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2019-07-01田宗福
田宗福
在现代化社会,数学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时至今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已然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其有关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就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展开探究,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的分析,详细介绍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提升师资素养、优化课程设置、发挥教育合力等。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基于一定的情境引导,为学生提供感受社会、自然、生活的环境,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自发探索知识,寻找生活的奥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现实中,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小学数学教学在生活化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客观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而言,部分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本质认知不足,形式主义色彩偏重,过分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使课堂变成了讲故事、做游戏的阵地,而学生学到的数学思想、知识、方法却很少;有些教师的素养不足,创新能力欠缺,对生活中数学素材的把握不准,限制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发展。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略显简单,无法将数学课堂带入轻松的氛围中,甚至有时还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影响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从自身教學能力的完善、课程设置的优化等各方面入手,全面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彰显小学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提升师资素养
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孕育着教育,并突出教育价值。在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作用,转变固有思想观念,继而有效组织实践。同时,教师还需注重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逐渐完成知识讲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建设,善于发现生活、思考生活,并从中选取有用的数学素材,时刻保持高度的教学激情。对此,学校也需组织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形成良好的教学发展氛围,深入解读生活化教学本质,培育教师正确的工作思维,并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涵养,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应广泛、积极地参与新课程培训,充分借助平台及互联网优势,交流教学经验,深化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发现不足,并针对性地予以改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建构,使学生获得愉悦的体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水平。
(二)优化课程设置
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系统中,教材作为基本导向和依据,理应完成生活化的开发。就具体实施而言,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材经过改良之后,为学生知识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基于此,教师还需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同时,结合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特点,挖掘富有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数学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值得一提的是,受生活习惯、教育背景、家庭氛围等多重因素影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明显,这决定了教学应该灵活多变。对此,教师应尊重和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在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时,尽量选择生活常见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接受。在小学生的认知行为中,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第一要素,对开展生活化教学作用显著,而良好的情境又是兴趣发生的基础。因此,教师可充分借助信息化工具,重新整合数学生活化素材,并通过图片、影像、视频等元素形象地展示出来,对学生感官进行刺激,加深其在脑海中的印象,完成知识的建构。
(三)发挥教育合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均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并不同程度地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家庭、社会进行延伸和补充,唯有三方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孩子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受到了家长及长辈的悉心呵护,他们的行动自由受限,缺少体验生活的机会,导致其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匮乏。对此,教师应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立足学生发展,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并尽可能了解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生活化教学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亦需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善于从点滴中出发,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及思维习惯。另外,学校可以社区为基础单位,为学生生活化教学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目标。
总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我们需要从师资建设、课程设置等多个维度入手,以保证其实践效力。希望广大教师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发展营设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