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流域抗联歌曲产生的时代特征
2019-07-02潘栗
摘要:抗联歌曲的音乐元素是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族民间,并深深浸润在牡丹江流域人民群众血液中的音乐旋律与艺术形式,继承了人民群众耳熟能详并且在自己民族民间音乐当中不断衍生、发展和流传的重要音乐风格。
关键词:牡丹江 流域 抗联歌曲 产生 时代特征
东北抗联文化是1931—1945年产生于中国东北的以抗战救国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本文将以牡丹江流域抗联歌曲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抗联文化的特征,体现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反映服务于战争的时代精神,彰显团结合作和统一战线的策略,突出通俗易懂的情感表达方式。
一、抗联歌曲创作风格
从受众群体和音乐创作两方面来看,音乐创作及其作品当中的“大我”情感和带有共性特征的高尚人文品质以及通过音乐艺术达到的教育作用,即是这一时期音乐创作所积极反映的重心所在。作为具有鲜明民族音乐风格的抗联歌曲,其创作活动和音乐作品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在一些将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改编的创作当中,并不是简单地在原有的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填词或者移植,而是进行了恰当的创新性发展。在许多新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又能够有效地吸取西方先进的创作手段,并将其与中国的音乐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革命战争年代,为解决基层广大工农兵和人民群众对于革命音乐的接受问题,很多经过改编的抗联歌曲作品都是经由音乐家们有效地提取原有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部分进行改编的,从词曲结合、调式调性、曲式结构、地域风格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将民族民间原有的作品进行加工和改造,最终使其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抗联歌曲作品。
抗联歌曲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形式,所有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反映在各類声乐、器乐、歌剧、舞剧以及歌舞音乐等领域当中,也在上述领域的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中有着经典的艺术展现。大量抗联歌曲作品能够穿越历史时空,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经久不衰,既反映了抗联歌曲从影响大众的审美情趣到作用于中国音乐创作的审美准则,具有合理性与实用性,又表现出抗联歌曲在自身发展上所体现出来的全面性与多元性。很多作品有效地借鉴了西方先进的音乐创作形式与手段,尤其是这些形式与手段又与中国的音乐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为了创作出高质量与高水平的音乐作品,很多音乐家在具有中西结合的音乐创作活动中,将中华民族特质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放在首位,所有的创作技巧与手段都服从于塑造艺术形象,继而创作出了艺术形象与艺术技巧和手段高度结合的抗联歌曲作品。
二、抗联歌曲的音乐文化
从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来看,抗联歌曲是其中最为突出和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和当代音乐的历史中,抗联歌曲是具有最大活动规模并且在人民群众当中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文化代表,鲜明地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新音乐在继承自身传统和有机吸收西方先进音乐文化的特征以及由此所产生出的众多具有新音乐特点的创作活动、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和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可以说,抗联歌曲对20世纪中国文化艺术的推动与建设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并且在理论研究方面,抗联歌曲又是构成中国近现代及当代音乐乃至整体艺术发展概貌的重要理论和学术成果。
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社会性和时代性的功能作用,使其具有升华思想情感、弘扬高尚品质以及现实性的教育意义。结合上述两点来看,在20世纪上半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音乐十分注重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一切的创作活动在出发点上必须考量自身的社会性与时代性作用。在这里,既可以说是革命文艺的自身属性所决定的,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以及新音乐的迅速发展所决定的。就前者来说,自中央苏区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文化艺术始终是革命阵营当中彰显进步精神与先进思想的重要领域,同时又是凝聚共同思想情感和弘扬共同高尚品质的重要平台,还是宣传革命主义,艺术地反映现实生活并具有积极教育作用的方式方法。
三、结语
在经历与品味多种音乐艺术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抗联歌曲一次又一次地追忆起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往昔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深刻体味了抗联歌曲与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密切关系。在弘扬主旋律、唱响美丽中国的新形势下,抗联歌曲再一次引领时代精神,并激励人们共同创造21世纪的和谐社会。让我们继承与发扬牡丹江流域抗联歌曲的光荣传统,赞美祖国,讴歌时代,歌唱中华民族,服务广大人民,用我们的歌声彰显出时代的正能量,用我们的红色音乐文化不断谱写出新时代灿烂辉煌的乐章!
参考文献:
[1]郭红婴.杨靖宇将军[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韩玉成.东北抗联歌曲选[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1.
[3]韩丽颖.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十四年抗战时期牡丹江流域抗联歌曲产生的时代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354ZD019)。
(作者简介:潘栗,女,硕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