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019-07-01王颜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课改心理健康策略

王颜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是由于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启发大学生正确面对挑战和敢于应对困难。为此,本文分析了新课改形势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大学生;心理健康;策略

当前国内恰恰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特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等都出现了较大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日益繁杂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鉴于此,当前时期探究新课改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模式等问题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

1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应时常进入教室、图书馆、食堂、寝室等,真正地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实时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效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变成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者与知心好友。并且,辅导员应协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测试学生的心理和排查学生的心理危机,初步疏导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积极组织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活动,积极建设心理健康品牌项目,以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健康向上、平和理性的良好心态。与此同时,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当今普及网络的形势下,网络变成大学生取得信息和掌握技能、知识的良好平台。因此,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时刻保持先进性,懂得通过网络等新模式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现网络摆脱时间和科技制约、传播迅速、覆盖范围大的优势作用,高效组织网络活动,制作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创建可靠的网络阵地,在创建微信群、QQ群的基础上跟学生交流信息,实时洞察学生的现状,及时指导学生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可以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博客、微博、公众号、网页等,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以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和学习成才的价值所在,懂得实时调试自己的心理,让学生掌握自我预防、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方法。

2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其心理素质,而心理学知识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所在。为此,高校需要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高校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也非常关键,这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使大学生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时间不同的节点,组织自我意识教育、应对危机教育、适应性教育、生命教育等主题的班会,启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认知自己,提高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技能;有效统一德、智、体、美、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以实现互相推动。总之,应以心理学作为视角,以心理的方式让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心理问题消除,让大学生端正思想态度和树立健康的心理,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3设置心理咨询机构

结合组织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服务,避免大学生形成心理问题。心理辅导与咨询事宜需要注重预防、立足于教育,实施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方式,像是团体辅导、网络咨询或电话咨询、个别咨询、小组咨询等,有目的性地为学生提供有效、及时、时常性的心理健康服务与指导,尤其是对于高校的学困生、特困生、心理问题学生等特殊人群应组织团体辅导或教育;测试大一新生的心理,创建大学生心理档案,初步约谈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且搞好相应的记录;定期排查学生的心理危机,明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情况,及时跟踪记录和干预存在精神疾病、严重心理问题、有过自杀经历的大学生,尽量在萌芽时期消除其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针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时告知其监护人,并且根据有关的规定向精神卫生医疗场所进行转介。

4实现校园环境的积极优化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环境常常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为此,创设和谐、健康、文明的学校文化气氛,这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主题活动,像是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建设、心理健康知识比赛、心理健康节、心理素质拓展、心理情景剧比赛等活动;班级积极组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各种发展阶段的学生、各种学生群体等的实际需要,组织团体辅导、班会、讲座等多元化的活动;体现学生会心理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等组织的优势作用,开展多样性、丰富性的心理互助、心理自助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认知,让学生自主追求心理健康,以及推动全体学生为普及和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做出自己的努力。总之,在组织校园活动和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气氛的基础上,学生会更加正式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形成心理疾病。

5引导大学生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

引导大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让其体现自身的积极能动性,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合理认知自己、明确自身的缺陷,进而让大学生肯定自己、完善自己、战胜自己。具体来讲,应指导大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特长、爱好等全面地分析自己,并且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为其制定一个最为理想的职业规划方案,以使学生具备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且让大学生敢于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如此一来。学生的认知更加明确,进而防止心理问题的形成。

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实际生活出发,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思考新形式下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人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以及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以此来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工作。

参考文献:

[1]沈永慧,盛冠麟.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J].智富时代,2018 (12).

[2]孟丽.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才智,2018 (25).

[3]田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42).

[4]何美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 (21).

课题编号:潍坊科技学院2018年课题(人文社科类),编号:2018RWSZ13

猜你喜欢

新课改心理健康策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Passage Four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