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林惜时奋进 宁静致远

2019-07-02张玉芳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术学校研究

张玉芳

傅林,52岁,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外国教育史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美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机制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形成》《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等个人学术专著,主编、参撰《高等教育学》等著作10余本,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

一只老式手表、一本略旧的《现代汉语词典》、一个小书架,这三样由外祖母送给傅林的礼物,是她一直以来最珍贵的藏品。这三样小礼物蕴含着外祖母对傅林的殷殷教诲——珍惜时间,求知上进。多年过去,外祖母的教诲时常在傅林耳边回响,激励着傅林不断前行。

研精覃思,潜心学问

2002年,傅林结合自己所学,把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机制研究作为了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准备论文期间,由于选题内容需了解大量美国历史背景,她便泡在图书馆里收集、钻研资料。论文融进了她的快乐和苦楚,有时心境快乐如云中之燕,而有时却又因一个问题而寝食难安,每当这个时候,傅林看着小书架上放着的《现代汉语词典》,外祖母的话再次在耳边响起:“人生就像登山,总有一个个新的高度等着你去攀登。”这些话让她精神重振,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

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傅林很快有了收获。2004年,她的博士论文入选了教育科学出版社设立的“教育博士论文库”。在随后1年多的时间里,她又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补充。2006年,这本学术专著《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机制研究》正式出版,在其《后记》中,傅林深情回忆了这段难忘的求学岁月。

2006年,许多地方前来清华大学遴选地方干部,提供的待遇条件非常优厚。看着身边的同学应试成为地方干部,听着朋友们的好言相劝,即将博士后出站的傅林面临人生之路的选择。“成为地方干部后,我要做什么?”傅林不止一次的在心中问自己。或许需要参加很多工作会,或许需要做很多报告,也或许需要不断的下基层走访……在脑中模拟了无数种可能性后,傅林觉得,相比之下她更喜欢静静地阅读,在书中与圣贤对话;与活力四射的学生做心与心的交流;遨游学术的海洋,用笔端记录自己的思想心得。

最终,她放弃了成为地方干部这条路,选择前往四川师范大学,从事最爱的教学、科研工作。

探索灾后教育重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傅林心系灾区,主动与同事们前往重灾区北川县参与志愿者工作。在当地西苑中学走访的过程中,傅林与同事注意到震后学校复课的艰难不在于授课环境的恶劣,而在于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出现了很大的冲击与波动。面对心绪难平的学生,以及充满疲惫和焦虑的老师,傅林与同事们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傅林开始思索这场灾难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想要通过行动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改变灾区教育,帮助受灾学校重建”。

回到成都,傅林用1个多月的时间写了项目申请书,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多难兴邦,教育的使命:汶川地震灾后学校教育的反思与重建》。经过一系列审批,这项研究正式启动。为全面了解地震对灾区学校和学生带来的影响,在之后3年多的时间里,傅林与课题组成员分赴重灾区都江堰市,绵阳市安县(绵阳市安州区)、北川县、江油市,阿坝州理县、茂县、汶川县映秀镇,广元市等地实地调研访谈,形成了无数调研报告,详细阐述了灾后教育的基本状况。

在分析大量国外灾后教育的案例后,傅林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并强调,学校应急教育的目标应当是由I级目标、II级目标和III级目标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I级目标旨在让学生获得应急常识、救生防护知识和技能,II级目标是树立学生的防灾意识,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按照学校应急预警机制的程序来操作,第III级的目标定位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完整的灾难观。傅林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和赞同。根据研究结果,傅林带领课题组撰写了《教育的使命:汶川地震灾后学校教育的反思与重建》一书,从教育观念的重塑、灾后临时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灾后学校课程教学的反思与重建、灾后儿童成长环境的重建、国外学校应急教育的经验与借鉴这五个方面反思和总结我国学校教育的成功经验与不足,探求教育关怀个体生命的普适价值与服务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的结合之路。

传承发扬大学文化

“未来的中国将更加进步、繁荣,未来的中国大学必将迎来新的、更美好的黄金发展期。”在傅林心中,中国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会让中国高等教育加快迈向国际化的步伐,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让傅林对大学文化有如此深刻认识的,正是她在博士后阶段的导师胡显章。

当年,已在清华工作近半个世纪的胡显章教授用深厚的学术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忘我的工作热情,向傅林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清华精神。也正是在胡显章的影响下,傅林对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胡教授一直用自己的言行教导我们,要把个人的研究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如今,已有30年教龄的傅林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将大学文化传承下去。她常对学生说“你们就像是星星之火,只有先点燃你们,你们才能点燃其他人。” 在她的引导下,很多学生选择从事教育工作。

“大学人要做社会的良知和正义,学术研究是没有任何捷径的。”除了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学生,鼓励学生做学术探讨以外,傅林更加希望学生能享受学术研究的过程。为此,她每学期都会组织几次读书报告会,与学生畅谈读书感悟、交流学术思想,带领学生寻找书中的知识殿堂,不少人就此选定了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方向。

在傅林的指导下,许多学生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的学生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2009届优秀毕业研究生;有的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挑战杯”四川省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有的获国家奖学金……面对学生的感谢,傅林总是笑着说:“我才应该感谢我的学生。我在最美丽的校园遇到了最好年华的他们,这样的相遇让我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如今,国内的大学愈发注重内部治理,着力提升办学质量,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然进入了黄金期,傅林形容是“正由追赶者逐步转变为领跑者”。面对大好形势,身为一名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傅林将目光望向了更远的地方:“我们教育工作者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让中国高等教育在全球拥有更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学术学校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