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爱进行到底

2019-07-03胡宇前

教育界·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宽容公平班主任

胡宇前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就是“有爱”。爱是责任,爱是动力,爱是智慧。因为爱,就会用心;因为爱,就会反思;因为爱,才会全身心投入。本文基于二十多年的中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和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班主任工作成效的核心是对学生“有爱”,这种“有爱”建立在平等与公平的基础上,是人格的平等和心灵对话的有机统一。只有“有爱”才能宽容,才有耐心发现孩子们的优点,赞赏孩子们的进步,挖掘孩子们的潜能。班主任工作中的“有爱”融洽了师生关系,使师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班主任;有爱;公平;宽容

一、“有爱”是平等与公平的核心

古往今来的师生,在理想状态下都是“亦师亦友”“情同父子”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亲切,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年龄不同和处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之中,师生之间,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总难免会有些隔阂,甚或疏远。如何改善师生关系,如何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是班主任们常思考的问题。

1.“有爱”就是要尊重学生,蹲下来交流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么一件温暖人心的事:前几年一个中国教育代表团去新西兰学习访问,临走那天拍照时,为了与代表团中一位身高只有1.4米的老师同时入框,身高超过2米的当地市长跪下来与他们一起合影。这件事之所以广受关注和备受称誉,是因为这个市长用一种超出我们很多人心理预期的方式,表达出了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和呵护。从这个市长的行为中我们班主任能学到很多东西。师生相处时,由于学生对教师,尤其是对班主任有一种“先天性”的畏惧感和距离感,再加上其他的种种顾虑,所以学生是被动的。这时就需要老师采取措施主动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山不过来我过去”,市长能跪下来拍照,我们老师、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为什么就不能放低些姿态呢?不是说一定要跪下,但可以蹲下来,少些“师道尊严”的样子,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对待这些年龄比我们小很多的“朋友”,去用心倾听他们在学习乃至生活中的烦恼,尝试着沟通并解决他们的问题。久而久之,对立疏远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师生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单纯的“教”与被动的“学”也就慢慢转换成了共同参与、探讨学习的平等关系,双方的距离感也会因此而大大缩短。

2.“有爱”就是要认真倾听,拓展沟通渠道

近20的年班主任工作中,我都坚持走近学生,蹲下身子,平等对话。每次课余进入教室,我都不急于走上讲台,而是随机找个空着的座位坐下,与周边同学聊聊他们关心在意的甚或当前热门的话题,认真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对生活的理解,不以教育者的身份而是用朋友式的口吻谈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悟。长久下来,才能听到学生们真实的心声,有些热心的学生甚至经常给老师当参谋,提建议。有时候看同学们的课桌、书包太脏乱,就喊周边的几个人一起帮他或她收拾收拾。自习课同学们在读书或做作业,我就巡视教室,捡纸屑,擦污垢,悄悄拖地,帮同学们捡掉在地下的笔或橡皮擦。每当我这么做时,我感觉我很快乐,能帮到忙碌的孩子们,我也丝毫没有想要给他们提示或教育什么;每当我做这些事时,我觉得跟孩子们的心靠得很近。

我有一个两格的木盒,盒子上贴着纸条:老师,我真的有话说。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想跟老师说的写下来放在左格里,老师阅读后再把它放在右格中让同学们自行取回。不限内容,不限体裁,不提倡举报,同学们可以与老师分享收获,叙说苦恼,寻求帮助,提供建议等,老师酌情回复。多年来我阅读过数不清的心情日志,从中不但更好地了解了学生们日常的喜怒哀乐,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有乐观的态度,有缜密的计划安排,有究根问底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也有宽容感恩的赤子情怀。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我的学生们心灵的美好和情感的丰富,才让我日复一日往返在班主任这条艰辛的道路上而乐此不疲。

3.“有爱”就是要一视同仁,关心所有学生

平等不仅意味着师生平等,平等更意味着对班级学生的平等对待。一个班级中学生必然是千差万别的,有优秀生,有待进生;有家庭背景好的,有家境一般甚至真正意义上的“寒门子弟”;有乖巧听话的,也有桀骜叛逆的;有高,有矮,有美,也有长相普通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历来是最能考验一个班主任良心和智慧的,尤其在座位调整上。我当班主任的这些年,逐渐发现原有的排位方式有很多的不合理,甚至有损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地方,最常见的就是黑板反光问题。因为反光看不清黑板,既不利于学习,又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眼睛。所以我逐渐放弃常见的以优秀生为中心的长方形排桌位方式,而是根据“高矮排列,梯形分布,横排管理,排内调剂,保持过道畅通”的原则进行人性化的座位安排,在教室的前两排少安排两组学生,座位数从前往后递增;过道畅通,既便利于学生在教室内的通行,又是安全通道。诚然,正如排列座位一样,只要我们心中有着对学生们真正的热爱,我们总能在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平等”的矛盾中找到出路。爱,会让我们更加睿智和温暖!

二、“有爱”才能坚守宽容与耐心

宽容产生智慧,耐心结出硕果。学生们是带着不完美走进校园的,面对学生的顽劣,老师不能仅仅只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慨,我们更要明白,学生到学校来就是为了改正错误的,学生在与错误的不断斗争中才能成长。

1.“有爱”就是要学会宽容,懂得欣赏

一个真实的故事。班上有个叫马骏的学生,个头不高,初一刚来时白白净净,很机灵的样子。爸爸是一个县级劳改农场的交警大队长,由妈妈陪同在我们县城借读。自身和家庭条件都不错,但由于从小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很糟糕,并且严重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屡屡违背班纪班规,尤其在我去外地培训的两周里,更是“野马无缰”,随心所欲,犯下累累“罪行”。听完班干们有关马骏的汇报,我陷入了沉思。马骏在我离开前并没有太过分的表现,纪律观念不强,说明他身上有很具破坏性的一面。沉思良久,我让班干们把马骏喊了过来,原本白净的脸上布满了一条条凌乱的长短不一的划痕,眼神茫然地胆怯着。看着面前这个似乎变了个样的马骏,我内心充满了震撼、怜悯和惊讶:这是要经历怎样的放纵,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此明显地改变着一個人的外貌啊?我没有一条一条地核实他的“罪行”,我没忍心。我也直觉地发现,责罚对眼前这个孩子没什么作用了——除了加快他的“堕落”外!“怕了吗?”盯着他看了好久后,我问。“嗯。” “想争取‘宽大处理吗?”“嗯。”他仍然低着头,语调有了变化。“那这样:从明天开始,你自己选背五个单词,我来给你检查,全对才算过关;以后每天递增一个。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星期,那你以前所有的违纪全都不予追究。要求是每天你要主动来找我,因为我有时忙起来可能就忘记了这件事。但忘记的后果你要来承担。你愿意这样做吗?”我试探着。“愿意。”声音很爽快。我能从中听出很多东西:惊讶、惊喜、感激、轻松和自信。

2.“有爱”就是要有耐心,静待花开

从此以后,马骏坚持找我背单词,从不间断,我真没想到他会有如此的毅力,一直到把整个一册课本的单词全背完了,这时他已从内到外都有了全新的改变。一直到初三,这个孩子的成绩都在缓慢提高,最后考上了一所市重点高中,他本人及家庭都无比高兴。我也非常欣慰,为马骏,也为自己作为一个班主任。参与和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不就是最大快乐吗?

马骏的改变与成长对我在的班级管理有很多启示,让我深思。是什么促使了他的改变呢? 我想,答案就是宽容和耐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全国十佳班主任段惠民说,“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是成长的必然。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每个年龄段的问题或者说特征,但问题不等于错误。”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像优秀生那样,字迹永远工整,答案基本正确,行为一直规范,语言总是文明有礼。承认了这些差异的存在,我们老师就能区别对待,宽容耐心。对于出现各种问题的学生,不能总盯着他们的问题不放,去否定,更应该多去寻找、发掘不同学生的优点,肯定其行为中合理的、独特的、有发展性的地方。多肯定,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势,逐渐培养自信,其不足之处就越来越少。“誉之双美,毁之两伤”,如果不想让学生在犯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耐心培养,扩大其行为中好的一面。让学生们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时时去肯定,把挑刺的眼光转换成不断寻找发现闪光点的过程。宽容是一种爱,“即使我们一时难以做到如普鲁斯特一样成为一泓深邃的湖,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如一只青蛙去宽容蝌蚪一样,让温暖的夏夜充满嘹亮的蛙鸣。”

三、结语

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心与他们接触;教师要用“静待花开”的耐心去宽容学生,用爱去促进他们或她们的成长。“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灿烂,满眼阳光”,当我们心中充满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我们就能在这条传播爱也收获爱的道路上坚持到底。

猜你喜欢

宽容公平班主任
公平对抗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怎样才公平
夸夸我的班主任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宽容在班集体教育中的作用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