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外科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2019-07-0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泌尿外科尿道小儿

陈 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 100045)

尿道下裂属于男性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缺陷,在这种情况下,正常尿道可能会与阴部连线,从而导致患者阴茎向腹侧弯曲,导致阴茎急性[1]。该疾病多发于小儿时期,发病概率非常高,对患儿正常生活影响巨大[2]。因此,做好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本文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尿道下裂患儿中抽选81例进行对比,分别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旨在探究分析泌尿外科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尿道下裂患儿中抽选81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最高年龄11岁,最低年龄1岁,平均年龄(4.06±1.16)岁;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会阴型4例、阴囊型8例、冠状型11例,阴茎体型18例。对照组40例,最高年龄10岁,最低年龄1岁,平均年龄(3.98±1.12)岁;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会阴型3例、阴囊型7例、冠状型13例,阴茎体型17例。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可比性较高。

纳入标准:第一,所有患儿均来自泌尿外科;第二,患儿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第三,患儿年龄不超过13岁。排除标准:第一,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第二,严重不配合;第三,不具备完整的病历资料。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术前护理。患儿年纪比较小,对疾病和手术有着本能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患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较大。护理人员应该实时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通过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帮助患儿缓解负面情绪,充分建立治疗信心。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备皮准备和肠道准备,其中,备皮主要需要对患儿的皮肤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通过护理或者涂抹药物的方式,改善皮肤红肿症状,在术前三天,每天两次让患儿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坐浴,时间为15分钟左右。肠道准备则要求患者术前科学饮食,多吃瓜果蔬菜,多喝水,尽可能减少便秘情况。同时,术前十二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第二,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手术,密切观察患儿的生理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该及时通知医生。第三,术后护理。完成手术后,为了保证患儿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切口护理、导尿管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充分保证患儿住院康复效果,减轻患儿痛苦。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包括尿道狭窄、尿瘘、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4.88%)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例]

3 讨 论

尿道下裂属于常见的小儿生殖器疾病,发病概率比较高。临床上治疗该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方式。除了必要的手术治疗以外,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3]。由于患儿年龄因素的影响,对护理服务要求更高。常规护理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为了保证手术成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上还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包括手术前心理护理、备皮准备、肠道准备[4]。手术中配合医生,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手术后的切口护理、疼痛护理、导尿管护理、饮食护理等。为患儿营造更好的住院恢复环境,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促进患儿更快康复。

本次研究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选择81例小儿尿道下裂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患儿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更低。该研究结果与孔祥红, 邱武英[5]在泌尿外科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泌尿外科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做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泌尿外科尿道小儿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陌生的尿道肉阜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