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朗式吻合和R-Y吻合在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对照研究

2019-07-01何应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并发症

何应新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布朗式吻合术与Roux-en-Y(R-Y)吻合术在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 隨机分为布朗式组和R-Y组, 每组15例, 分别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时行布朗式吻合术与R-Y吻合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R-Y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8.5±8.6)min, 短于布朗式组的(211.2±7.4)min,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 P>0.05)。R-Y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0.5±5.7)ml, 明显少于布朗式组的(109.1±16.0)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2, P<0.05)。布朗式组术后发生2例反流,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R-Y组术后发生1例肠梗阻, 1例反流,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布朗式吻合术比较, R-Y吻合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 且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就不同术式的并发症来看, 可能存在差异,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

【关键词】 布朗式吻合;R-Y吻合;胃大部切除术;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14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改变, 胃部疾病在临床上多发, 主要包括胃溃疡、胃溃疡伴穿孔、胃大出血、胃癌等, 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据参考文献[1, 2]报道, 胃部疾病具有明显的年龄依赖性, 在中老年中较为常见。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 临床上认为手术是有效快速的治愈手段, 多采用中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而如何将十二指肠端与胃切除残余部分进行吻合, 属于临床上面临的问题, 较好的吻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多采用Billroth Ⅱ式或Ⅰ式吻合术、布朗式吻合术以及R-Y吻合术[3, 4], 已知布朗式吻合术及R-Y吻合术在预防并发症方面较Billroth Ⅱ式或Ⅰ式吻合术更具有优势, 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就诊治疗的胃癌患者对布朗式吻合术与R-Y吻合术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就诊并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8例,女12例, 平均年龄(63.7±6.1)岁, 按照标准胃癌分期:Ⅱa期7例, Ⅱb期7例, Ⅲa期6例, 胃溃疡伴穿孔4例, 胃大出血6例。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布朗式组和R-Y组, 每组15例。布朗式组患者中, 男8例, 女7例;平均年龄(63.3±6.4)岁;按照标准胃癌分期:Ⅱa、Ⅱb、Ⅲa期各3例, 胃溃疡伴穿孔2例, 胃大出血4例。R-Y组患者中, 男10例, 女5例, 平均年龄(64.1±6.0)岁;按照标准胃癌分期:Ⅱa期4例, Ⅱb期4例, Ⅲa期3例, 胃溃疡伴穿孔和胃大出血各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并行胃大部切除术, 在切除结束后, 布朗式组给予布朗式吻合术, 即从幽门右侧2 cm左右处切断十二指肠, 闭合残端, 固定后将空肠、胃大弯后壁上提至结肠前, 使用吻合器进行侧侧吻合。R-Y组行单纯的R-Y吻合术, 即与Treitz韧带距离15~20 cm处, 切断空肠并对空肠系膜进行一定的裁剪, 保证上提远端空肠至食管断端无张力且供血良好, 在距离远端空肠断端45~60 cm与近端空肠进行端侧吻合, 经结肠前上提远端空肠, 距上提空肠断端5 cm处与食管行端侧吻合, 关闭上提空肠断端进行缝合。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术后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倾倒综合征、反流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R-Y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8.5±8.6)min, 短于布朗式组的(211.2±7.4)min,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 P>0.05)。R-Y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0.5±5.7)ml, 明显少于布朗式组的(109.1±16.0)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2, P<0.05)。见表2。

2. 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布朗式组术后发生2例反流,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R-Y组术后发生1例肠梗阻, 1例反流,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人们饮食习惯及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胃部疾病多发, 主要包括胃溃疡伴胃穿孔、胃大出血以及胃癌等。胃癌在我国的发生率也急剧上升, 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我国癌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对于胃癌的治疗, 临床上目前认为治愈该疾病的唯一方式是根治性手术切除[5]。胃溃疡伴胃穿孔以及胃大出血, 由于在临床上发病迅速, 进程较快, 常需要进行快速的治疗, 而根治性手术切除属于较为快速有效的手段。在根治性切除中, 临床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切除术后的吻合术在临床上非常重要, 目前有Billroth Ⅱ式或Ⅰ式吻合术、布朗式吻合术以及R-Y吻合术等, 其中布朗式吻合术与R-Y吻合术属于较新的吻合术, 已经证实其比Billroth Ⅱ式或Ⅰ式吻合术更有效[6]。

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就诊并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布朗式组和R-Y组, 每组15例, 分别进行胃大部切除术时行布朗式吻合术与R-Y吻合术。研究结果显示, R-Y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08.5±8.6)min, 短于布朗式组的(211.2±7.4)min,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 P>0.05)。R-Y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70.5±5.7)ml, 明显少于布朗式组的(109.1±16.0)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2, P<0.05)。布朗式组术后发生2例反流,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R-Y组术后发生1例肠梗阻, 1例反流, 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 与布朗式吻合术比较, R-Y吻合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 且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就术后并发症而言, 布朗式组术后发生2例反流, R-Y组术后发生1例肠梗阻, 1例反流, 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R-Y吻合术可能较容易引起肠梗阻, 而布朗式吻合术更容易引起反流现象。

综上所述, 与布朗式吻合术比较, R-Y吻合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 且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是本研究中纳入的病例较少, 因此若想进一步确定两种吻合术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需要通过扩大样本量来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 李珂. 布朗式吻合术在远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6):50-51.

[2] 王新. 布朗式吻合術在远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环球中医药, 2015, 8(s2):190-191.

[3] 张灼新, 吴祖光, 李恩, 等. 腹腔镜下UncutRoux-en-Y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价值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13):174-177. 

[4] 张建新, 金炜东, 蔡逊, 等.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Roux-en-Y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部外科, 2017, 30(4):283-287. 

[5] 申腾飞, 陈文超, 韩斌. 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uncut Roux-en-Y吻合的应用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 27(6):101-105.

[6] 张天, 张鹏, 韩晓东, 等. 胃癌应用远端胃切除与布朗式吻合术的临床疗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7):54-55.

[收稿日期:2018-05-08]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