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药用柑橘资源枳雀的特性及栽培现状调查
2019-07-02敖义俊丁德宽
丁 鼎 敖义俊 丁德宽 李 强
(1.天津农学院 天津 300000;2.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果业站;3.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林业站)
陕南位于陕西省秦岭以南,西接甘肃,南连四川,东、北分别与湖北和本省的宝鸡、西安接壤,行政区划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三个地级市。陕南北靠秦岭,南屏巴山,汉江横贯东西,形成著名的汉江南北谷地冲积平原(俗称汉中盆地)。受北方冷气团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且有三面环山的天然屏障,蕴育了独特的气候资源,地理环境兼有南北特点。境内大部分地区冬(春)无严寒,夏无酷暑,利于多种亚热带作物,如柑橘、茶叶等的生长发育。
“枳雀”,是陕南特有的一种药用柑橘地方品种。根据周开隆、叶荫民主编的《中国果树志·柑橘卷》,对柑橘分类的划分,其为柑橘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属(柑橘亚属,柚区),香圆种,学名为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别名有枳雀、香橼、香圆、气柑、宜昌柠檬等,生产中的品种又可分为粗皮和细皮两种。1970年代,汉中对柑橘资源开展调查,已查明境内野生资源有:枳、枳雀(香圆)、酸橙、香橙、宜昌橙等,其中枳雀有一定的人工栽培规模。为了进一步摸底了解陕南枳雀生长特点及分布情况,在陕南开展了调查研究,对其药用成分进行了检测,希望能对该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推动作用。
1 植物学特征
枳雀树冠高大,乔木,枝条密生,枝、干具针刺;叶片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钝,长5~10cm,宽2~6.2cm;叶柄长0.76~1.45cm,翼叶心脏形。花单生、丛生或总状花序,开放后花瓣向后反卷;萼黄绿色,5裂,分裂较浅;花瓣5瓣,白色;雄蕊25~30,2~5条彼此结合,高于柱头。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果实圆形或长圆形,有芳香气味,淡橙黄色,纵径9~13cm,横径7~11cm;顶部圆钝,顶部具有突起的圆形印圈;蒂部凹入,深浅不一;果面光滑或粗糙,油包平生或凹入;果皮厚1~2cm,不易剥离;囊瓣10~12个,囊壁厚;中心柱充实,横径0.7~1.25cm;汁胞淡黄色,味极酸苦而具香气。种子40~90粒,多数为瘪种,扁倒卵形。成熟期10月下旬~11月上旬。
新稍一年抽发3次。春梢于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春分”到“立夏”)抽发;夏梢于5月中旬至8月上旬(“立夏”至“立秋”前)抽发;秋梢于8月中旬至9月下旬(“立秋”至“秋分”)抽发。
花期较短。花蕾期 4月中旬至5月初(“清明”至“立夏”),始花五月初(“立夏”前后);盛花期5月上旬,花谢期5月中旬。
生理落果2次。第一次在5月中旬至5月下旬(“小满”前后),第二次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夏至”前后至“小暑”)。
果实生长期为 5月中旬至11月上旬(“小满”前至“立冬”前)。成熟采收期成熟期 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霜降”后)。
枳雀的适应性、抗逆性强,特别是抗盐碱效果比较突出,生长旺盛,种子多,易于实生繁殖,是陕南柑橘苗木繁育的优良砧木之一。枳雀四季常绿,常被作为道路、景区及庭院的绿化树种栽培。在陕南地区海拔1100m以下的地区实生苗均可良好生长,易栽易活,苗期生长速度较慢,成年树长势较旺。结果较迟(5年后开始结果),丰产性好,结果期长(一般在50年以上),单株产量高,20年生以上的树平均株产可达150kg。果实可入药。
2 栽培现状及分布
据史料记载,陕南枳雀栽植历史悠久早,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在城固县老庄镇杨家营村余家沟通村公路边,发现一株古老的枳雀树,据实地调查树龄至少300年以上。该树树高7.28m;树冠冠径:东西13.32m,南北11.22m;胸径(直径)1.16m,胸围2.71m。主干距离地面60cm处有五大分枝,其中一枝已被据掉,现存四个分枝,其干粗(直径)分别为33cm、30cm、28cm和27cm;常年产果150kg以上。有关专家认为,该树可能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古老柑橘树,树势健壮,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考证价值。
据调查,陕南枳雀栽植主要以房前屋后、庭院绿化及小面积生产栽培为主,绝大多数树龄在30年以上,新栽及规模化栽培的较少,以自然生长为主。汉中的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汉台区、宁强县、略阳县以及安康市的紫阳县、旬阳县、汉滨区等均有分布,其中以汉中的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和安康市的紫阳县分布集中面积大。据不完全统计,陕南枳雀树大约7.7×104株左右,年产量约46.7×104kg。
城固县分布最好,有3.6×104株,产量约22×104kg。主要分布在董家营镇、老庄镇、五堵镇、三合镇、天明镇及柑橘主产区,其中以巴山山区的三合镇、五堵镇、董家营镇分布较多,规模和产量占全县的70%以上。调查发现,董家营镇的古路坝村集中栽植有100株左右,树龄均在50年以上,树势强健,单株产量约150kg,且连年丰产,铜洞嘴村集中栽植80株左右,树龄30年左右,树势强健,单株产量约100kg;胡家湾村集中栽植50多株,树龄均在50年以上,树势强健,单株产量约100kg。董家营镇的铜洞嘴村还有一定规模的新栽面积,群众发展栽培枳雀积极性比较高。
洋县约有2.1×104株,产量约12.8×104kg,在白石镇、四郎镇、关帝镇、槐树关镇有规模化栽植,主要以20年左右树龄和近年新栽树为主,其面积占全县的80%左右。西乡县4000多株,产量约2.8×104kg,主要分布在柳林镇、洋河镇,以房前屋后零星栽植为主。
表1 陕南枳雀分布情况调查
表2陕西汉中城固枳雀果皮功能性成分测定结果
紫阳县2000株左右,产量约2.1×104kg。主要分布在汉城镇、东河镇、城关镇,以房前屋后栽植为主,树龄在20~30年之间。
3经济价值评估
据调查,陕南枳雀果实仅是以药材原料进行售卖的,鲜果价格1.5~2.6元·kg-1;切片晒干每3 kg鲜果可得晒干果1kg,售价10~20元·kg-1。一般年份,果农于8月上中旬用竹竿将树上果实打落出售,或将鲜果收回切半晒干销售。
从经济价值功能看,陕南枳雀主要有三大经济价值:一是枳雀是常绿树,用作庭院绿化,即可观叶,也可观果;二是枳雀果实是中药的重要材料,将其切片晒干,可以作为商品交易,因此也作为一种经济树种栽培;三是作为柑橘砧木。以枳雀做砧木嫁接的柑橘长势更旺,且特别耐盐碱。也正是由于枳雀的这些传统属性,才使其得以保存和发展。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枳雀作为绿化树种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而作为砧木则取种成本太高,比如说果实种子少、瘪种多,小苗生长速度慢等。那么,再要继续挖掘它的经济潜能,只能从果实的深加工方面着手。近两年来,陕南综合综合试验站与中柑所合作,对枳雀果皮物质成分进行了持续研究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见表2),柚苷含量特别高,在柑橘品种中非常罕见;类柠檬苦素和类黄酮均有防治炎症、癌症、心血管等病和抗氧化防衰老的功能;柚苷和新橙皮苷可以用来做无热量甜味剂,这些成分都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对柚苷、新橙皮苷、类柠檬苦素和类黄酮的提炼生产,目前国内相关生产设备及技术工艺已经成熟,这为陕南枳雀深加工产业化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