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初步诊治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9-07-03刘道喜邹慧莉
周 青,刘道喜,邹慧莉
(邳州东大医院,江苏 徐州 2213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呈增高趋势,且越来越年轻化[1]。脑出血的主要特征为发病迅速、病情严重,急性期患者需限制活动,绝对卧床休息,而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2],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至关重要。院前急救以其能于入院前即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强有力专业救助的优势,成为急性脑出血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3],而患者家属的急救知识、技能与配合度水平则是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4]。我院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6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初步诊治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76人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人。干预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35±1.55)岁。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0.28±1.55)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①接听急救电话时,详细询问患者年龄、病情、地点及联系电话;②记录来电时间,并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现场;③到达现场后,快速对病人病情做出判断,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④密切关注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⑤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病人取合适体位(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头部抬高30°);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⑦建立有效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给予吸氧;⑧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争取早期将病人转送至医院,以期得到更好的救治。
1.2.2 干预组
干预组实施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措施:①接到急救通话,迅速出车,通过电话对病人家属进行指导,开展救护,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搬动家属,有呕吐、意识不清者可将头偏向一侧;②抵达现场后,配合医生工作,立即进行体格检查,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③护理人员指导家属一同为病人摆放合适体位,一般为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头部抬高30°,防止病人因呕吐而引发窒息;④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给予吸氧,若口鼻有分泌物、呕吐物等及时清除,适时给予恰当措施(呼吸器、气道插管等);⑤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选用留置针,并遵医嘱给药;⑥若患者病情平稳,在其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实施转运入院,以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⑦指导家属协同在不改变病人体位的情况下将病人进行搬运,搬运途中时刻注意病人病情变化;⑧搬运途中,持续给予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协同家属使用安慰性语言,帮助患者减轻不安,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
1.3 观察指标
1.3.1 初步诊治时间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初步诊治时间(包括抵达现场时间、急救实施时间、转运时间)进行比对。
1.3.2 并发症发生率 将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脑疝、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进行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初步诊治时间
干预组初步诊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初步诊治时间对比(±s,min)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初步诊治时间对比(±s,min)
组别 n 抵达现场时间 急救实施时间 转运时间对照组 38 17.32±3.28 22.45±5.25 21.20±4.35干预组 38 11.34±2.25 9.35±3.12 14.15±3.15 t 9.268 13.223 8.092 P<0.05 <0.05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协同式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及时指导患者家属院前急救方法,防止不合理行为导致患者病情加重[5-6]。由于急性脑出血患者越早治疗预后越佳,因此在入院前进行院前急救尤为重要[7]。急性脑出血发作时,患者家属往往不了解急救知识,可能做出不恰当的处理,也间接导致了患者预后不佳的结果。所以在此期间,若能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并获得他们的帮助,对于抢救工作有很大裨益,从而使抢救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初步诊治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抢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协同式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初步诊治时间、降低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