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9-07-03孙文娟
孙文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维持性血透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得以延续生命的一个主要治疗手段,自体动静脉内瘘则是重要的一个血管通路,但由于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多会发生血栓、感染、术后出血等并发症,不利于内瘘正常功能的发挥[1]。而予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 病例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以我院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90例作为观察研究者,采用双盲法1:1分组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各有45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是23:22,年龄自24岁到72岁,均值年龄48.6±3.5岁,病程1~5年,均值病程3.2±0.4年;研究组中男、女比例是25:20,年龄自28岁到73岁,均值年龄49.5±3.7岁,病程1~7年,均值病程3.5±0.5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血透护理方法:①创建血管通路;②合理选用抗凝剂,血管条件良好且未表现出有出血倾向者,使用常规剂量肝素予以透析;而有严重出血倾向者,采用无肝素透析治疗方法;③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胸部X线平片、肝肾功能、电解质等。
1.2.2 研究组
除常规护理方法外,该组患者再予以早期护理干预:
1.2.2.1 饮食干预
叮嘱患者要倾向于摄入蔬菜、水果、奶制品,保证充足钙量的补充、促进吸收,禁止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1.2.2 心理干预
对患者的年龄、性格、病情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做心理评估,并结合全学科知识对患者不良心理进行疏导,使其消除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保持平和的形态;另外也要与患者家属取得沟通,强调家人在护理当中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家属予以患者安慰、鼓励,树立治疗信心。
1.2.3 运动干预
适时结合患者疾病恢复情况,适当指导患者先做床上运动,之后逐渐练习起坐运动,再过渡到下床活动,在有医护人员或是家属的陪同下多进行户外活动。通过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内瘘的尽快成熟。
1.2.4 并发症干预
因患者涉及到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为避免有关并发症的发生,应确保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整理并更换床单和衣物,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局部,是否有渗血、渗液的发生,一旦发生敷料污染,要及时更换,以免诱发伤口感染;内瘘侧肢体抬高到30度以上,促进静脉血回流加速,减少肿胀问题的发生;每天用内瘘侧手进行捏橡皮健身球3~4次,每次10~15分钟,以免形成血栓。
1.3 观察项目
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 数据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率(%)的模式阐述,并采用卡方(x2)检验方法,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 果
见下表1数据所示,研究组患者出血、血栓形成、感染、血管瘤及肿胀手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皆要低于对照组(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
表1 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两组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n(%),n=45]
3 讨 论
血液透析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严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患者的治疗[2],但治疗同时,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瘤、血栓、感染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质量,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采取早期护理干预非常重要,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护理干预落实中,患者在接受透析之前,应为其建立健康教育档案,对其一般情况进行了解,并有计划、有目的的展开疾病、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熟练掌握内瘘保护知识、正确的功能锻炼知识;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并针对异常情况的发生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处理对策;积极采取内瘘保护和功能锻炼方案,保证患者护理有效性[4]。
综合以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可明显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