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019-07-01何珂珂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激发童话想象

何珂珂

摘要: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而充满诗意,丰子恺说过“孩子天生就是诗人,童话家”,可因为没有被很好的激发,后来都失去了这种天分。我认为只要我们善于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地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那么他们个个都会是充满想象力的童话家。

关键词:想象;激发;童话

本来在孩子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新奇而有趣的,一切都是那么好玩。天上的白云像極了他们喜欢的棉花糖,树上的鸟儿是专门飞来给他们奏乐的,山边的太阳是魔术师手中的道具球,草丛的蚂蚁是一群辛勤而又尽职的工人……可是,为什么一到我们的作文课堂上,这群充满灵性的孩子就写不出作文来了呢?通过我的观察与思考,我发现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反感写作文,而是讨厌我们作文课堂中给他们的作文题目。他们认为这个太死板,太无趣,根本没有必要写,而且也不好玩,所以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那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呢?

一、转化教学思想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实施了多年,可还是因为许多客观现实的原因,没有得到真正地落实。我们的教师还是习惯于过去的应试教育或者填鸭式的教育,没有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主体,也没有把学生的发展当作第一要务,而是把灌输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作为最终目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如何会去关注学生的心理,重视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能力呢?所以,我们要想学生真正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像一个童话家,那就得转化我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打破平时束缚学生的各种条条框框,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要我们能运用多种方式,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他们愿意写了,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高。那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也达到了吗?

二、认真研究学生

我们没有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教学,一方面是教学思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学生的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向儿童提问和与儿童谈话,他的书中有丰富的儿童话语实例。例如:六岁半的Dei问:“为什么只有在湖边才会有波浪呢?”想了一会儿,他自己说:“波浪是在湖里淘气吧?”四岁的Cli走路时看到一些白云在很快地移动,就自发地做出了如下的解释:“一定是某个开机器的人使白云移动的。”

这些儿童思维“标本”与原始人创作的神话和作家写的童话非常相似。所谓“童话”,字面意思就是“儿童的话”,它是作家揣摩儿童心理,模拟儿童语言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实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方法,而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儿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而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其出题所依据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却是违背儿童思维规律的。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可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法却用僵化、狭隘、几十年不变的作文题强迫他们“反映”他们太熟悉而感到没多大意思的现实生活。比如,写一个高尚的人、值得尊敬的人。这样的题目既无新意,有没变化,所以,他们父母都写过的捡钱包、扶老人仍然出现在他们的作文中。如果我们能改变一下题目,也许会是另一番场景了。比如,写一个你认为让大家发笑的人、鼓励你的人、让你伤心的人等等。这样,把内容给他们具体化了,而且和他们生活相关,写起来就容易多了。我们班上有个学生写的《让我牵挂的人》,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他写了对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十岁的孤儿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担心与牵挂,以及敬佩之情。

三、创新教学方式

千篇一律的教学只会让学生厌烦,提不起半点兴趣。如果我们能经常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那我们的作文课堂就充满了吸引力。例如,一次作文课,我并没有向以往上课那样,一开始就给他们讲作文,而是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个题目:“书包背着我上学”,让学生静思默想一会儿,然后问他们用不用讲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不用讲!”中国小学生书包之沉重当属世界之最,我的出题意向是要让他们艺术性地“诉苦”。他们“诉苦”诉得都不错,有让爱迪生发明这种书包的,有让孙悟空“变出”这种书包的,有求格萨尔王送这种书包的,还有让外星人用超光速“寄来”这种书包的。这是真正的愉快教育,学生写作时有创造的愉快,作文发表时有成功的愉快。这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不可能每一次作文都让他们写童话呀,我们哪有那么多“童话”题目给学生出呢?只要我们肯用心,又有什么做不到呢?这需要教师自己进行创造性思维。其实只要教师自己在心理上“屈就”学生(为什么不呢?不是讲学生的主体性吗?),把自己当成儿童,用他们的思想去想问题,题目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的这种作文方式已经比较成熟了,班上学生不但爱写作文,而且作文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想说:只要我们放飞他们的想象,让天生的“童话家”写童话,那他们就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

猜你喜欢

激发童话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