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见科技:用AR技术赋能传统建筑行业
2019-07-02乔德地
乔德地
以见科技CEO 罗峰 尤其重视在AR定位算法和AR模型处理算法的研发和产品打磨
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辅助设计代替手绘,CAD图逐渐普及;21世纪初,三维设计萌芽,辅助施工从2D转为3D;2007年,建筑信息模型(BIM)辅助施工出现,建筑行业涌现了数据信息化的浪潮;2015年AR技术逐渐成熟,大量场景出现了落地的可能。基于这个大背景,以见科技应运而生。
以见科技成立于2018年1月,专注于AEC(建筑Architecture、工程Engineering、施工Construction)领域,在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提供基于真实场景的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
创始人罗锋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以见科技是利用AR技术,还原BIM模型至现场环境中,通过高精度的定位把建筑信息模型(BIM)1:1的“投影”出来,可以实现施工人员快速感知,同时帮助技术人员实时的监管和验收。
至于如何“投影”,罗锋提到,传统的做法是用手工来处理BIM模型,处理过程中容易有信息丢失。以见科技只需要通过电脑上传BIM模型到服务器上,在移动端下载一见AR建筑系列APP,就能通过摄像头感知现场施工情况,实时在移动端屏幕上显示相关数据信息,后续的数据加密、模型处理、现场定位显示等流程皆可自动化完成。
所以,以见科技尤其重视在AR定位算法和AR模型处理算法的研发和产品打磨上。针对室内室外大范围场景已实现连续不断的高精度(1?3cm)定位。开发的后台系统可以进行完善的模型处理、分解、数据提取和重组,做到信息不丢失且一一对应,从而适用不同的施工环境。
除了BIM模型的1:1的“投影”,产品还能实现施工指导、设计反馈等功能。比如说错误汇报功能,可以实现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人员手中,避免返工与工期拖延;文字语音注释功能,可以实现在设计端进行协同推送。
以见科技的产品已在移动端完成全覆盖(Android/iOS),Web端与PC 端实现协同,为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提供通用的AR+BIM+IoT软件应用与服务,实现了模块化的搭配用以适应项目的需求。
另外,以见科技在智慧城市领域也有所布局。
目前公司结合 AR、BIM 和 IoT 领域的尖端技术,已经为城市市政工程、应急指挥、市容管理等场景提供移动端可视化方案, 如城市地下管道的可视化,可以实现在移动端实景呈现地下管线 BIM 信息,利于施工人员和维保人员在城市管廊规划、建筑施工中的铺设与维护,也便于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地下管线的设计、决策与管理。
在客户这一块,除了在上海、重庆落地了一些地产头部客户,以见科技最近也会在国外落地一些项目,比如建筑与施工行业相对比较领先的日本、欧洲区域。至于为何这么快去做国外项目,联合创始人蒋童介绍,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是公司的基因,潜在投资方为国外资本,他们行业资源丰富;国外客户为行业龙头,付费意愿更强,对软件价值认可度高,对市场有引领和示范效应。
目前产品走的是渠道销售。比如与建筑设计院,BIM咨询公司合作,据罗鋒透露,今年公司将会组建自有销售团队。
对于同类型的竞品,罗锋向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介绍到,涉及AR赋能建筑与工程领域,国内外做的出色的公司并不多。原因是:一、做AR的公司,很少切入到建筑这个细分垂直领域;二、国内有一些上市公司专注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综合开发和应用,如BIM5D、算量、BIM平台开发等,但针对于如AI相关的细分技术领域,需要更深入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打磨;三、对于创业公司,目前市场上更多的是建筑与VR(虚拟现实)结合的企业,VR眼镜无法与真实的场景融合,所以无法深层次介入到真实的设计、施工、运维等建筑全生命周期中。
目前公司10人,研发人员占大多数,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同济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有着自动化、建筑、 计算机科学等跨学科背景 。CEO罗锋是复旦大学MBA,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联合创始人蒋童,毕业于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
接下来,以见科技会继续优化技术,拓展更多服务领域,目前已启动天使轮融资,所融大部分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以及市场拓展。
关于以见科技
创立时间2018年1月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