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数字媒体艺术中智能手机用户界面的视觉设计
2019-07-02赵明明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已被人们普遍使用,智能软件也因此而生。在智能手机中,界面的视觉设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他们不仅对软件有要求,也希望手机界面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引导用户准确地对智能手机进行使用。关于数字媒体下的视觉设计,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早,在此之前已经有一套自己的视觉设计体系了。本文将针对智能手机用户界面下的视觉设计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智能手机 用户界面 视觉设计
一、用户界面中视觉元素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中,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如何满足用户的需要,赢得用户的青睐,就要从用户的角度进行分析。视觉设计讲究美观,舒适和愉悦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在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就是图标和色彩。
(一)图标的作用以及可识别性
首先,图标是手机应用的一个标志,相当于一张海报,起到宣传的作用。它概括了里面的重要信息,是应用的一个身份标志。一个好的图标是简单易懂的,而且在艺术中带着抽象,但要注意不能过于抽象。从图标的可识别性来看,图标是要能准确地表达它所代表的意义以及所包含的内容,引导用户进行对应的操作。
(二)图标设计的差异性
每个图标都有自己的个性,用来表达它本身的特征和用途。图标不能千篇一律,如果手机界面中的图标都大同小异,在用户刚开始使用时,对它们是难以区分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长了用户对图标的识别时间。因此,图标设计一定要直观可辨。
(三)色彩
色彩的选用没有标准,它是搭配着使用的,看它需要的功能进行调配,对比强烈或者协调或想要层次丰富的效果,不同的搭配会有不同的效果。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运用要大胆,针对人群来分析,年轻人喜欢纯度较高的色彩,中老年人喜欢纯度较低的色彩。纯度较低的色彩给人稳重成熟的感觉,不易产生视觉疲劳。因此,色彩的使用要针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进行设定。
二、用户界面中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视觉的舒适化
智能手机的市场竞争中,好的用户界面设计会有很大的优势。其中最讲究的是视觉上的舒适化。与以前的手机相比,智能手机的界面颜色丰富,图标也更为讲究,它比以前的软件图标更为活泼,使用户更加愉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界面,这体现了现在智能手机更注重人们的个性化发展。
在界面设计的初级阶段,图形的设计缺乏美感,过于单一,清晰度不够,这是因为当时人们注重的是功能。后来功能完善了,进一步对美有了追求。有了立体图标与平面图标之分,平面图标更精致了,而立体图标给了人们更强烈的视觉效果。
文字也是视觉中的一部分,但是文字和表达不够直观,限制了人们的使用,降低了使用效率。与图标相比,文字在解释软件应用上有优势,它不会使用户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在界面中依旧放置关键字是防止用户对图形不理解。
另外,现在的智能手机更多地运用了快捷键,这使得界面看起来更为简洁、干净,大大提高了用戶的使用效率,从而使用户对产品更为满意。
(二)设计的扁平化
智能手机的初级阶段手机界面设计简单,它不便于用户识别,因为它主要重视对功能的完善。因此,智能手机的初期可以用“简单”一词来形容。智能手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屏幕越来越大,触屏手机就此诞生,界面就变得更重要了。传统中人们对于装饰重视,如今人们把它转移到智能手机上来,市面上界面的设计风格丰富多彩,界面设计师们开始转变,他们选择了强烈的视觉画面,给用户更大的视觉冲击,运用了一系列技术追求美和个性。但是过度的视觉效果,很快会让人们产生视觉疲劳。因此,界面设计又回到了最初的简单,这就出现了扁平化设计。扁平化设计就是干净利落,尽可能地减少按钮和选项,给人一种愉悦的视觉感受。它主要是在视觉效果上进行平面化和简单化的处理。
三、结语
设计风格变化万千,不同时代的人对于美的追求不同,因此,设计也随着时代一变再变。在这个个性化时代,想要统一人们追求的东西是做不到的。现在人们对于美的享受,要求虽说变高,但是,美却没有标准,你感觉舒适愉悦了,那就是美。在这个智能手机的时代,手机界面的风格日新月异,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由平面到立体再到扁平化,这种变化是必然的。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便利,又带来了舒适,信息的泛滥使得用户不断去接受,而这些信息又不全是重要的,用户被此冲得头昏眼花。扁平化这种简约风格给用户带来了简单的快乐,如果设计师在这个基础上去不断研究,不断优化,相信它会给UI设计带来很大的灵感,在不久的将来,说不定它会成为UI设计里的主宰。
参考文献:
[1]王小琦,李东升,郑楠.浅析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才智,2015(05).
[2]徐圣超.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环境下的视觉识别功能分析[J].美与时代,2013(15).
[3]王洪亮.当代媒体语境下的视觉文化特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2).
(作者简介:赵明明,女,硕士研究生,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动画及数字媒体艺术)(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