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化传承

2019-07-02王锦起

关键词:优秀品质弘扬文言文

王锦起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抓住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得到弘扬和传承。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05-1

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荟萃,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典范。它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底蕴,散发着人文精神的芳香。中学生多读文言文,不仅可以增加语言储备,提高作文布局谋篇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遗憾的是,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

1.只重字词教学不重整体文化感知

由于高考、中考的指挥棒的导向,语文老师只重视文言文字词上的静态孤立的教学而忽视了整体文化感知,他们把一篇篇文采蜚然的文章分解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文言虚词等枯燥的技術零件。这样做往往使文言文篇目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常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只重篇章分析而不重学生主体的文化创造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疏通词句,翻译课文后就对篇章进行所谓的分析。这种分析往往是先入为主,灌输结论。学生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原始的阅读体验,老师就把作品的主旨、意义、特点等等一股脑儿地摆出来,让学生一下子倒了胃口,失去对文章的探究兴致。

当前,每册中学语文教材都有一定篇数的文言文,虽然这类文章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但是通过学习文言文,学生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对话,进而了解和领会博大的文学精华,领悟文章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文学素养的提升和积累,使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继承,进而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目的。笔者下面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进行文化传承。

一、解读课文文化背景,介绍基本文化常识

比如:人的称谓。如名、字、号,自号、谥号,谦称、敬称、尊称、表示厌恶轻视的称呼等。

古代官职。像少府、判官、工部尚书等。还有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具、音乐文娱等。

二、深挖文言文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探寻蕴含在文言文中的文化精髓,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信仰。

首先,从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入手,充分发挥其现实意义。比如学习《桃花源记》,就要结合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的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时代,让学生了解作者在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只好弃官归隐,沽身自好,安贫乐道;还要理解陶渊明憧憬的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其次,从古代先贤的优秀品质入手,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比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再如,教学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现的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以及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古代先贤的优秀品质能激励和熏陶学生,并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拓展文言内容,弘扬传统文化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载体,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隐性的德育资源,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恰当的拓展和延伸,营造良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氛圍,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味地翻译和讲解文言文的文本内容,而应当结合具体情况,适时地对文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入到传统文化的宝库,并给予他们指导和点拨,进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比如,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可以在介绍作者的生平时自然地引出“三苏”,甚至引出三苏祠的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蜀中多才子,三苏天下奇”,使学生通过对苏轼三父子的了解,引起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并学习他们刻苦读书的品质。教师要适时地拓展和延伸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才更有意义,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四、鼓励课外阅读,吸收文化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生需要了解掌握的有些是零碎的,只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显然是不够的,另外,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可谓丰富至极,这些优秀的篇章和著作不可能全部选入课本,学生不可能只学习课本中的文言文,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篇章和名著,从中认识和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久而久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厚的积淀。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课外文言文,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累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文言文作为其中的精髓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抓住教学契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得到弘扬和传承。

猜你喜欢

优秀品质弘扬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幼儿优秀品质的培养
浅谈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