批改与打分。因此笔者利用数学活动课或早读时间,专门设立了纠错本介绍课,每周1~2节,让学生自我介绍自己这几天出错的题目,解释错误的原因及正确的思考方法,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弥补不足,体验成功,为以后更上一层楼增添动力。

自我介绍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尽情表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以是口头叙述纠错本的内容,可以谈谈整理纠错本的感受,可以是投影仪播放记录成果等。

互学互评  在介绍完自己的成果之后,其他同学对成果做出点评,学生在互评中往往会找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从而互相启迪、互相借鉴,促成共同发展。

自我欣赏  学生从他人的纠错本与中肯的建议中受到启迪,当自己的努力和劳动成果被师生认可,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些情感体验能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

2.展示评,彰显个性,智导“错点”变“亮点”

在学生介绍、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基础上筛选出记录特别认真、分析归类清楚并对解题方法能举一反三的,设立“优秀错题本”。把学生富有个性的错题本和相关的评价结果一并展出,让学生投票选出最优秀的错题本,票数最高的同学获得“数学小医生”称号。

3.家长评,家校合作更给力

利用家校群,笔者把每个孩子优秀的错题集及时上传至群共享,家长投票选择记录认真的,这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表现,而且还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进步,让家长也参与指导孩子作业的过程。

“数学医院”的建立,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医院”的效用,发挥“数学医院”的最大功效,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有效。那么在这些措施下,“数学医院”,想说爱你也容易!

希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综上所述,想要让“数学医院”真正成为学生的有效资源,要从教师精心设计方法到建立目錄,到认真整理、反复查阅温故,再到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这样才真正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有利于学生调节身心,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相信种种的“有利于”一定能让老师们蠢蠢欲试。在这条“减负增效”的道路上,我们教师在“数学医院”的设计、布置、批改、评价等多方面还需融入更多的思考,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刚主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肖川主编.名师作业设计经验:数学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精心设计
浅谈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策略
精心 激趣 提问 评价
如何上好音乐课
探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