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天津博物馆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的环境控制

2019-07-01王冬冬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物保护

摘要: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是通过预防性保护体系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调控,最大限度防止或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天津博物馆借助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体系的风险评估与预控机制,实现对我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进行精准有效的调控,使文物环境达到“洁净、稳定”的保存状态。

关键词:预防性保护体系;文物保护;博物馆环境监测

“文物预防性保护概念”即对博物馆文物保护环境实现有效的监控和进行及时的合理调控。从1930年在关于艺术品保护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至今,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影响博物馆藏品保存的环境因素是较为复杂,保存环境的优劣可以直接导致文物本体材质的老化速率和损害程度,因此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预防性保护体系可有效的对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实施监测和调控,抑制病害发展,最大限度防止或减缓环境因素对文物材料的破坏作用。

天津博物馆以“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区域中心”为基础平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体系和预警系统,实现了天津博物馆的陈列展馆、库房两个重点文物保存区域内对温湿度监测、空气污染物监测、光辐射监测,有害生物监测等馆藏环境质量监测,实时对文物保存环境质量及时感知和反馈,将采集到的环境质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依据科学数据对馆藏环境质量采取相应的调控决策。

一、温湿度监测与控制

温湿度是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因素,温湿度的异常变化会对文物产生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进而加速文物材质的劣化和损毁。根据《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博物馆藏品保存的温度应控制在15℃~20℃±2,相对湿度在40%~60%将会比较理想。不同材质种类的文物对温湿度要求也不相同,特殊材质文物要单独设定温湿度。天津博物馆主要包括 9 类文物,分别是纸质文物、古墨、漆木竹器、象牙骨角、金银器、青铜器、铁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根据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结合我馆地域大气环境和展陈环境情况,现已对我馆不同材质文物保存环境区域制定出符合我馆需求的环境调控规范。

温湿度对环境既有单独的作用,彼此也会相互影响产生复合作用,因此对温湿度精准调控相对复杂,目前我馆采用大环境温湿度辅助调控微环境温湿度的方法控制温湿度。第一,大环境调控:使用馆内中央空调系统控制博物馆内大环境的温湿度,根据大气环境季节性变化调整控制参数,使馆内温度恒定在20℃-25℃之间,为微环境调控提供辅助条件,但大环境的调控对湿度的可控性较弱。第二,微环境调控:文物微环境会受到诸多因素干扰,因此展柜的密封性至关重要,我馆在重要文物展出时首先加强展柜密封性,其次使用恒湿系统对展柜内湿度进行宏观调节,通过监测平台大数据分析找出温湿度波动幅度较大的展柜,加入调湿剂或小型恒湿机进行精准的湿度调控。对珍贵文物采取独立控制方式,既采用独立展柜配以恒温恒湿系统,加入调湿剂辅助调控的方法,使文物保存的微环境处于“稳定”的保存空间内。

二、光辐射监测与控制

光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对博物馆内所有的有机化合物(纸张着色剂等),均是相当危险的。光辐射可以引起文物材质的光化学反应,使染料、颜料色泽发生变化,文物材质受到损害,最终导致文物整体遭到破坏,尤其是有机质文物和对光敏感文物。文物保存环境对于光源的监测包含光照和紫外两项因素,文物在展出时受到光源照射时间较长,对于光源的要求必须消除紫外光,并结合文物展出效果将可见光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为了避免光辐射对文物的损伤,我馆对文物展出环境采取使用无紫外冷光源灯具;降低光照度;减少曝光时间等方法,文物展出前使用光照紫外检测仪对文物环境进行逐一检测,对珍贵文物展柜进行光照度、紫外线强度连续在线监测,将光照度控制在50lx以下。

三、空气污染物监测与控制

博物馆环境的污染气体主要来源于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人为产生的污染包括气体污染和粉尘污染,对文物有害的气体主要是SOX(包括硫化物)、NOX、氯化物、O3、有机酸、HCHO、CO等,这些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有害气体会对不同质地的文物造成差异性的危害。我馆借助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系统,针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VOC(有机挥发物)等环境质量因素进行连续的在线监控,使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文物保存区域的有害气体含量。针对污染严重区域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并对新风采取过滤净化措施,降低空气中颗粒污染物质的吸入。文物展柜和储藏柜尽量采用无污染材料,重点文物保存区域使用吸附剂减低有害气体对文物的损害,使文物保存的微环境处于“洁净”的保存空间内。

四、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

博物馆有害生物主要包括虫害和霉菌两个重要因素,是造成有机质文物劣化损害的主要病害之一。博物馆有害生物的提取、分离、检测和实时监测技术是我馆科技攻关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由于环境温湿度偏高,灰尘较多,通風不好会对微生物的滋生提供有利条件,其中霉菌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相对湿度80%~95%,温度25℃~30℃,因此我馆将库房室温度控制在15~22℃±2,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抑制霉菌生长繁殖。针对虫害的防治,我馆采用低氧气调杀虫技术与药物驱虫方式对我馆文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和预防。

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监测管理体系,提升了我馆对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风险预控能力、通过对环境监测质量的大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风险评估与预控,进而实施必要的环境调控措施,使馆藏文物环境保持“洁净、稳定”的保存状态,有效降低博物馆藏品的自然损坏率,让文物得以长久留存。

参考文献:

[1]吴来明,徐方圆,黄河.博物馆环境监控及相关物联网技术应用需求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23 (3):96-102.

[2]陈元生,解玉林.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质量标准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2,14 (增刊):152-191.

[3]王惠贞.文物保护学[M].文物出版社,2009,3

[4]刘舜强.关于博物馆环境的讨论[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6 (1):60-63.

[5]郭红《文物保护环境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作者简介:王冬冬(1978-),天津博物馆,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文物保护与修复。

猜你喜欢

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古建类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
名胜古迹
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传统与现代分析
环十二烷用于纸质文物保护时受温度影响研究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论金山岭长城的文物保护价值
现代科技防范手段在赵王陵田野文物保护中应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