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评估和个体化护理在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中的应用
2019-07-03吴润琳
吴润琳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一科,安徽 芜湖 241000)
头颈部肿瘤(HNC)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且每年全球新增HNC病例500000例[1]。相关资料表明,有70%以上的头颈部肿瘤病人选择放射治疗[2]。由于头颈部位放疗可导致病人口腔黏膜炎、口干、疼痛、味觉障碍、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使其进食减少,因此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更易出现营养不良。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达90%[3]。肿瘤病人出现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到肿瘤治疗疗效,放疗不良反应增加,同时生活质量会降低,生存时长会减少。因此,针对此类病人制定并有效实施个体化、专业化的护理方案很有必要。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我院60例进行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放疗常规护理及营养个体化护理,并对两组放疗疗效加以分析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我院6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如下:①所有病人均明确病理诊断,确诊为头颈部肿瘤病人;②接受放疗且生存期六个月以上;③ KPS功能状态评分大于60分且具有良好沟通及理解能力。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3岁~85岁;淋巴瘤5例,鼻咽癌6例,喉癌5例,下咽癌4例,舌癌2例,脑肿瘤8例。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46岁~81岁;淋巴瘤4例,鼻咽癌5例,喉癌6例,下咽癌5例,脑胶质瘤6例,上颚癌4例。两组病人在放疗剂量、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因素上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各营养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三头肌皮褶厚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营养个体化护理,对入组病人先行营养风险评估,确定有营养不良风险对其进行营养状况评定,再实行营养干预,最后进行营养效果评价。整个过程需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改变其传统形式的饮食理念、纠正错误的食物禁忌观,指导告知合理搭配营养的重要性。对照组采用放疗科常规护理,应用传统健康宣教,病人自行进食及补充营养。
1.2.1 营养风险评估
1.2.1.1 成立营养支持护理小组:由临床医生1名、责任护士1名、营养师1名组成。责任护士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对新入组的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确定营养不良风险病人,上报给医生。医生根据病人营养状况请营养科营养师会诊,营养师再对病人进行综合营养状况的评估,从而确定病人的营养风险等级,后续进行营养干预。
1.2.1.2 营养风险评分方法以及判断标准 本项目中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一是病人总体主观评分法(PG-SGA),它是由美国Ottery FD 提出,专门用于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价,目前已得到国内专业协会推荐用于评估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4]二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可作为病人营养风险的评定标准。
1.2.2 营养干预
1.2.2.1 由营养支持护理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营养干预措施,内容包括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案、饮食指导、营养计划等。具体治疗方案由医师制定;饮食指导由责任护士负责;营养计划由营养师制定实施。
1.2.2.2 营养计划及饮食指导 结合病人治疗方案及实际营养状况,责任护士应制定相应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及措施,发放《病人营养护理手册》,避免营养护理的盲目性。
1.2.2.3 营养师根据病人营养状况的不同制定营养评价等级和营养计划,设计具体的营养食谱,满足不同病人的营养需求。同时根据放疗前后不同时期,及时调整食谱。
1.2.2.4 责任护士饮食干预:做好饮食指导,每天负责评估和监督病人饮食的质与量,关注病人有无进餐,根据个体及时调整食物的色香味,若标准达不到,须告知临床医师和营养师,再次行营养干预。口腔黏膜炎症严重者,可口服营养液;也可把含高蛋白质食物搅拌成均匀混合液用吸管口服。若进食很困难,则需通过鼻胃管注入或静滴形式来补充营养。进食时鼓励家属饲喂进行,亲情的陪伴及关爱能促进食欲及机体的康复。
1.2.2.5 责任护士参与每周主任大查房,发现营养问题及时反馈。每周进行一次营养健康讲座,提高对营养支持治疗的认知和重视。
1.2.2.6 出院病人建立“营养个体化护理微信群或QQ群”,可以在线回答出院病人营养治疗问题。随时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
1.3 观察疗效指标
①营养指标:比较两组病人放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②按照放射肿瘤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对放疗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分级,分为0级-IV级;③放疗干预2个月后采用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中文版V4.0[6]进行生活质量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以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两组病人放疗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表2 两组病人放疗前后不良反应比较
表3 两组病人放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 讨 论
以上数据可看出,两组病人放疗前后营养指标、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足以说明,常规形式护理及健康宣教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营养个体化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早期发现病人的营养不良,并及时给予干预,改善其营养状况,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让病人获得最佳疗效,以此提升病人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这符合现代肿瘤病人基本的护理要求[7]。国外早有报导,放疗期间个体化的饮食咨询和指导能明显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项研究还表明,责任护士的饮食干预非常重要。病人不仅在被动接受治疗,从侧面也反映其需求在增加,此模式可有效提高病人及家属的营养学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医护人员责任心,增强了护患沟通和交流,对于临床护士来说要求也变得更高,只有充分掌握放疗和营养学等相关知识,结合病人实际状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效果会更好。
4 结 论
通过对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营养个体化护理工作的开展,可有效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让病人平稳完成放疗计划,病人舒适度得以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得以优化,病人的住院时间得以缩短,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因此,营养支持护理模式可有效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人中,在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期间,进行营养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使病人更好地配合并完成整个放射疗程,使放疗疗效达到最佳状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同时此项研究也说明,责任护士饮食干预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营养学知识,定期进行培训与学习,真正深入到对肿瘤病人的实际应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