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力例谈
2019-07-03张宏伟
张宏伟
全景式數学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打开学牛们思考的卒间,拓宽学生们的思考的视野。我们从来不给学生设限,努力让学生们体验到数学也有无限的可能,尽最大努力为学生的数学思考奠基更为广阔的智力背景,让学生始终以自由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完整地思考数学,完整地思考世界。
这是我们班的QQ学习群,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比较大小,我们班学生是这样做的:
比如:l>( ),班上很多学生填写了O、-l、-2、-3……
我们的家长这样“矫正学生”:只能填O!
笔者班上的一年级学生就敢批评家长,并给家长讲解。最后,所有的家长心悦诚服,全部接受批评:
我们的学生从一年级由一个相对完整的数的世界中去看待数的大小,打破传统教学中的人为设限:一年级就只能从自然数中思考和看待问题,学习数学,看待世界。
有的老师也许会提出质疑:一年级学生该教负数吗?它能懂吗?
我想反问的是:一年级学生就不能知道有负数吗?
这些负数是我教的吗?根本不是,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听说的,用到的。现在室温温度计已经城乡普及,地下商城、地下车库已经成为生活必须空间,城里乘电梯学生几乎每天都用。再说,笔者不会要求任何一个学生懂。知道和懂完全是两个概念。按照怀特海的理论,任何学习都必须经历“浪漫—精致一综合”三个阶段,这个时期只是在积累初步的、浪漫的经验而已。
再如,今年6月22日,北京市骨干教师开放研修,笔者上的一节公开课:复习、整理l00以内的减法。
课堂一开启,笔者就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整理书包、整理教室呢?
生:不整理,会很乱;东西不好找,找不到;让人不舒服……
师:数学知识也是这样,不整理,也会很乱,不容易想到,你的脑袋也会不舒服。那,我们怎么整理?
生:分类整理。
师:你觉得可以按哪些标准来分类?分几类来整理?请你自己先想一想,画一画,记一记。最好每一类都能举一个减法的例子。
学生自己整理的过程(略)。
在集体反馈中,同学们讲述了五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按位数分,可以分为两位减两位、两位减一位、一位减一位。
第二种:分成退位和不退位两种。退位的,再分,又分为两位减两位的退位减法,两位减一位的退位减法,一位减一位的退位减法。
其中“一位减一位的退位”的说法引发了学生的辩论。通过辩论,他们不仅证实“没有一位减一位的退位减法”,而且,对书上说的“个位不够减法,就从IO位退1”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他们认为:“个位不够减,也不一定退位!”还举例进行了说明:“比如6-9=-3,就不借位。就用9减去3,前面加一个负号就可以了,只有有十位的时候,个位不够减才退。”让后面听课的老师惊叹不已。
第三种:按连减、不连减分,而且举出了让听课老师意外、震惊的例子。小学能做的够减的连减24-14-8;初中再做的不够减的连减20-34-30。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一年级12班的学生都认为20能减34,他们都知道:初中会学到“小数减大数”,小学只学习大数减小数。这就避免了教师在小学时,天天强调只能用大的减小的,到了初中的时候,又把自己的过往否定的尴尬,为以后进行浪漫的准备。
第四种:按照结果分,分为结果等于0的,大于0的,和小于0的。
最后,有的学生还提出了,分成整数减整数和小数减去小数两大类,甚至举出了0.8(尽管这种分类还值得商榷、不太完整、但是对一年级学生而言,能从小数的角度去思考,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突破)。
下课时,听课老师们故意问笔者:“张老师,你教的这是一年级的学生吗?”
下课后,老师们对这节课匿名评价的截屏,表明听课老师对这节课,以及其折射出的思想的理解和认可。
笔者之所以坚持从一年级起就不给学生任何限制,是想试图改变这样的一种教育现状:教师往往先用一个小的围墙把学生圈起来,划定成人自以为的“安全区、能及区”,等学生把这个小圈子研究好了,再把这个围墙拆开,再用一个大一点的围墙把他们圈起米,划定一个更大的“安全区、能及区”,等把这个圈子又研究好了,再把这个围墙拆开,再用一个更大的围墙把他们圈起来……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空间、视界和思考在成人的掌控下,按照统一的进阶和步骤一点点被动地被“圈养”,如下图所示:
全景式数学教育则不然.我们认为:“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把学生封闭起来!”主张“尽量不给学生人为设限,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也有无限可能,一开始,就尽我们所能,打破围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让他们在整个原始森林中研究和思考一棵树,通过研究一棵树去思考整个原始森林。让学生始终以自由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完整的眼光、探究之精神,完整地去思考数学,完整地去思考他所处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