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导学者” 激扬“阅读美”
2019-07-02黄丁群
黄丁群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阅读,是我们语文课程改革必走之路。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实施呢?作者从“导读导学,读懂语言”“导图导学,理解语言”“导说导学,欣赏语言”“导练导学,内化语言”四方面谈了自己是如何当好“导学者”,让学生激扬“阅读美”的。
【关键词】自主;导学;语言;提升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阅读,是我们语文课程改革必走之路。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实施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当好“导学者”,学生才有可能发挥潜能,激扬“阅读美”。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导读导学,读懂语言
语文学科最核心的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是,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学生的语言习得很薄弱,最终表现是连最简单的阅读考查都有很多出错。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课堂还是没有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读懂语言,一课学完了,学生还是不知道如何去读懂一篇文章。所以,老师一定要改变这种方式,通过课前“导读”,让学生尝试如何读懂课文。
例如,在执教《少年闰土》一课时,课前,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
1.我知道《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_______,通过查找资料,我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________。
2.通过自学,我发现这篇课文在文字表达方面与以前的课文有点不同,我找到了这处:________,我要尝试通过工具书或网络读懂: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我发现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以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要与别人一起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有了这样的“导读”指引,就不会毫无目的地读书,而且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会知道,拿起一篇文章,我们不但要关注它的背景、字词、内容,更要关注它的写法,也知道了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先自己想办法找工具书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学会与别人一起探究。这样的学习方式一旦成为习惯,那学生将终身受益。
二、导图导学,理解语言
思维导图是融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于一体的图式,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借助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与生俱来的喜爱画图记事等吸收知识的特性,借助绘制思维导图的外部动作作为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辅助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展开阅读理解和分析,并进行系统思考。因此,语文课上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指导阅读,能成功避免现存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只会模仿提问,只会机械学习,不会独立理解思考的弊端,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关于思维导图的使用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课前,我先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内容在导图中展现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威尼斯小艇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画出思维导图,就必须先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排出文章的轻重缓急,才能画出重点,所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能高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上课时,我让学生上台展示,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说起来都比较全面直观,等一个学生汇报完,再让另一个学生补充时,学生拿着自己的思维导图与同学的思维导图进行对照,很容易就发现问题所在,所以补充起来也就有依有据了。
课中,我在引导学生感悟威尼斯的小艇的样子的时候,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画图理解,然后图文对比,理解作者的描写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画图、讨论、评议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多种的比喻是来自于多方面的观察,才能抓住不同的特点描写得如此精彩。
从这里,我们就清楚地感受到,思维导图能真实地展示学生自我的理解心得,让学生看着导图与人交流,谈谈学习心得,能形象阐明各自的阅读理解和观点,并能分享到别人的见解和感悟,得到更多形象有趣的收获。因此,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语言文字承载的意义和内在的逻辑联系。
三、导说导学,欣赏语言
我们常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可现实中,我们发现,小学几年的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如就一个句子,我们让学生欣赏,然后用自己的话谈收获与感悟,结果学生往往答非所问,或者老师引导一点,他就说一点。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有条有理地说话,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此时教师的“导说”非常关键。
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说”案:
1.我从“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感受到船夫的驾驶技术 ,我是从 這些词中体会到的,由此我想到了 (可以是生活中关于操纵自如的例子,可以是课外收集到了关于船夫技术描写的句子,可以是关于坐在这样的船上的感受等)。
2.我还想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呈现这一内容(可以是读,可以是演,可以是画……)。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则巡视、点拨、指导。这样的“导说”案,重在“导”上下功夫,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表达。在这样的“导说导学”中,学生的思维自然“启动”起来,语言的表达自然“流畅”起来。)
但是,如果教师把日常的阅读教学演变成一种纯粹的阅读理解训练,每天都只是把这样的模板硬塞给学生,那么学生很容易又会变成另一种答题的“智能机器”,而这种没有情感共鸣的阅读是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欣赏的乐趣的。因此,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品味语言之美,包括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结构之美,揣摩语言的表达之美,感悟语言的细节之美等等。例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结构之美,文本内容一般有主题句,过渡句,细节句等组成,主题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为整篇文章的中心服务的,过渡句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通过品味文本的结构之美,能帮助学生在语言输出环节上学习到合理的布局谋篇。
总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导说”的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探索知识,自主领会知识,自主提升技能。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欣赏能力必定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导练导学,内化语言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因此在模仿中练笔也是内化语言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巧用课文,借生花妙笔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学环节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学生写话提供可以仿写迁移的对象,从而达到内化学生语言的目的。
例如在《少年闰土》一课中,我在学生品读完课文后,设计了以下的写法迁移练习环节:
课文中作者抓住了闰土的动作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闰土雪地捕鸟时的聪明,看瓜刺猹时的勇敢。但作者对闰土海边捡贝和看跳鱼儿这两件事没有作细致描写,那今天,我们也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选其中一件事写具体好吗?
▲写话练习:
那天,闰土来到了海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学生写话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用了哪些动作词,展现了闰土的什么特点”进行评价交流。
学生在整整十分钟的自主写话交流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写法的迁移。从学生的作品成果来看,我看到学生对语言的加工、处理能力在不断地提升。
這一次次的尝试都在告诉我们,当前以生为本自主课堂中,教师并不是变得可有可无,而是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此时更要多想办法在“导学”上下一番功夫,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自主阅读的优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