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语”近人入课堂文化自信育素养

2019-07-02马仲宏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用典政治课堂文化自信

马仲宏

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央视推出《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其中习总书记的许多“用典”,都是思想政治课很好的教学资源,将它们引入课堂,会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和引导力,做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政治课堂;核心素养;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对青少年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培育他们的核心素养。最近,央视推出《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反响,其精彩的解说词被各大媒体纷纷转载。仔细研究习近平的许多“用典”,我们会发现它们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将它们融入思想政治课堂,会增加课堂的文化深度和厚度,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引导力,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生的心灵。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进行了初步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一、以人民为中心

《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重点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本课可以引入的习近平“用典”有两个。一是“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源自《管子·牧民》,讲于2014年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意思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二是“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源自《淮南子·氾论训》,讲于2016年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班),意思是治理国家的原则,最根本的就是要利民。这两个用典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扬弃,既吸收其精华,又顺时而发展。

《政治生活》第六課“我国的政党制度”,重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课可以引入的习近平“用典”有两个。一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源自郑板桥《风竹图》题诗,讲于2014年兰考县委专题民主生活会),寓意党员干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关系着老百姓的疾苦,所以每一个决策都必须科学谨慎,都要包含着对老百姓的深情。 二是“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源自清代万斯大的《周官辨非》,讲于2014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意思是说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去除。这两个用典体现了总书记浓厚的亲民爱民情怀。无论在梁家河插队期间带领村民修建沼气池,还是在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提“精准扶贫”,总书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二、党风廉政建设

《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重点阐述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始终要保持先进性,每一位党员都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本课可以引入的习近平“用典”有三个。围绕“共产党员的修身”,习近平引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源自《论语·里仁》,讲于2015年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意思是向有贤德的人看齐,看见德行不好的人要反省自身。针对“为什么修身”,习近平引用的“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源自《尚书》,讲于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意思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修身的最终目的是无愧于人民。针对“怎么修身”,习近平引用“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源自《国语》,讲于2013年五四青年节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意思是从善虽难但能助你攀登,而从恶会像山崩一样摧毁意志。总书记强调严以修身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修课,也应该成为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永远的价值追求。

《政治生活》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重点阐述了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一旦被滥用,则贻害无穷。而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要扎紧制度的笼子,利剑惩治腐败。本课可以引入的习近平“用典”有两个。一是“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源自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中的第四首,讲于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意思是要想让小松树茁壮成长,就必须要清除恶竹。以此表明党中央从严治党、除恶务尽的决心。二是“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源自白居易《策林》,讲于2015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意思是说消除灾害要查找其根源,给人看病要去除病根。十八大以来,正是由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清本固源,强力反腐,才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生活》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中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讲授本课可以引入的习近平“用典”有两个。一是“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源自《管子》,讲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意思是国家有四个道德标准,即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缺失了,国家就危险了。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倡导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知耻行善、廉洁奉公。二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源自《礼记·大学》,讲于2018年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常被概括为家国情怀。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这也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扬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文化生活》第四课“文化继承性和文化发展”,重点阐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本课可以引入的习近平“用典”有两个。一是“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源自《孟子》,讲于2018年春节团拜会),意思是家风的好坏直接关涉到国家治理秩序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家风正”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二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源自《周易·文言》,讲于2016年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意思是那些常常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福泽深厚,那些常常做坏事的人家一定会遭到祸殃。从历史资料来看,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家风家训要求子孙后代清白做人、诗书传家、拼搏进取,从而使他们的家风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

四、实现人生价值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阐述了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求人们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青年学生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要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才能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本课可以引入的习近平“用典”有两个。一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源自《礼记·学记》,讲于2014年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意思是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所以在学习方面,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二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源自《礼记·中庸》,讲于2014年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意思是在学习中要广泛地阅读、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楚地分辨、忠诚地践行。这是学习的五个阶段,彼此之间是相互递进的关系。这五个层次也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必要环节。

《文化生活》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阐述了青年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明确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又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青年学生要二者兼修,并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本课可以引入的习近平“用典”有两个。一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源自《资治通鉴·周纪》,讲于2018年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意思是品德是才华的统帅,而才华是品德的辅助因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德,始终把道德价值放在首要的位置。二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源自《礼记·大学》,讲于2018年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意思是做大学问的道理,就是要将光明、美好的德行推及至民眾身上去,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最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止于至善”。这些古训不仅是古代君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也对今天我国的教育和选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就是对古代德才观念的扬弃。

总之,见贤思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习近平用典中,我们不难看出总书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民族文化有深沉的情怀。他每一次“用典”, 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提升、丰富和发展,并赋予了它们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我们要向总书记学习,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用典政治课堂文化自信
用典犹如用比兴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活”起来
在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设情境,激活政治课堂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