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程对儿童创新思维的探索
2019-07-03徐习慧
徐习慧
【摘要】 陶艺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形式,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陶艺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文化积淀。在陶艺课上积极培养孩子的主体性和创造想象力,对孩子们的艺术熏陶有较大的帮助。陶艺课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对发展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意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陶艺;美术;创新;思维开发
陶艺是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形式,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陶艺艺术”是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文化积淀。它包括绘画、雕塑、设计以及传统的工艺美术。新石器时期就出现了彩陶艺术,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表现风格独特。在儿童美术课上就出现了陶艺课,孩子很喜欢这种形式的美术课,而且制作的工艺品都很独特。在陶艺课上积极培养孩子的主体性和创造想象力,对孩子们的艺术熏陶有较大的帮助。陶艺课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思维,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对发展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意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城市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都有这独特的条件,他们亲近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不一样的感情,陶艺材料很容易得到。黏土在农村很容易就可以得到,随手拿起三角尺就可以制作出自己想做的东西,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在城市生活的孩子更容易得到这些丰富的陶艺工具,比如兴趣陶艺班。这些工具是老师提供的,还有一些工具,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很开心。美术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陶艺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
一、陶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概括能力
陶艺的课堂生动有趣,当孩子接受老师的内容传授时,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他们的陶艺工具,开始了自己的陶艺活动。在孩子的眼中,这些陶泥会“说话”,可以把它们制作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孩子很享受这个过程,最后得到的东西是他们意想不到的。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很喜欢这种美术氛围,自由轻松,愉快。有的孩子在观看其他孩子的作品时,又加入了自己的元素,很兴奋,特别是做完一个工艺品,孩子更是喜出望外。一个个生动的陶艺作品展现在你的眼前,是多么的震撼。这些作品需要概括出事物的外形,了解其事物的外形特点,准确地抓住关键部位,激发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以《假山石》这课为例,我们让孩子了解假山石背后的文化知识, 提高泥塑造型能力, 培养孩子的概括审美艺术感。在教学中重点介绍假山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地位以及小型假山石的镇纸作用,让学生学习假山石的泥塑成型方法。一开始让孩子们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引入石头的概念,接着询问大家对石头的印象(外形、大小等)。老师请同学欣赏石头图案纹理美,学生课前找资料,介绍太湖石的知识。“皱、瘦、漏、透”,所谓“皱”,概括出石上的纹理;所谓“瘦”,是指石身要苗条修长;而“透”和“漏”,专指石身上横向和纵向的洞窍。这四个字可以说将太湖石的特点传神地表现出来。
学生观察图中假山石的特点(瘦长形)
矮胖型的假山石与瘦高型假山石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在制作时,概括出假山石的特点。先取一坨泥巴,用手随意造型(捏、按等技法)捏出假山石大体形状。接着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出假山石的边缘。最后用工具在假山石上面掏洞造型,捏出有艺术感的假山石。学生通过观察假山石的外形,概括出假山石的制作工艺以及它的特征。
精美绝伦的陶艺作品能启迪孩子去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表现美,在陶艺活动学习中可以不断提高孩子的审美素质和概括能力。泥塑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是实施儿童美育提高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二、陶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城市,每个家庭都会买一些陶艺品装饰自己的家庭,孩子通过观察各种陶艺作品,欣赏美,感受美。在陶艺课堂上,孩子们可以通过揉、捏、搓、拉、扯来丰富自己的作品创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他们手、脑、眼并用,促进了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生活与课堂相结合,在“玩中学,学中玩”,锻炼了孩子的双手,启迪了孩子的心灵,健全了孩子的人格,在实践中完成一件作品。在完成作品时,孩子们培养了实践能力,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思路。
例如《城市雕塑》一课,了解城雕艺术,感受欣赏抽象雕塑的美感和意义的表达。通过为家乡设计城市雕塑,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一开始导入时问学生,你认识和了解图片中的雕塑吗?说一说。引领学生欣赏、感受不同城市雕塑的美。学生思考:城市雕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分别体现在哪儿?根据城市雕塑名称,从造型、色彩、主题方面展开小组研究。学生欣赏城市雕塑作品,城市雕塑,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以及呆板、单一的现象,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感的作用。
例如我们可为你的城市设计一座抽象城雕,结合课本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国内外经典的城雕作品,分析为什么这个雕塑作品富有亲和力?哪些雕塑作品是象征性的?哪些是追求和环境相协调的?雕塑设计和建筑的关系是一样的吗?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艺术设计不能脱离生活这条原则,在欣赏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在欣赏中思考城市雕塑设计的文化内涵、组成要素、注意点,并总结出设计的方法。最后老师示范制作步骤:1.捏出大致形状;2.将捏好的城市之光雕塑进行掏空;3.将城市之光雕塑的各个部分沾水进行粘接。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了城市雕塑,提高了审美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就能更好地掌握陶艺的制作方法,利用点、线、面将陶艺装饰成精美的雕塑作品。高年级的孩子他们有了耐心和细心,他们做得更细致,加入自己的元素,更具有新颖性,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陶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般的美术课堂就是绘画教学,陶艺课堂使美术课堂生动有趣,教师在设计教学课堂时,使学生进入“新鲜”的课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当前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德为核心,潜心教学,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自己的想象变成具体的成果。这既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又是发挥他们创造力的最佳时机。陶艺有着特有的魅力,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陶艺不仅成为他们的兴趣,而且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面对一件件生动、新颖、质朴的陶艺作品,真的被他们的作品感动了。他们用不同的手法表现作品,他们想象力丰富,学生思维的张扬,做到灵活多变。
例如《制作汽车》一课。学生学习徒手捏制的基本技法,认识学习汽车的相关知识。在教学导入时可提问:你们知道这部影片的名称吗?喜欢吗?喜欢它什么?(汽车会说话、有嘴巴、有眼睛……)知道以前的汽车是什么样子呢?了解汽车发展史。
汽车的外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它的受欢迎程度。著名汽车设计大师班格尔就曾把20世纪汽车的外形概括成三个词:“小木屋、船、电冰箱”。车的外形慢慢地变化,但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对车的外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你們看(现代车的幻灯片),这就是时尚新颖的现代车,它和传统的汽车相比(展示相应的传统车),有了怎样的变化?同学们想一想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车顶的形状由平直的线条变成了凸起的弧线。
师:是呀,只要把普通汽车的某一部分适当变形,就能给人新的视觉享受。(板书:变形)
师:这辆车哪里发生了变化?还可以怎样改变?概念车:(仿生法)同学们希望属于自己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示范制作:
最后学生制作。在课堂上,我们总会看到学生带给我们的惊喜,一些想不到的作品形象在学生的手下被发明创造出来,这是一种多么大的惊喜啊!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创新,就是通过实践产生新的思维和创造新的事物,能够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艺是一门激发学生无限创造潜能的课程,陶艺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作为教师,要根据陶艺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有限的教学条件,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大胆创造,让陶艺课成为孩子的一片乐土!
【参考文献】
[1]王晓方.如何开发利用农村美术课程[M].香港: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
[2]张静茹.走进美术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赵小静.浅论小学美术教学[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