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临床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2019-07-02方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性化精神分裂症病程

方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的精神科疾病, 其病因现仍未得到明确。该疾病患者往往存在精神活动不协调和情感、思维、行为、知觉等多方面的障碍表现。精神分裂症具有迁延的病程, 并且会存在恶化、加重、反复发作等问题。一些患者在治疗后, 能够临床痊愈。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 此阶段的护理极为重要,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 不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 还能够避免疾病复发情况的产生[1]。本次研究主要讨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依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每组25例。研究组中男9例, 女16例;年龄21.5~47.5岁, 平均年龄(31.42±5.69)岁;病程5.0~19.3个月, 平均病程(11.05±2.75)个月。参照组中男10例, 女15例;年龄21.5~47.8岁, 平均年龄(31.46±5.65)岁;病程5.0~19.5个月, 平均病程(11.09±2.8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2.1 用药监督 患者处于恢复期时依然需要继续服用或减量注射舒必利、奋乃静、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物, 用药期间对患者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予以注意, 并加强对其服药行为的管理, 在口服药物治疗者用药后, 对患者口腔进行详细检查, 确保患者将药服下, 尽量以注射治疗为主, 杜绝出现患者躲避用药的现象, 做好家属沟通工作,共同联合对患者用药予以监督。

1.2.2 安全护理 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表面看似正常, 实际还存在一定的精神异常问题, 需做好安全护理工作, 避免患者接触酒、打火机、尖锐物、刀剪、线绳等危险物品。在患者住院、探视和外出活动返回时, 注重对其开展检查, 加强患者家属的宣教。于每日晨间护理时, 再次实施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制度予以执行。对分级护理制度严格开展, 加强特殊时段、关键环节的巡视, 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同时,依照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 对患者活动范围予以合理放松。

1.2.3 病情掌握 日常护理中, 通过加强巡视和基础护理,对每例患者的诊断、护理要点、病情进行良好评估与掌握。

1.2.4 饮食指导 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管理进行加强, 确保患者营养充足, 通过示范法、集体进餐制对患者实施诱导进食, 在诱导进食失败后, 告知医生, 对患者实施鼻饲或静脉输液治疗, 使患者的机体营养需要得到满足。

1.2.5 生活护理 依照患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 引导患者参与适合自己的娱乐活动, 如手工制作、打扑克、书法、跳舞、下棋、听音乐、看电视等, 以此使其认知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有利于其劳动技能、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帮助患者身心得到恢复, 为患者早日融入社会提供有利条件。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年的社会功能缺陷和精神状况予以评价。其中, 社会功能缺陷状况凭借SDSS[2]实施测评, 量表共有10项内容, 包括社会性退缩、家庭职能、父母职能、职业和工作、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等, 每项内容评分在0~2分, 社会功能缺陷状况与得分呈正比。精神状况凭借BPRS[3]实施测评, 量表共有18项内容, 包括幻觉、夸大、焦虑、敌对性、心境抑郁等,满分在18~126分, 精神状况与得分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和BPR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的SDSS评分和BPR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和BPRS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和BPRS评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参照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SDSS评分 BPR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 25 15.63±2.14 11.05±2.89a 45.13±5.42 29.54±4.19a研究组 25 15.58±2.19 5.67±2.74ab 45.21±5.53 21.47±2.25ab t 0.08 6.75 0.05 8.48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智能保持正常, 并且意识清楚, 但是部分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问题, 患者在受到疾病的影响,会逐渐发生精神残疾和衰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普遍运用促进了患者预后的改善, 但是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 药物治疗无法使患者的职业、独立生活、社交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因而, 加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4-8]。

姜春娥[4]在研究中指出, 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 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 还可以提升其社会能力。本次研究中, 护理后, 两组患者的SDSS评分和BPR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研究组的SDSS评分和BPR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表明了人性化护理的实用价值。人性化护理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 将患者放在第一位, 通过各种科学、人性化的护理措施, 可促进患者心理功能的改善。本次予以患者用药监督、安全护理、病情掌握、饮食指导等措施, 可使患者健康恢复提供保障, 在此基础上, 引导患者参与工娱活动, 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以此达到护理目标[9-12]。

因而, 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 可促进其社会功能和精神状况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人性化精神分裂症病程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