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07-03王青青
王青青,徐 畅*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2)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肿瘤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不断上升,导致患者在患病期间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临床肿瘤科在具体治疗期间对患者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感染率进行控制,我院在肿瘤患者临床中采用PICC护理措施,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选取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2-76岁,平均(42.1±2.7)岁,其中胃癌6例,乳腺癌9例,肠癌8例,食道癌5例;观察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4-75岁,平均(47.8±3.2)岁,其中胃癌5例,乳腺癌7例,肠癌9例,食道癌7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该资料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反复浅静脉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PICC护理方法:首先,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沟通,让患者了解到实施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建立通道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并能够提高化疗效果;其次,由于穿刺之前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影响穿刺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做好心理工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在患者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后再确定穿刺部位(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确定好筋脉后,在确定穿刺位置进行穿刺,并进行PICC置管,直到患者腋下,之后测量穿刺位置与患者第3肋间的间隙和插管长度。在操作期间护理人员需实施无菌操作,并对穿刺点消毒处理,穿刺完毕后需用肝素封管;第四,手术结束后需观察插管是否存在感染,或者患者是否有疼痛感,并对出现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控制治疗。在每次换药期间,需要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落;第五,患者达到化疗效果后,需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然后缓慢拔出导管,并进行止血处理,之后用无菌敷料覆盖24-48小时,并防止患者出现出血现象。
1.3 观察指标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主要分为: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无感染发生;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部分好转,偶有感染发生现象;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患者大部分发生感染。总有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观察指标统计相关数据,使用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将治疗总有效率、感染率等指标数据输入到SPSS18.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进行x2检验,当P值<0.05时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中感染2例,感染发生率为7.14%(2/28),对照组中感染12例,感染发生率为42.86%(12/28),(x2=9.524,P=0.002)。
3 讨 论
近些年,人们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饮食结构等发生很大变化,导致人们受各种疾病的困扰越来越大,其中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死率趋于上升趋势[2-3]。肿瘤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为了提高肿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我院对28例观察组肿瘤患者采用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措施,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感染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42.86%(P<0.05),说明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措施在临床中运用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患者感染发生率,由于常规的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的伤害,患者临床依从性比较差[4]。而采用PICC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同时也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伤。在实施PICC穿刺之前需确定穿刺点,并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穿刺感染发生率;在穿刺后第1天,我院临床对患者做预处理,并做好抗感染处理工作,及时更换辅料,在辅料干燥、清洁的情况下能减少患者感染发生率。在临床治疗期间,我院临床加强了对导管的护理工作,封管期间采用正压封管,并定期检查封管肝素帽是否存在松动现象,防止导管出现阻塞、血液反流、感染等现象。
综上所述,将PICC护理措施运用于肿瘤患者临床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