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笨爸爸”为爱奔跑,愿你的世界不再孤独

2019-07-02静女夭夭

妇女 2019年5期
关键词:童车迪克马拉松

静女夭夭

罗书坚有一个“星星的孩子”,为了让孩子去看不同的风景,他推着儿子跑了36次马拉松。对他们来说,痛苦地煎熬,不如快乐地奔跑——

你是我的宝,要爱你一辈子

2009年12月8日,对于浙江省金华市罗书坚来说,是个终身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迎来了自己的儿子小柏。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而他们的儿子却安静得出奇——由于出生时缺氧,孩子重度窒息长达15分钟,医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小柏经抢救虽然脱离生命危险,却被诊断为缺铁缺钾性脑病,出现了爱哭、肌张力强、大拇指内握等症状。罗书坚和妻子带小柏四处求医,六个月时小柏被诊断为脑瘫。

别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嬉闹撒娇,自己的孩子却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喊,罗书坚和妻子不知掉过多少眼泪。那几年,带着小柏跑遍全国医院的罗书坚几乎成了半个“医生”。

后来,家里积蓄花光了,罗书坚就在家里给儿子做康复,他摸索着做出攀爬架、站立架、梯背椅、矫正板等,带着小柏开始了艰难的康复路。每天晚上,小柏要单膝跪立5分钟,双腿跪立5分钟,蹲位5分钟,站立5分钟,腹爬模式300下……

康复训练强度大,小柏经常会哭成泪人。为让小柏像婴儿一样爬行,罗书坚恨不得长三头六臂,要帮儿子抬头,要帮他活动双手双脚,让他依靠自己的力量向前爬行。小柏常常爬两下就瘫在地上不再动弹,罗书坚就鼓励儿子:“小柏,你能行,加油啊!”对他来说,即便小柏可能听不懂,但有那么一瞬间能感觉到他在和爸爸妈妈的目光对视,就已经很满足了。

就这样,罗书坚忍着眼泪让小柏坚持了一天又一天的康复训练。2012年4月22日,小柏出生后的第818天,终于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那踉踉跄跄的一小步,仿佛把夫妻俩心里的积雪都融化了,他们笑得热泪盈眶。

我是你的腿,带你去看世界

随着小柏一天天长大,罗书坚发现儿子爱热闹,爱听响儿,喜欢听附近驻地部队士兵们晨练时齐刷刷的跑步声,每当看到别人跑步,他就很开心地笑。

一个偶然机会,罗书坚在网上读到了美国跑界传奇“迪克父子”的故事。迪克的儿子里克也患上了脑瘫。1977年,父子俩第一次参加长跑比赛——迪克推着轮椅上的儿子,以倒数第二名完成了5英里的赛程。此后近40年里,父子俩参加了超过1000场比赛,其中包括30届波士顿马拉松赛。2011年,人们在波士顿建立了一尊迪克父子雕像,来鼓励那些勇敢面对困难的人。

那份爱与坚韧,如同闪电击中了罗书坚:我也要像迪克一样,带着小柏参加马拉松。

但对罗书坚而言,练马拉松其实不容易。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当快递员的他白天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要用12小时的奔忙维持家用。夜晚,一身疲惫的他又要坚持给儿子做康复,全年无休。母亲和妻子担心他吃不消,但罗书坚心意已定,决定通过锻炼让自己陪小柏走得更久。

2015年7月,罗书坚开始晨跑。每天凌晨4点起床,从5公里逐渐加码到10公里、20公里,然后再去送快递。有一阵子,他把一片脚指甲跑掉了,走路都得踮着脚。同事看着心疼,纷纷劝他:“你白天送快递已经够累了,有必要跑马拉松吗?”

罗书坚也累得不行,但他不愿放弃。虽然儿子听不懂,他还是一边说给儿子听一边给自己打气:“爸爸要用加倍的努力,给你一个依靠。”

罗书坚把儿子放在童车里推着跑。可跑不了多远,坐不稳当的小柏就往下滑,罗书坚只好把童车加固,再用尼龙带将小柏固定得稳稳当当。

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罗书坚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杭州。拿到人生中第一张马拉松入场券时,他兴奋地拍着小柏的肩膀喊道:“儿子,我们的马拉松首秀就要来了,要一起努力哦!”即使小柏听不懂,但只要看到他开心的笑容,罗书坚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2015年11月1日是个阴雨天,小柏好像知道要跑马拉松似的,早早起床了。罗书坚心里更是无比兴奋。雨越下越大,罗书坚给儿子披上雨衣,准时站在马拉松的起跑线上。没想到,发令枪响后,人们开始加速奔跑时,坐在童车里的小柏哭闹起来。罗书坚只得一边安抚小柏一边继续往前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从起点出发,就一定要坚持到终点。

跑了大概四五公里后,雨渐渐停下来,小柏不知何时不哭了,还时不时从童车里探出头来看沿途的风景。一路上,跑友们经过他们时,有的伸出大拇指为他们父子俩点赞,有的冲着他们会心地微笑。罗书坚一边推着小柏奔跑一边忍不住流下泪水。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他的小柏并不孤单。

那一次,罗书坚几乎是用意志跑完了全程。当他气喘吁吁地跑过终点时,看见小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行热泪落了下来。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带着儿子跑遍世界,让他去看不同的风景,让他来到这世界上不留遗憾!

为爱奔跑,温暖更多“星星的孩子”

有了杭州马拉松的鼓舞,罗书坚推着儿子跑马拉松的信心更足了。2016年3月,罗书坚推着小柏在无锡参加了第一个全程马拉松。对他们这对特殊的参赛者来说,每跑一公里都是考验。罗书坚要时不时地停下来,蹲在推车旁边,为小柏擦掉嘴角的口水,再说上几句鼓励的话。坚持了20多公里后,小柏开始烦躁起来,他身体左拧右拧,一会儿嚷着要喝奶,一会儿又要吃面包。一路上,罗书坚都是跑跑停停,随叫随应,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儿子。

最终,4万人开跑,6500人跑完全程,父子排在3100名。作为父子俩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花了5小时3分48秒,完成相当不易。当他们冲过终点时,很多人都在欢呼,罗书坚只觉得鼻子发酸,特別激动。他拉起儿子的小手开心地说:“小柏,我们又完成一个马拉松了!”小柏呜呜地叫着,用手去摸他的脸……

每当跑完马拉松,罗书坚都会把奖牌挂到儿子的脖子上,因为这胜利是属于他俩的。

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罗书坚收获了太多的友善和感动。无锡马拉松上,有一位女士一路陪着他们跑到了最后;金东马拉松时,有个女孩开跑前跟小柏说了声“加油”,塞了一个红包就不见了;还有位阿姨,半路送来了牛奶、水果……

这些善意和爱心,给予了罗书坚更大的动力。他发现跑马拉松能够让自己获得力量,他想带着这份力量去影响更多人,去激励那些曾经和他一样陷入绝望和困顿的家庭。

为此,罗书坚专门制作了“战袍”——代表包容与理解的蓝色T恤,背面写着“关注星星的孩子”,正面是“您的微笑很美丽”。“星星的孩子”原指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如今人们也将患有脑瘫、唐氏综合征等病症的孩子称为“星星的孩子”。每次跑马拉松前,他都会自费订购一批爱心T恤,在跑友圈里征集志愿者,和他一起做这件有意义的事。他希望自己能像一颗小石子,激起社会对这些“星星的孩子”更多的爱。

2018年11月25日,完成浙江省举办的2018仙居绿道马拉松的罗书坚在朋友圈里写道:“所谓的幸福,就是一个‘笨蛋爸爸,遇到一个‘傻瓜儿子,我只是把我的双臂和双腿借给儿子使用,痛苦地煎熬,不如快乐地奔跑。”

如今,罗书坚推着儿子已经完成了36次马拉松。这些年的“马拉松之旅”,让儿子的世界不再孤独,也坚定了罗书坚继续带着儿子跑下去的决心和勇气。他相信,人生可能有残缺,有不期而遇的苦难,但勇敢地面对它,在人生的马拉松上迈开脚步,就永远有机会和别人一样抵达终点。

编辑/纤手暖

猜你喜欢

童车迪克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小学生迪克比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尊重孩子的生命感
一起来跑马拉松
童车及婴童用品精选
童车新品发布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