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趣味教学”的应用与探索

2019-07-02孙雅婷

关键词:趣味教学趣味数学

孙雅婷

摘要:我们都知道,在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实例研究分析,阐述了如何使用数学趣味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

关键词:数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67-1

在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在一步步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初次正式接触数学这门学科的一年级学生,怎么给他们开启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世界呢?笔者认为应该分四步走:

第一步:设“趣”

数学本身并不是一门具有较多趣味性的学科,若是一开始带领学生入门的时候,就将枯燥的数学理论摊开在学生的面前,别说培养他们的兴趣,不把他们吓得退避三舍就已经不错了。但是,学习数学的过程,却可以在教师的特意设定下,变得趣味横生、引人入胜,我把这称之为——设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就要使学生走近生活,走进数学,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在上“丰收的果园”这一课时,苏教版的教材就将秋天果园的真实情境还原在教学内容中,利用学生对果园及小动物采摘水果这一设定好的生动情境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自身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发现这一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也可以称作是趣味引入。

第二步:生“趣”

同样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语气进行提问,产生的效果必然不同。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教《认识时间》时,当教师采用多媒体出示了小蜜蜂早晨起床,发现蜜源后跳起圆圈舞的钟面时刻的画面时,我们可以怎样来提问呢?一般的提问方式会是这样:“同学们,你知道这个钟面表示几点钟吗?”这样子就很难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而若是我们换种方式提出问题,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A、提问:“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起床的吗?你能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回答:“勤劳的小蜜蜂早晨6时就起床了。”B、提问:“它在什么时刻发现了蜜源跳起了圆圈舞?”回答:“大约8时半。”老师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再问:“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如起床、吃饭、上课、放学和我们有什么重要关系?想知道吗?”这些提问,都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又比如:在教学《分类》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学生齐声说好,所有的眼睛都注視着我,思想高度集中。此时我轻声慢语地说:“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并按老师要求去做。小朋友们请注意,请你按我的要求做:男孩子请你站起来,女孩子请你站起来;高个子男孩坐下去,矮个子男孩坐下;长头发女孩坐下,短头发女孩坐下;大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小眼睛的小朋友请你拍拍手;穿皮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穿旅游鞋的小朋友请你跺跺脚;全班小朋友们一起跺跺脚!”在这样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和掌握知识的精神力量,为学习《分类》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步:激“趣”

首先,要积累兴趣。就像培养爱情,一方必须先取得另一方的好感,并不断积累好感,直到好感度达到了某一临界值,好感才升华为爱慕。兴趣的培养也一样,只有当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积累到了足够的量,就一定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将其化为自身的一个“兴趣”。其次,要坚持兴趣。没有一段激情能长久地维持一份感情,同样的,仅凭借最初产生的那些兴趣,并不足以使数学长久的成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兴趣爱好。将兴趣与习惯相结合,坚持每一天、每一堂课,都要给予学生一次对数学重燃兴趣的体验,可以只是一道题、一段小故事、一个小环节,只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都是成功的一堂课。例如,在低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方式将简单的练习转化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如口算、笔算接力、组数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而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提起学生学习精神,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步:有“趣”

起先,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有趣;然后,是学生对数学产出兴趣;接着,学生慢慢地将学习数学当做了自己的一种兴趣爱好;而到了这时,就该是最高的境界——心中有“趣”了。数学在他们眼中,已经处处都是趣味、字字皆是趣闻。随便一段枯燥的数学理论,在他们的眼中,也能读出千百种乐趣,越是艰涩晦深的数学思想,他们探究起来就越是精神百倍,不知疲倦!就像是那个在六平方米小屋里,借着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和几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仅有一步之遥的辉煌、而被国际数学界誉为“陈氏定理”的陈景润一样!在没有电灯、没有暖气、灯光昏暗、寒风刺骨的一个个深夜里,支撑他不停在草稿纸上一步步演算的力量,除了对数学的兴趣,还能有什么?在他的眼中,这些草稿纸上的每一个数字,都像是美妙的音符、绚烂的图画,深深吸引着他为之付出青春与汗水!所以,他是快乐的,就算身体遭受着苦痛,数学的趣味,已让他获得无限欢愉!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趣味数学
午睡的趣味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