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定政治信仰与党的政治建设
2019-07-02丁俊萍李庆
丁俊萍 李庆
[摘 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坚定政治信仰与党的政治建设之间紧密关联。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要义、内在驱动力、首要目的和思想基础。新时代,要突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和统领地位,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政治信仰建设,不断坚定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为此,必须抓好思想理论建设,确保政治建设的科学性;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确保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站稳政治立场,确保政治建设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关键词]政治建设;政治信仰;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3-0100-09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之后,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各项建设中的根本性地位和统领地位更加突显。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019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的团结统一、行动一致”[1]。《意见》对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执行。本文旨在阐述坚定政治信仰与党的政治建设之间的关联。
一、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要义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坚定政治信仰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核心要义和内在精髓,是新时代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中心议题。坚定政治信仰,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要义,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遵循、历史经验总结和新时代现实要求在党的政治建设领域的具体落实。
(一)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初心”与归宿
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遵循在党的政治建设领域的合乎逻辑的转化和运用。一般说来,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将其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指南。政治信仰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特定政党及其成员对某一种政治学说和某种政治体系的认同崇仰以及自觉追求,包括所信奉的科学理论、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目标、最佳实现途径以及不断完善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以及与这些思想、理想、使命相联系的政治追求、政治立场、政治路线、政治价值取向等。
党的政治建设是指“在特定政治信仰、政治理想的引领下,通过制定政治纲领、政治路线,厘定政治规矩和政治规范,维系党的政治权威,促成党内政治团结并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以及较高的凝聚力、向心力、领导力,不断缩减政治现实与政治理想的距离的奋斗进程”[2]。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质,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导向和感召下,不断实现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的实践过程。对一个政党的政治建设来说,坚定政治信仰既是起点又是目的。作为起点,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和凝聚人心的政治宣言和政治承诺,直接影响着党的政治性质、政治立场、政治追求及政治行为,是形成党的政治领导力和加强政治权威的政治前提。作为归宿,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追求的最佳效果,包含了党的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和最终奋斗目标,始终决定着党的发展道路和前途命运。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过程中,坚定政治信仰兼有起点和归宿的双重定位。
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初心”。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制定了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担当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忠实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党的政治信仰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认同,党的政治影响力逐渐扩大,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建党时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后来發展的政治方向、政治追求、政治使命,可以说是党的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初心”。
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目的。习近平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P80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党在前行路上始终不变质不变色的政治保证,始终决定着党的发展道路和未来命运。《意见》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1]这实际上表明,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更加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服和运用,更加强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政治建设从何处来和向何处去的问题,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人民立场,是团结全党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政治导引,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最鲜明体现。从这一点来看,党的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核和制高点。
(二)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符合党的建设规律和历史发展要求。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挑战、经受考验、作出历史贡献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内在根本动力,是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力量。
其一,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住历史考验的思想政治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曾经历过诸多重大危机和考验: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内一些人政治信仰动摇、革命意志低沉,党组织遭受重创。但年轻的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之光照耀下,顽强地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土地革命时期,“左”倾教条主义占据党内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几乎陷入绝境。遵义会议拨正了航向,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支配下,红军长征取得历史性胜利。“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在指导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全局性失误,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严重挫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支配下,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国家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我国也发生一场政治风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走进了最低谷,一些人由此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怀疑和动摇。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政治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住了这场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出现的一些负面影响,西方国家某些势力从不同方面对我国进行种种威胁和挑战,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滑坡,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党和国家内部存在严重隐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沉着应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下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危机中抵制住各种诱惑,化解各种风险,保证自身不变质不变色,归根到底是因为政治信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4],坚定的政治信仰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化党的政治能力,使我们党能够成功应对一次又一次危机和考验。
其二,坚定政治信仰也是推动党的政治实践前进、防范化解历史风险,经受住历史考验的政治驱动力。在坚定的政治信仰力量驱动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拥有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从而把党建设成一个人民衷心拥护、政治本色和政治活力并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坚定政治信仰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规约
坚定政治信仰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要义,也是新时代的现实要求。在新时代,随着“两个一百年”目标迫近,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难度系数增加,对党的要求更高更严。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复杂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和不断提高政治能力的有效举措,坚定党的政治信仰,把政治信仰这份“初心”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观察和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战略性、根本性的准则和政治约定,能从内在根本性因素上推动解决党内政治问题,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效度,把党建设得更加有力,从而有效应对新时代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
国际上的风险和挑战并没有因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跃升和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而有所缓解,相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阻扰和遏制变本加厉。他们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鼓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打着“人权”和“普世价值”的旗号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图消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导话语权,攻占中国的意识形态阵地。他们大肆宣扬西方议会制、多党制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优越性,诋毁中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并在经济上遏制中国,不断挑起贸易摩擦和争端。他们高唱“中国威胁论”,不停在中国边境滋事,故意挑起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恐惧和抵制,等等。总之,他们千方百计地企图从外部颠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深刻吸取苏联因政治信仰丧失而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始终把坚定政治信仰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思想建设为基础,明确政治导向,筑牢信仰阵地,从内在根基上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
在国内,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客观存在。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弊端也相当明显。物欲膨胀、价值观困惑、信仰迷失、政治观念淡薄、行为违规逾矩等问题,冲击着人们的政治信仰;贫富差距、民生短板、生态破坏、经济犯罪等问题,严重消解着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共产主义“渺茫论”、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仍有市场,马克思主义“失声”“失语”的现象一度相当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兴利除弊,解决了许多過去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成效显著,但要根本解决这些难题依然任重道远。
在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曾一度盛行,严重损害党群关系;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贪污腐败行为,严重侵蚀党的健康肌体,威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党内不正之风得以扭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但多年来的积弊余温仍在,不讲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动摇,政治意识淡薄,无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根本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把党的政治信仰真正化为每一位党员自觉行动,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抵制住西方的颠覆,经受住“四大考验”,战胜“四大风险”,扼杀住“四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离不开党内法规体系的外在强制约束,更需要政治信仰的内在导引。政治信仰坚定,就能始终做到态度坚决、行动自觉。因此,在解决现实难题上,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应该始终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准则和自觉约定。
二、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目的
坚定的政治信仰关乎党的政治建设的成效,关乎党的前途和命运,是中国共产党补钙强骨、强身健体、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意见》把坚定政治信仰放在政治建设诸多目的之首加以强调,是坚定政治信仰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要义在新时代的体现,是符合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高标准、严要求的科学指导。
(一)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最高层次目的
党的政治建设的直接政治目标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即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把全党的意志集中到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上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政治建设目的具体化为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这四个具体目的环环相扣,逐层递进,全方位落实党的政治建设。
在四个具体目的中,坚定政治信仰是最高层次、最高要求、最难实现也是最不好把握的。坚定政治信仰包括对科学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始终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始终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把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作为考虑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确保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的关键因子和战略性原则。“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区别于任何别的思想体系和任何别的社会制度的,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革命最合理的。”[5]P686因此,实现坚定政治信仰这一目的“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6]P50,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明其规范,更要成其德性,把外在的理论和规矩内化为政治修养和政治品格,因而实现难度更大,过程更复杂。相比较,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这三方面的目的则更为直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引领下,通过政治权威推行科学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以及政治方略,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强规矩、严纪律,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锻炼,就可以取得预期效果。
四个具体目的实现还存在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净化政治生态是最基础的目的,党内政治生活有原则有活力,纪律规矩严明,政治文化积极健康,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清正廉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自然能够改善和提高,党的领导弱化、党组织涣散的问题就能随之解决。提高党的政治能力,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强化党组织、国家机关和群团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党组织和党员就会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政治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方式和领导体制也会不断优化和完善,强化政治领导就能够实现。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领导依次实现后,政治信仰也会进一步坚定。党的政治建设的四个具体目的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全党和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提供政治保证。
(二)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其他目的能够充分实现的关键
在党的政治建设目的体系中,坚定政治信仰支配着政治建设其他目的的性质和命运,决定着政治建设其他目的能否充分实现。
首先,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其他目的能够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保证。世界上的任何执政党都可能会采取相应手段来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领导,从而来实现它的政治目标。在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领导这三个方面的目的上,不同执政党的差别并不明显。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特有优势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执政党的根本特点。在实现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领导这三方面目的时,也会吸收或者借鉴其他执政党的有益做法,这是必要的,但如果不警惕,也可能发生模糊党的性质、淡化党的底色等风险。而坚定政治信仰则可以起到“防火墙”作用,可以从源头上防止或者从根本上克服这类危险。
其次,坚定政治信仰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体系的最高层,直接影响着其他目的实现程度。实现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领导这三个目的,通常是通过加强政治权威和采用政治强制手段来实现,在政治权力的威慑下,这些目的在表面上容易实现,但要完全落到实处并长期保持则需要形成内在自觉。因为那种仅仅通过外在压力而形成的良好局面并不一定真实,也不容易巩固,治标却不能治本,目的的实现程度也会大打折扣。实现了坚定政治信仰这一目的,外在政治威权压力和内在自觉认同结合,就能够实现表里如一,思想和行为一致,就能够凝聚人心,促进其他目的进一步落实,促进党的政治建设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坚定政治信仰能够聚合所有目的的能量,促进党的政治建设所有目的真正实现并不断提升。
(三)坚定政治信仰是衡量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
习近平指出:“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6]P34-35党的政治信仰内含的每个要素都是能够影响党的政治建设质量和效益的硬要素,是衡量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硬指标。
坚定政治信仰,决定着党的政治建设整体效果的实现。实现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最关键是形成全党的政治信仰认同,“共同的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的思想基础”[7]P15。充分发挥政治信仰的凝聚、约束和感召功能,夯实思想根基,筑牢信仰的铜墙铁壁,党内存在的政治隐患和政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相应地,党内存在的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短板弱项也会逐渐得到克服。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自觉做到清正廉明,全党也就能真正实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统一,否则一切就只能流于形式。坚定政治信仰作为政治建设实现目的的最高层次,决定党的政治建设的整体效果。没有达到坚定政治信仰的预期目的,就不能真正达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的直接目的。
坚定政治信仰,在衡量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多重指标体系中位阶最高。坚定政治信仰,包括坚定党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政治使命、政治追求、政治立场以及政治价值取向,每一项具体要求都是衡量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定性指标和硬性规定。在衡量党的政治建设成效时,只要其中有一项具体要求没有达到标准或者丢失了标准,就可能给党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可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因此,相比较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领导这些目的,坚定政治信仰这一衡量依据则更为关键。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目的,衡量坚定政治信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会涉及到诸多主观层面的要素,更体现在净化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强化政治领导等政治实践上。
习近平指出:“对共产党人来讲,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可能在‘围猎中被人捕获。”[8]P68把坚定政治信仰作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目的,表明党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决心和高质量要求,也反映了党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与政治信仰建设融合贯通,不断坚定党的政治信仰,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将党的政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做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忠实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
三、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
坚定政治信仰,必须不断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不断提升党的思想理论水平。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熔炼于中国共产党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政治实践之中。党始终秉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科学信仰。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的坚定程度,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掌握深度。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和政治信仰的统一。坚定政治信仰,也就是坚持科学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要求,不断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根基。这要求全党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好用好经典,学深悟透原理;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社会发展具体要求和实践作出新的阐释和科学构建,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推进理论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坚定政治信仰,是党保持团结统一、行动一致的思想基础。习近平说:“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9]P347可见,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保证党团结统一的首要因素。坚定政治信仰,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机统一起来,把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远大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结合起来,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信仰的超越性与现实性实现有机融合,鲜活底色永不褪去,革命精神永不懈怠,全党思想统一、意志集中,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步一个台阶向最终目标前进。坚定政治信仰,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源头上拧紧党员干部思想的“总开关”,进而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在政治上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在行动上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根本上防止党员干部思想腐化、政治堕落,有效避免以权谋私、脱离群众等各种背离党的宗旨行为的发生。
坚定政治信仰,也是黨的思想建设的根基和首要任务。党的思想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建设,为党的政治建设和其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10]P63。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坚定的政治信仰有助于党员干部摒弃杂念、洗掉污垢、自我净化、纯洁灵魂、提升境界、保持先进,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因而也是党的政治建设最坚实的思想根基。
四、加强政治信仰建设,夯实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根基
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目的,而政治信仰建设则是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有力手段。新时代,要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要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就必须进行政治信仰建设,确保全体党员能够自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自觉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终身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为此,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牢固站稳党的政治立场,。
(一)大力抓好理论建设,确保政治建设的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信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基础之上的,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的信仰。加强政治信仰建设,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彰显政治信仰的科学性,为党的政治建设沿着正确轨道前进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要强化理论自觉,促进理论与时俱进,丰富政治信仰的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特点和要求作出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加强政治信仰建设,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时代内涵,把共产主义崇高信仰与新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转化为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政治实践。信仰的崇高性与时代性、实践性有机结合,党应对各种考验和风险的意志就会更加坚定、本领就会更加高强。
其次,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信仰教育,提升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一是进行理论学习,这是中国共产党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坚定政治信仰,必须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弄通弄懂弄透,做到真学真信真行,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只有理论上清醒了,政治信仰的理性认知得以强化,政治上才能坚定。二是进行常态化的信仰教育活动,讲清楚弄透彻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科学性、崇高性和实践性,强化对政治信仰的理论认知,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根植于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中。三是结合新时代的现实国情和具体党情,开展信仰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政治信仰的感性认知,逐渐形成践行政治信仰的实践自觉,提升政治意识和政治觉悟。
坚定的政治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掌握基础之上的。加强政治信仰建设,既要在理论层面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防止错误思潮的干扰,推动理论不断创新,又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强化政治信仰的认同感,增强政治自觉和政治意识。
(二)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确保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党的政治路线是全党制定执行大政方针的依据,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参照物和对标线。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是坚定政治信仰的有力举措,是确保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能够始终符合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本原则和基准线。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加强政治信仰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始终确保党的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在社會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10]P12,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动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相对比较发达阶段,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方位。这样就可以排除那些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实现、现在就可以实现单一公有制或者全面私有化等杂音、噪音,明确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合乎历史和逻辑的科学决策,认同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逻辑的统一。所以,新时代的政治信仰建设,底线要求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必须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它们系统回答了在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新时代落实的行动纲领,也是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新时代的实践展开。在新时代,前进路上会遇见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以及重大矛盾,要做到有效应对,就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守住底线和基本原则,坚持贯彻落实“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和政治自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站稳政治立场,确保政治建设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性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政治信仰纯洁的基本点。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必须坚决站稳政治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站稳政治立场,要把讲党性放在首位。“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11]P114,在新时代更加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面临着长期、复杂的“四大考验”,可能遭遇更加尖锐的“四大风险”。站稳党性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则能源源不断地给予中国共产党克服考验、战胜风险的动力和勇气。全党讲党性,全体党员干部具有良好的党性修养,纪律规矩意识强,对党忠诚,与党同心同德,政治定力足,政治上清醒,就能在新时代的建设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远离负能量,保持政治本色,主动积极地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转化成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为党尽责的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站稳政治立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鲜明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否真正坚持人民立场,是衡量党和党员干部政治信仰是否纯洁的试金石。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要坚决站稳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党的政治信仰的最重要内容。一方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坚持做到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不断加强和改进民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另一方面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站稳政治立场,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12]P63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对党忠诚和为民造福统一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作出的关于新时代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中增强政治本领,尽一切努力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做决策和办事情时,始终坚持群众工作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工作作风。党和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监督中锤炼党性,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推进政治建设,坚定政治信仰,全党上下就能做到心存敬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在政治立场上坚定不移。
总之,坚定政治信仰与党的政治建设紧密关联。加强中国共产党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离不开坚定政治信仰的定向领航。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目的,决定着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能否充分实现,是衡量党的政治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政治信仰建设是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有力手段,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保证党的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新时代,我们要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政治信仰建设,不断坚定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在信仰之光照耀下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2-28.
[2]于学强.坚定政治信仰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13.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7]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8]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