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速

2019-07-03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机机器人人工智能

文/本刊编辑部

在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进入了急需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新时期,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必然方向。

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农场,一台农用拖拉机正在田间作业。只见坐在驾驶室里的机手十分悠闲,根本不需用手操控方向盘,完全实现了自动作业,只在拐弯、调头时手动操作即可。而这都得益于安装在机器上的北斗导航系统。同时,通过配套的手机APP,农民还可以实时获取作业的深度、面积、位置、图像等信息。

在新疆,农户依靠智能农机设备,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对百万亩棉田的种植、采收全程实时监管。

在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金鑫农业园,由于搭建了集监控、监测、管理调度、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与决策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偌大的园区根本看不到几个人,园区内管理人员足不出户,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一览园区的全部生产过程。

不仅在种植业和设施农业,在畜牧业领域,先进的智能农机装备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时监测动物健康状况、畜舍环境,规模化奶牛场还可实现精确饲喂以及挤奶的完全自动化。

这些场景都是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的缩影。各种农业设备数据进入云端,从而实现智能管理可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减少人力资本。如果这些农机设备能够和自动驾驶技术融合,就能实现全天候工作的能力。而且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可检测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为农业提供病虫害检测、预警以及人工智能服务,解决远程农业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先进农机装备,实现了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服务、产业链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认为,智能化农机装备比普通农机装备可增值30%~40%,工作效率可提高50%~60%。和传统的农机相比,智能化农机不仅具有更好的易用性、可靠性,实现了人与机、机与物之间的交互,而且工作运行更高、更快、更好。

2019年1月17日,安徽合肥科学岛“人工智能与农业机器人”交流会与会人员合影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都把加速信息化与农机化的融合作为重要内容。

为了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国务院于2017年7月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要在农业领域发挥前沿科技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的颠覆式发展,需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化的机器装备和农业生产各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

“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农业从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跨越式发展,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找准智能农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洞察凝练科学问题,加强智能农业科技部署,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领域智能产业发展。”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作为项目管理的专业机构,一直负责“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智能农机装备” 等专项管理工作。2019年1月,在由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召开的“人工智能与农业机器人”交流会上,来自学术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就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及智能农业进行了交流研讨。

“农业情况复杂,在作物方面,有空间层叠分布、枝叶果实遮挡、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柔嫩易损等问题,在环境方面有光照情况多变、气象条件多变、粉尘泥土干扰、非结构化特征等问题。因此导致了农机产品包括农业机器人研发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和作业对象,必须发展智能机器人,”赵春江院士在研讨会上这样说道。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一是在技术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识别等方面差距较大,缺乏重大的原创成果。二是人才稀缺,尤其是智能农业的人才严重缺乏。三是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产业链。

加强国家顶层规划及协同创新是我国农业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出路。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还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瓶颈的攻坚克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注大数据和数据库建设。

本期封面专题将关注农业人工智能的创新之路,重点展示农业领域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前沿热点以及智能农业创新发展重点领域的专家观点,旨在为中国今后农业、农机行业、农业机器人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指引方向。

猜你喜欢

农机机器人人工智能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