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联合内服治疗肛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临床效果观察
2019-07-01孙建华
孙建华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联合内服治疗肛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肛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内服外敷组, 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外敷治疗, 内服外敷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治疗前后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皮质醇(Cor)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00%, 内服外敷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 内服外敷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患者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3.11±1.24)、(3.21±1.43)、(5.11±1.42)d, 对照组患者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6.11±2.21)、(5.24±1.47)、(7.21±1.65)d, 内服外敷组患者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肛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的效果理想, 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减轻疼痛水平, 加速炎症吸收, 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愈合时间, 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药外敷;肛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内服治疗;临床效果
肛瘘是常见的肛肠科疾病, 手术切除肛瘘是目前治疗肛瘘的主要方法。但术后伤口愈合时间长, 创面创伤愈合难度大, 如敷料之类的传统治疗具有伤口刺激大、恢复缓慢和患者疼痛的缺点[1]。本研究分析中药外敷联合内服治疗肛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4日~2018年6月12日治疗的40例肛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内服外敷组, 各20例。对照组患者男8例, 女12例;年龄32~76岁, 平均年龄(45.21±10.93)岁;病程1~15 d, 平均病程(8.26±2.45)d;术后创面面积8~15 cm2, 平均面积(12.01±1.20)cm2。内服外敷组患者男9例, 女11例;年龄31~76岁, 平均年龄(45.27±10.25)岁;病程1~15 d, 平均病程(8.28±2.41)d;术后创面面积8~15 cm2, 平均面积(12.25±1.26)c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外敷治疗, 药物组成: 乳香 8 g、儿茶 40 g、没药 8 g、黄丹 16 g、冰片 4 g、朱砂 16 g、 轻粉 8 g、滑石粉40 g、龙骨8 g、炉甘石 40 g、血竭 16 g, 将其制成散剂, 用蜂蜜调和之后外敷患处。3 d换药1次, 共换药5次。内服外敷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内服治疗, 药物组成:黄芪15 g、当归10 g、黄柏10 g、没药6 g、连翘10 g、乳香6 g、生地黄15 g、赤芍10 g、金银花15 g、牛膝10 g、地榆10 g、白芷10 g、浙贝母10 g、甘草 3 g。大便干结患者加火麻仁15 g;创面出血患者加三七15 g;疼痛患者加没药15 g、乳香15 g和延胡索15 g;小便不利患者加金钱草15 g、益母草15 g和茴香6 g。1剂/d, 分早晚2次服用, 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治疗前后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病情显著恢复, 创面疼痛积分、创面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应激指标Cor水平正常;有效:创面疼痛积分、创面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应激指标Cor水平等均改善;无效:创面疼痛积分、创面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应激指标Cor水平无改善[2]。总有效 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显效5例, 有效7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60.00%;内服外敷组患者显效12例, 有效8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00%。内服外敷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分别为(6.13±1.56)分、(15.13±1.96)mg/L、(127.13±21.92)μg/L; 内服外敷组患者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分别为(6.12±1.52)分、(15.12±1.76)mg/L、(127.16±21.56)μg/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内服外敷组患者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分别为(1.12±0.21)分、(3.13±1.01)mg/L、(83.13±11.91)μg/L;對照组患者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分别为(3.13±1.21)分、(8.13± 1.92)mg/L、(98.13±11.92)μg/L,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比较 内服外敷组患者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3.11±1.24)、(3.21±1.43)、(5.11±1.42)d, 对照组患者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分别为(16.11±2.21)、(5.24±1.47)、(7.21±1.65)d, 内服外敷组患者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内服外敷组患者发生1例恶心, 1例局部瘙痒,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发生1例恶心, 1例局部瘙痒,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瘘是常见的外科疾病, 中西医对肛瘘的病因学有不同的研究, 但治疗原则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肛瘘切除后, 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 以缩短愈合时间, 缓解疼痛, 减少并发症等问题, 西医在手术治疗肛瘘后使用的效果欠佳, 其主要是抗生素治疗, 而目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 且存在不良反应, 创面愈合慢[3, 4]。通过中医辨证论治, 选择中药内服和外用, 可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中药外敷的使用可借助消炎生肌散发挥活血祛瘀、祛腐生肌、收湿敛疮以及行气止痛的作用, 促进炎症吸收, 改善局部组织代谢, 加速肉芽组织生长。而中药内服的使用可有效发挥消肿生肌、活血祛瘀、清热解毒、行气通络等作用, 使疼痛减轻, 加快创面愈合[5-7]。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取中药外敷治疗, 内服外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显示, 内服外敷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积分、C反应蛋白、Cor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患者肛门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總之, 中药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肛瘘术后创面迁延不愈的效果理想, 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减轻疼痛水平, 加速炎症吸收, 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愈合时间,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章慧. 中药熏洗坐浴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恢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26):55-56.
[2] 傅军伟, 王明华, 孔芳怡. 承山穴中药离子导入在低位肛瘘术后的应用观察.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 25(5):739-741.
[3] 郭其乐, 姚向阳, 张丹凤, 等. 超声刀剔除术结合中药纱条换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观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13(8): 1107-1111.
[4] 陈吉亮, 刘永明, 张秀岭. 低温等离子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 23(3):347-349.
[5] 李咏. 中医挂线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15):107-108.
[6] 高昆. 中药药线对口引流法与高位挂线低位全部切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比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20(6): 216-219.
[7] 董万青, 于洪顺, 田颖, 等. 中药化瘀生肌方对高位复杂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北京中医药, 2017, 36(11):1027-1029.
[收稿日期: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