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防治
2019-07-02杨爱萍
杨爱萍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甘肃张掖 734000)
近年来,随着妇产科护理经验的不断丰富,产妇的产后并发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会对产妇的活动功能、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2]。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已经成为当前妇产科管理的重要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8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90例)和观察组(91例)。常规组年龄(28.3±2.9)岁;初产妇62例,经产妇28例。观察组年龄(28.5±2.8)岁;初产妇61例,经产妇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含指导产妇增加易消化食物、可降低血粘度食物的摄入量,保持每日饮水充足,产后早期接受下肢活动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干预:(1)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与产妇围产期各时段,从产妇年龄、凝血功能等方面,评估其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经评估提示伴有较高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产妇,将其纳入重点监控范畴,适当提高对这类产妇的巡视、监察频率,以便早期发现产妇的下肢静脉异常,进而减轻产妇的痛苦体验。(2)早期体位干预。对于伴有高凝血状态的产妇或伴有较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产妇,于产后早期给予产妇体位干预。待产妇返回病房后,保持平卧2 h,于产妇下肢以适宜高度软垫垫高足部,以改善产妇的下肢静脉回流状态。自产后2 h开始,辅助产妇开展早期活动锻炼,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采用环形按摩方法按揉产妇小腿腓肠肌,按摩力度以产妇耐受为宜。被动活动锻炼频率为2次/d,10 min/次(双腿交替)。自产后4 h起,根据产妇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指导产妇按照1次/h或每2 h 1次的频率进行足部活动锻炼,指导产妇通过足部外展、内收、踝关节背伸跖屈等功能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随着产妇活动功能的康复,引导产妇通过翻身锻炼,充分锻炼产妇的下肢。(3)下肢气压预防干预。于产妇分娩早期,给予产妇下肢气压预防干预:将气压干预的压力水平控制于60~70 mmHg,充分抬高产妇双下肢,保持空气压力套筒管路正对产妇足部,按照 30~45 min/d,1~2 次/次的频率,持续给予产妇气压预防血栓形成干预。产妇产后护理期间,通过凝血功能检测、下肢皮肤观察等,判断产妇是否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如发现异常,早期给予产妇抗凝干预。
1.3 观察指标
分析产妇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产妇的产后情绪状态差异;评估产妇的凝血功能指标。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13.33%,较观察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2.22%,较观察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及护理满意度[n(%)]
2.2 产后情绪状态
常规组产后焦虑(53.19±5.06)分、抑郁(55.69±5.42)分,均较观察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产后情绪状态[(±s),分]
表 2 产后情绪状态[(±s),分]
组别焦虑 抑郁常规组(n=9 0)观察组(n=9 1)t值P值5 3.1 9±5.0 6 4 7.1 2±4.9 2 8.0 6<0.0 5 5 5.6 9±5.4 2 5 0.1 6±5.3 8 5.2 9<0.0 5
2.3 凝血功能指标
常规组凝血酶原时间(9.09±0.7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0.29±3.37)s,均较观察组偏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 D-二聚体水平(3.41±0.42)g/L,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凝血功能指标(±s)
表3 凝血功能指标(±s)
组别凝血酶原时间(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D-二聚体(μ g/L)常规组(n=9 0)观察组(n=9 1)t值P值9.0 9±0.7 4 1 2.8 1±0.7 6 4.0 8<0.0 5 3 0.2 9±3.3 7 3 6.0 4±3.4 0 6.5 9<0.0 5 3.4 1±0.4 2 2.2 3±0.3 9 2.9 7<0.0 5
3 讨论
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包含:(1)血凝系统异常。血凝系统异常是诱发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可导致产妇伴有血凝系统异常的因素较多,如产后大出血、围产期长期卧床、剖宫产手术创伤、麻醉因素等[3]。如产妇的血凝系统异常未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干预,很容易转化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而延长产妇的住院时间[4]。(2)高凝状态。产妇自然分娩或经剖宫产分娩时,容易受分娩过程影响而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引发血液中活化凝血因子的灭活(与抑制因子、肝脏代谢机制有关),最终增加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5-6]。
近年来,随着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不断升高,这种围产期并发症的治疗方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为:入室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成功后,于产妇血栓侧患肢内踝后方作一横行切口,游离胫后静脉,常规结扎胫后静脉远端,于胫后静脉近端穿刺,置入导丝,沿导丝置入多侧孔溶栓导管,确保溶栓导管头部处于产妇髂静脉末端时,进行固定处理,固定后缝合,并给予产后加压包扎。经溶栓导管及微泵给予产妇泵注适量尿激酶,以消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于产妇而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会影响其活动功能,还会干扰产妇的产后康复状态,延长其住院时间[7-8]。因此,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已经成为保障产妇围产期安全的关键。常规护理干预用于产妇护理,效果尚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干预是一种以降低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目标的护理方法,在产妇围产期护理中,这种护理方法主要通过对产妇血栓形成风险的评估、早期体位干预及气压预防干预等方法,改善产妇的预后。与常规护理相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干预的优势在于:(1)预防工作更有针对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针对伴有高风险的产妇采取相应防控措施,这种护理方法中的凝血功能状态监测、血栓形成风险评估等,均可为护理人员的产后护理提供良好的支持。(2)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下,护理人员需做好所有产妇的产后监护,避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而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干预模式下,护理人员可利用风险评估措施,从妇产科较多产妇中,筛选出伴有较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产妇纳入重点监控范畴,这种针对性的监护干预,可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3)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效果显著。相对于单纯常规护理干预而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的控制效果更加显著。该研究显示: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20%,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该研究两组产妇产后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也验证了上述优势。(4)改善产妇不良情绪。这种护理方法可纠正产妇不良情绪的原因为:产妇的情绪状态主要与其产后康复状况有关,当通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干预方法有效抑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后,产妇的不良情绪可逐渐消失。
综上所述,宜于产妇围产期护理中,推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以促进产妇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