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辞赋所构建的形象研究
2019-07-02贾志轩
摘要:屈原自己所创作的辞赋、诗文是现存最早的对屈原形象进行整合的历史资料,历代的文人墨客对屈原形象也进行着不断的重构解读,以至于屈原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形象的象征。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屈原生活的时代出发,去重新认识一个历史上的文学巨人和朝廷的耿直忠臣,从历史的沿革中重构屈原伟岸的身影。
关键词:屈原 辞赋 人格形象
伴随着历史的向前推进,屈原的文学创作被其自身的形象所取代,成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引领。屈原的辞赋对其形象的自我构建主要表现为贤能之士、竭忠之臣及执着品质中。
一、贤能之士
(一)对自我之贤的展现
屈原毕生创作的辞赋作品,在后世看来屈原是一名贤士无疑,当时的世态是污浊腐朽无度的,但是屈原在那种环境下可以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可见其品格非常人也,“世溷浊”一词在屈原的作品中多次出现,可见当时楚国的朝政环境和社会现实令屈原无奈的程度,“世溷浊”表明污浊不只是表现在朝堂上,其余人和恶党的势力通常一并妒忌贤臣、亲近佞人,一度出现“谗人高张,贤士无名”的局面。在《卜居》中,屈原将楚国现实的荒凉狼藉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句“贤士无名”是后世一众贤能之人备受排挤的真实映射。当时世人一般都不分善恶,以丑为美,不尊法度,贪婪地求取功名利禄,屈原对这种社会现实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更加注重通过不断完善自我达到精神的满足和灵魂的巅峰,他不论困境与逆流,坚持自修,面对打击不曾为自己鸣不平,而是選择默默地承受一切,达到“内美”,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二)对自我之能的肯定
污浊的楚国朝政使得屈原无心在这种泥泞的环境中挣扎,他一心只想通过自身的改革努力为楚国争得最后一丝希望,遥济天下是他毕生的梦想,体现了他对自己才干的肯定,彰显了王者师的不凡气度。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后期的屈原作品中可以窥得,早期屈原的政治生活丰富而充实,其政治才干有目共睹,国君也曾对他委以重任,奈何后来受小人谗言蛊惑,加之国君自身意志的萎靡,导致屈原的才干被困于宇内,“惜往日,自己受王之命,辨明法度,国家富强,百姓安康,君王悠游自得。”可以看出屈原的才干也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屈原曾多次在作品中通过对伊尹、吕望、百里奚、傅说等贤士的自比,感慨自己生不逢时,一身才干无处发挥的无奈以及期望遇一明君,使自己满身作为得以施展的情愫。
二、竭忠之臣
(一)对楚国命运的担忧
担忧楚国命运是历史上屈原形象的真实写照,集中展现了他的爱国意识和人格美。据乱时代下,楚材晋用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当时,屈原无论是学识才干还是人生抱负都可称之为人中龙凤,向别国寻求开明君主的赏识和任用是摆在屈原面前的一条道路。然而,任凭自己一再被奸臣排挤,被楚君放逐和打击,他仍旧没有改变初衷,仍将自己的全部置于楚国的每一寸土地。少年之时,屈原便立志要将终身献于楚国的前途命运,从一而终,从未动摇。后来他被流放于汗北,陷入困境,也未曾忘记故土,“唯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他为楚国竭忠尽力,不惜以牺牲一切为代价,打击和迫害都不足以消磨其对楚国的热爱,一直不曾懈怠地执着楚国的改革大业。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言,即使被流放,屈原始终心系国君,心系楚国,希望有朝一日回到故土,继续为楚王效忠,改革风俗。现实的残酷使屈原的热诚消失殆尽。尽管如此,他也从未生出离楚国而远去的心思,宁愿身投汨罗江。屈原对楚国命运一直心心念念,不仅体现在对朝廷的尽忠上,也体现在对楚国人民由衷的热爱上。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体察到对百姓的牵挂,“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在那种战乱年代,很多有些才干的人都有“朝秦暮楚”的经历,但是屈原却从未动过这种心思,反而极力拥护即便已经溃败不堪的国家。这种情愫的由来也同楚国的历史渊源有关系,在经过长期的战乱纷扰之后,楚国形成了较强的民族观念和民族情节。因此,屈原对楚国强烈的民族情感,也可以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映照。
(二)对楚国民众的眷念
面对楚国世态的“溷浊”,在屈原身驾虬龙游九重天的上下求索中,他在对朝廷失去信心之后,转而将其挂念和期望寄托于楚国民众身上。面对着一众身处囹圄的普通民众,他感觉自身已经寸步难行,即使自己被放逐了9年之期,仍旧一心寄托于郢城,明知即便再回到楚国,也不会再得到楚君的重用了,但是他每一刻都在想着回到楚国去,表现了自身对故土的深刻眷恋。因此,他在《招魂》中以四方之险境的衬托来表现楚地的美好,他热情地讴歌江南的美景以表达对故土的眷念。屈原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诗人,是因为他骨子里流淌着正直的血液和对国家、人民至死不渝的眷念深情。
参考文献:
[1]曹继华.志在深情求索魂系悲愤远逝——从《离骚》看屈原的文化人格和审美追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S1).
[2]贾彦娜.从人生健全来看屈原的美学精神[J].语文学刊,2017(08).
(作者简介:贾志轩,女,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中文系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