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2019-07-01宋怀珍丁晓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3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疼痛护理应用效果

宋怀珍 丁晓华

【摘要】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次数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护理15 d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3.95±4.26)分, SDS评分为(44.16±4.53)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2.36±4.88), SDS评分为(51.44±4.91);观察组患者SAS、 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头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 减轻患者头痛的严重程度, 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 疼痛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Methods A total of 53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7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6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ai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duration of headache, number of headaches, and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15 d of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AS score as (43.95±4.26) points and SDS score as (44.16±4.53) points, which were (52.36±4.88) and (51.44±4.91)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obviously shorter duration of headach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less number of headach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viously lower VAS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ai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relieve the severity of headache. It has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Pain nurs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pplication effect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脑底或脑表部位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引发的一种脑卒中, 常见病因有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动脉瘤等, 多发于青壮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病情不稳定、致死率高,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剧烈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早期的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患者往往会因病情的持续加重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不利于康复[1]。因此,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次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予以疼痛护理,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5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其中男29例, 女24例;年龄41~68岁, 平均年龄(54.15±4.66)岁;Hunt-Hess分级:Ⅰ级14例, Ⅱ级18例, Ⅲ级21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 《第六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纪要》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2];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未患有精神类疾病或存在精神障碍史。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传染性疾病或血液性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27例)和对照组(26例)。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生理及生命体征, 给予口腔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护理, 具体为:①头痛评估。了解患者头痛位置和严重程度, 判断头痛性质、诱发因素, 及时汇报主治医生, 妥善处理。②心理干预。患者如果头痛剧烈, 会使颅内血压升高导致再出血;而积极愉快的心情则不仅能使头痛减轻, 且使血压更稳定。因此,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3]。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沟通, 对其给予充分的理解, 稳定其情绪, 赢得其信任, 并鼓励患者倾诉其感受, 根据患者心理情绪给予对症处置;同时, 护理人员还应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 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 以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辅助工作中。③药物护理。遵医嘱对患者应用药物止痛, 让患者知晓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使患者及其家属在患者出现皮肤发红、多汗、心悸等不良反应时有心理准备;用药时,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 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异常反应及时汇报医生, 妥善处理[4]。④环境干预。为患者营造一个清净的病房, 尽可能减少患者亲朋探视频次;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 交流语言亲切、平和, 并对病床高度进行适当调整, 以床头抬高15~30°为宜, 以降低患者颅压, 并指导其进行腹式呼吸[5]。⑤家庭支持。指导家属在陪护患者过程中, 采用分散注意的方法让患者注意力从疼痛上转移开;对患者能够忍受的轻度疼痛, 家属还可通过按摩、音乐疗法、针灸法等方法缓解;对于患者头痛较为轻微时, 家属给予冰敷或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处理, 但要注意避免冻伤[6-10]。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次数及VAS评分。干预15 d后采用SAS、 SDS测试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 包含20个小项目, 每项得分0~4分, 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采用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评估方法为:在白纸上从左向右画一条长为10 cm的线,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感觉在横线上划上记号体现疼痛, 评分为0~10分, 记号距离横线左端越远得分就越高, 疼痛程度就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15 d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3.95±4.26)分, SDS评分为(44.16± 4.53)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2.36±4.88), SDS评分为(51.44±4.91);观察组患者SAS、 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头痛次数及VAS评分比较 观 察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头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研究资料表明,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因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脑脊液发生病变和颅压的变化, 会加重头痛程 度[11-14]。有文献显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压增高易对脑脊液产生刺激, 分泌大量 5-羟色胺等物质对脑神经及蛛网膜刺激增强导致头痛[3-5]。另外, 头痛也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心理反应, 对康复不利。赵文莹等[6]研究显示, 在细节化护理干预中加入疼痛护理, 也明显使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因此, 有效的疼痛护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康复的重要 保证。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疼痛护理中包括了头痛评估、心理干预、药物护理和环境干预等措施, 结果显示, 护理15 d后,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43.95±4.26)分, SDS评分为(44.16± 4.53)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2.36±4.88), SDS评分为(51.44±4.91);观察组患者SAS、 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头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参考文献[6]的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疼痛护理相比常规护理更利于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头痛等 症状。

综上所述, 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负性情绪, 减轻患者头痛严重程度, 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顺英, 方慧苹. 海绵圆枕+颈部按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颈项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学报, 2014, 27(2):36-38.

[2] 邱呂琴. “医护合作”式疼痛管理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控制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24):32-34.

[3] 马吉芬. 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13):1471-1473.

[4] 孟庆美. 疼痛护理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 2012, 33(31):6923-6924.

[5] 孙全伟. 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中外医疗, 2015(21):155-156.

[6] 赵文莹, 陶永红, 高成, 等.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32):141-144.

[7] 宁红霞.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 吉林医学, 2013, 34(26):5484-5485.

[8] 白璐, 陈铎. 系统化护理在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生存状态与情绪状态中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6):156-159.

[9] 阮志娟.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护理体会.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2):86.

[10] 刘方. 心理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作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8):127-128.

[11] 胡建华, 宗福群, 杨碧. 分度护理结合个性化护理表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中国基层医药, 2014,21(7):1113-1114.

[12] 刘利敏. 舒适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现代养生, 2014(18):86.

[13] 陈璐, 王芳. 疼痛管理流程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16):2287-2290.

[14] 孙玉霞. 临床护理路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0):570-571.

[收稿日期:2018-10-26]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出血疼痛护理应用效果
疼痛护理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应用效果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施行意义评价
骶神经阻滞复合全麻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