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音乐中展现自我
2019-07-01钱明娟
钱明娟
摘 要:音乐教学的开展,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讓幼儿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既让幼儿体味音乐的情感内涵,也让幼儿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学习中,从而对音乐感知进行启蒙。
关键词:幼儿音乐情感融合高效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和发展,幼儿教育已经不再囿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对幼儿艺术理念的培养日渐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和关注。音乐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传递内涵的重要媒介,也是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桥梁。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引导幼儿在音乐中感知情感,将情感的升华与音乐的理解融合在一起,让幼儿的内心真正触碰音乐,引起音乐与思想的共鸣。也正因如此,教师应当探索幼儿情感与音乐教学的融合契机,让幼儿情感在音乐中尽情展现。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情感
单纯的乐理说教难以让幼儿对音乐内容达到很好的理解和感受,音乐教学收效甚微,而通过情境的创设,将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通过生动、趣味的情境展现出来,则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更好的培养。
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简单沿用传统的音乐素材,而是将教室布置成为大自然的格调,并从大自然中进行声音的选取,让孩子们通过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进而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风吹过大树发出“沙沙沙”的声响,泉水流过发出“哗哗哗”的声音,小鱼跃出水面发出“扑通扑通”的响声,小鸟欢快唱歌而发出“啾啾啾”的声响……这些奇妙的声音合在一起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仿佛把孩子们带入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孩子们在这样的音乐声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表明了他们美好情感的融入。此外,教师还将锤子敲击的声音、高跟鞋走路的声音、拍手的声音融入相应情境之中,通过声音为幼儿营造氛围,让幼儿的感受更为直接。
情境的创设要尽量贴合幼儿的生活,并撷取生活细节来培养幼儿的感知力,让幼儿从生活细节中达到激发情感的目的,让幼儿的情感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情境创建过程中,要注重与幼儿生活的结合,创建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
二、结合舞蹈,增进幼儿情感
舞蹈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与音乐也具有颇深的渊源。舞蹈艺术形式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让幼儿的肢体得以解放,让幼儿在手舞足蹈中达到情感的释放,实现情感的更好表达。舞蹈与音乐的结合,在培养幼儿情感方面能够实现更好的促进,也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吻合,是可以应用的情感激发方式。
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孩子们播放了歌曲《小毛驴》,让孩子们一边听歌一边做动作,这是一种舞蹈与音乐相结合的简单尝试。对于孩子们的舞蹈动作,教师并没有提出要求,而是将自由权“下放”给孩子们,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理解随意动作。“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绪来潮,骑着去赶集……”随着音乐响起,孩子们有的扬起“小皮鞭”赶着毛驴去赶集,有的从“小毛驴”身上摔下来,摔了“一身泥”……舞蹈表演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舞蹈的随意性给予孩子们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他们不仅体会到了歌曲中的含义,也感受到了歌曲中所蕴含的快乐、可爱、有趣等诸多情感。此外,教师还将《爸爸的军帽》《动感早晨》《花蝶》《擦玻璃》等歌曲引入舞蹈之中,让孩子们在舞蹈中体味音乐力量,让孩子们在音乐背景下创作更多舞蹈动作。
幼儿年龄尚幼,但是对于很多舞蹈动作却有自己的理解,加上舞蹈动作具象、趣味的特点,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的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相契合,真正实现了幼儿情感的促进,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更好的彰显。
三、开展联欢,强化幼儿情感
联欢形式的开展,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很多时候幼儿还会参与到联欢活动之中,既表达自己的认知,又实现更好的综合素质培养。联欢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应用音乐,并结合不同的需要来选择音乐,在这样的氛围下,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不同应用形式,让幼儿的情感认知更为丰富。
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便组织了“动物联欢会”的活动,通过联欢形式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情感。教室被布置成“森林音乐场”,并且每个孩子都有佩戴动物头饰。教师会让孩子们在联欢活动开展之前观看动物图片、学习动物跳舞,并鼓励孩子们结合自己对舞蹈的认知来丰富活动内容。联欢活动搭配上不同节奏的音乐,带给孩子们与众不同的联欢体验。节奏紧密、气氛紧张的音乐背景是“狐狸”遇到了“老虎”时候;欢快明朗、极富跳跃节奏是“小白兔”在游戏……孩子们在这样的音乐背景中时而快乐,时而紧张,时而欢笑,时而惊讶,这样的活动形式既让孩子们的学习更为丰富,又让孩子们体会到了不同音乐表现形式的应用方式,孩子们的情感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联欢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这也让音乐的应用形式更为丰富。教师还可以结合联欢活动进行相应的主题设置,让幼儿成为联欢活动开展的主体。
四、借助比赛,培养幼儿情感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比赛形式的开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尤其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比赛形式的开展可以在培养幼儿竞争意识方面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引导幼儿对音乐内容进行体味,引导幼儿实现情感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幼儿情感的再度“成长”。
在幼儿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很多生活中常见工具进行了利用,组织了一场幼儿“乐器”表演大赛。教师让孩子们收集各种瓶瓶罐罐,并通过敲打方式听其声音,用这样一种特殊音乐表演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比赛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来阐述对音乐的理解。有的孩子往几个杯子盛放不同高度的水,并用筷子敲杯子,表演了一场“水之音乐”;有的孩子将纸盒制作成小鼓,通过敲小鼓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喜悦。整个比赛过程充满了激烈的角逐,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形式更为多样,也让孩子们的创作能力得以充分展现。之后,教师还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音乐形式所要表达的内心想法和情感,这更加推动了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让孩子们以一种原始方式感受音乐的力量,很多孩子都能够真正从内心的体验来获取音乐学习的灵感,这为孩子们的音乐造诣升华奠定了基础。
比赛活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幼儿本身所具有而开发不足的潜质。教师要注重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比赛活动形式的有效应用,并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音乐情感向着更高层次提升。
总之,音乐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幼儿情感认知、引导幼儿情感表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教学的开展,需要幼儿情感的参与,也需要通过幼儿情感的尽情展现,实现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需要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从幼儿的情感出发,做好音乐教学工作,让音乐为幼儿的情感表达提供平台,让幼儿的情感在音乐中得以尽情展现,让音乐真正与幼儿的情感相联系。
参考文献:
[1]翁丹枫.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5(31).
[2]朱梦.浅谈培养幼儿音乐兴趣和爱好的四大策略[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8).
[3]李道远.基于多元化的《幼儿音乐教育》课程评价实践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
[4]陈小燕.学会倾听 感悟音乐——谈中班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J].学苑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