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类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

2019-07-01王丽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王丽娜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药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类代谢的影响。 方法 9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 各49例。A组采用利培酮治疗, B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3.88%, 明显低于A组的81.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C水平高于治疗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C水平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水平均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运用利培酮、阿立哌唑均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其中阿立哌唑的治疗效果更好, 但利培酮对患者糖脂类代谢的影响较小, 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關键词】 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糖脂类代谢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重性精神病, 主要涉及患者的感知觉、思维、行为及情感等方面的异常, 且精神活动不协调, 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随着疾病进展,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受损等现象,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能力[1]。临床通常采取药物进行治疗, 但不同药物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部分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缓解相关症状, 但对患者糖脂类代谢的影响较大, 导致预后较差。尤其是老年患者, 自身机体功能逐渐衰退, 明显增加了治疗难度[2]。因此本院展开研究, 探讨不同药物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对糖脂类代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 B组, 各49例。A组男23例, 女26例;年龄63~75岁, 平均年龄(68.17±2.28)岁;病程3~12年, 平均病程(8.46±1.18)年。 B组男25例, 女24例;年龄64~75岁, 平均年龄(68.53± 2.16)岁;病程4~12年, 平均病程(8.51±1.4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A组采用利培酮(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410, 规格:1 mg)治疗, 初始剂量0.5 mg/次, 2次/d, 口服, 根据患者身体及疾病情况, 可逐渐增加剂量至1~2 mg/次, 2次/d。

B组采用阿立哌唑(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 国准字H20041506, 规格:5 mg)治疗, 初始剂量10 mg/次, 1次/d, 口服, 根据身体及疾病情况, 可逐渐增加剂量至30 mg/次, 1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密切关注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病情变化, 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及TG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分,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100.00%。PANSS减分率≥80.00%, 相关症状消退为显效;50.00%≤PANSS减分率<80.00%, 相关症状减轻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B组总有效率为93.88%, 明显低于A组的81.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糖脂类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C水平高于治疗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C水平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水平均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主要是由一组症状群构成的临床综合征, 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等特点, 目前临床上关于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无明确定论, 可能与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有关。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 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 同时对认知、社会能力造成危害, 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4]。

临床既往多采取药物进行治疗, 其中抗精神类、镇静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可有效抑制多巴胺受体, 防止信号传导, 从而缓解病情, 但相关报道中曾指出, 若患者长期使用药物, 则可能造成糖脂类代谢紊乱, 特别是老年患者, 因其本身伴有较多的基础疾病, 加之机体功能衰退, 增加了糖脂类代谢紊乱的风险性[5]。利培酮属于选择性单胺能拮抗 剂, 对α1、α2、5-羟色胺2(5-HT2)、D2、H1受体具有较强亲和力, 通过对D2、5-HT2受体拮抗联合效应发挥出治疗目的, 促进患者认知能力提升。经过口服给药后, 吸收较为快速, 起效快, 对患者糖脂类代谢影响较小。而阿立哌唑不仅对5-HT1受体具有拮抗作用, 同时存在激动作用, 在5-HT1A受体、多巴胺中亲和力较高, 并促进多巴胺产生, 进一步对前额叶皮质D2受体产生刺激效果, 有效改善机体内环境中神经递质水平, 达到镇静作用, 为患者恢复认知提供保障[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B组总有效率为93.88%, 明显低于A组的81.6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水平均低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 总有效率较高, 但A组治疗后对糖脂类代谢影响较小。由于阿立哌唑具有一定镇静作用, 可降低患者活动量, 造成能力、脂肪堆积, 从而增加体重;加上阿立哌唑对5-HT1受体的拮抗效果, 可抑制胰岛素产生, 从而影响血糖水平升高。

综上所述, 不同药物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中阿立哌唑总有效率较高, 但利培酮对患者糖脂类代谢的影响较小, 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涛, 胡晓科, 尚同军, 等. 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量表评分及安全性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16(3):235-237.

[2] 冯燕霞, 杨发.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影响及糖脂代谢的变化.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19):2749-2751.

[3] 姜燕, 于涛.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心理医生, 2017, 23(28):69-70.

[4] 陈进军.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各28例效果分析比较. 心理医生, 2015, 21(12):94-95.

[5] 冯婉霞, 陈婉珉, 莫翠英, 等. 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2(4):623-625.

[6] 侯云跃, 陈黎明, 范林钰, 等.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糖脂代谢的影响. 西部医学, 2015, 27(6):843- 846.

[收稿日期:2018-10-30]

猜你喜欢

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对其糖脂代谢、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