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9-07-01李楠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可行性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出现了崭新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集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新媒体可以辅助初中语文教学在多层次、多视角、多形式的教学环境中开展,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文章就互联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运用互联网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策略,使初中语文教学在互联网的辅助下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为现代社会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教学;可行性;策略

一、互联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注入新活力

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授课制,课程设置要求教师按讲义讲课,内容刻板枯燥,同时缺乏授课的生动性,造成学生无兴趣听讲;初中语文教学的模式趋于"死记硬背",教师教学形式不多,学生缺乏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然而只有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产生了学习兴趣,才会感受到学习的魅力并不斷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的目的。另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对教学实施的督促,有利于教学的改正和进一步发展,目前在语文教学体系中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全方位综合评定,这减少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语文教师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互联网可以辅助完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需要互联网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二)互联网具有优势

首先,互联网具有创新性,互联网使每个个体都成为了信息的中心。每个个体都其主观意识和能动性,这就导致了思想的差异性,而通过信息交流、学习互动、交换想法,可以不断激发个体的创新思维。通过互联网各抒己见,大量的信息交流碰撞,就掀起了学习创新、思想交流的大潮,这也使得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驱动发展,正是因为有了网络所激发的创新思维,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创新成果,而这些理论思想的创新成果也在不断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和共享性。新媒体的最大发展特点就是快和新。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学习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分享与讨论,弥补了传统教学传播的滞后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另外,新媒体对于信息的传播也是及时有效的,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纸质文字、图片的传播,新媒体的微博、微信、百度等媒体软件使知识的传播路径更加广泛;互联网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承载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公开在网络上,不仅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在足不出户的古代,人们就设想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而今天在这个信息化爆棚的时代,我们也真真实实地做到了足不出户就可共享全球学习资源,不得不承认互联网有其独特的共享优势。

二、互联网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先进科技对人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只有借力互联网的先进性,不断使语文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语文教学才会变得更加高效。因此,应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

(一)辅助语文教师提高教学技能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改善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通过掌握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技能,一方面可以激发教师自身教学创新的激情,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教师运用互联网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就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改善,从而促进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学生语文作业及时查收、批改和反馈,督促初中生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多样化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以授课制为主,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学形式单一。而在互联网下应运而生的新媒体的发展,使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语文教师可不再写下满黑板的语文知识点,既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利用互联网下的多媒体课件PPT、动画等进行语文内容的展示,利用短视频创造语文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外,也可以通过课件配音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达到多方位、全方面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督促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下新媒体的发展在优化了传统媒体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初中生的学习方式。初中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网络上的语文学习,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随时随地学习也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丰富学生学习形式,使学生开放眼界并增长知识。另外,通过新媒体推出的语文书籍、新闻快报,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为进一步增强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对于现存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象,可以通过推广互联网技术进行评估预测,及时评价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并督促学生及时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完成语文作业的效率,帮助教师和学生加强教学与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剑英.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行为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 (11).

[2]王永青.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 (5):45-46.

[3]吴伟民,李婷.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9 (9):106-111.

[4]吕小玲."互联网+"时代初中语文阅读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三元素[J].华夏教师,2018 (8).

[5]张培,王晓敏.“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学习课堂设计[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 (12).

[6]刘小红.如何充分利用微课程进行初中语文交互性教学[J].科普童话,2018 (47).

作者简介:李楠(1984-)女,辽宁本溪人,本溪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可行性互联网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