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2019-07-01杨文练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班主任

杨文练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应具有多重的角色,同时班主任应全面管理学生,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要经常深入了解学生,要善于发现并挖掘他们的积极性;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都应以人为中心,尊重学生情感需要、人格独立与个性自由,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位学生对班级的内心力、凝集力与归属感,要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创建出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管理活动。因此在形式下班主任必须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地位,最优化的发挥自己的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多重角色;积极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我国教育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已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基础教育开展创新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探索精神、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时代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学活动。为此,班主任在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认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班主任新时期所扮演着的重要角色入手,探究班主任必须能够做出怎样的转变才能够适应人才教育培育的新目标任务。

一、新时期班主任的主要角色

(一)学生生活的参与者

在现代教育活动中要求班主任能够发挥自己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展开思政教育除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外,还要求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进思想整治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发挥其教育引导者的同时,发挥其对学生生活的参与者的作用。实现对学生生活学习的全方位的管理。第一是要求教师转变同学生之间的关系,确保以“朋友”这一民主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中。才能够真正了解并且掌握学生的需求。如教师可以再开学的时候同学生进行谈心,同家长形成密切的联系,确保能够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心中有数,有台账。在之后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采用不同的关怀策略。如对于前后表现一致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适当的关心,展开鼓励,使得学生产生“教师很关心我,我要好好努力”的心态。对于前后表现发差较大的学生,班主任在掌握学生的生活,设身处地的感知学生发生变化的原因机制之后,再展开对学生的交流,如此才能够感同身受的提出解决方案,让学生接受。第二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提高学生独立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生活活动的指导者而言,家长和班主任是两大主体,当中学生同家庭出现矛盾时,班主任是最佳的听众,也是最佳的引导者。当学生在学校受到教师的不公平对待的时候,班主任也是最佳听众,其必须站在中立的态度,对双方展开调解,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必须能够针对中学生的不同生活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态度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样对于学生之间所产生的矛盾、情感问题,班主任可以采用包容理解纾解的方式,让自己和学生产生共鸣,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情感问题的把控。

(二)学生思想工作的执教者和班集体的有较领导者

第一,新时期下班主任要想发挥对学生的领导以及教育引导作用,其必须能够拥有职业道德,发挥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通过情感沟通的方式,同学生构建其柔性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求能够展开对学生的动态化管理,确保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发现问题积极解决。第二是班主任通过对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统筹规划,凭借民主管理手段,营造其民主轻松自在的班级生活学习环境。众所周知,一个井然有序而又充满民主和谐气氛的班集体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需的条件,也是激发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的最佳环境。因此,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过于注重权力因素的倾向,要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还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充满自信地发展。

(三)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榜样者

班主任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用自己的榜样来教育学生。对于中学生而言,其正是对照攀比的阶段。在生活学习中会对比周边的人,从而为自己的人生找理由。如有的学生参照同桌,觉得同桌的学习成绩很好,自己也应该努力。因此对于榜样所具有良好的引导 作用,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也同样有效。在此班主任必须能够发挥自己良好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从根本上去主动学习,积极向上。

二、班主任履行多重角色的基础

(一)要构建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

在传统的班主任角色扮演中,班主任一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对其感到敬畏,但是长久以来,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继而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当务之急就是同学生之间构建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情感上加强同学生之间的联系。即要求班主任能够构建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第一是班主任必须热情、真挚地关爱学生,对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平常心对待,还可以基于所有学生的不同表现在对待的方式、手段方面展开多样化发展。第二是班主任必须能够理解学生。中学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中,个别学生出现叛逆行为,其种种出线的行为都是为了能够增加外界对于自己的认知的清晰化、正确化,因此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有理解学生心理生理状态的能力。如此才能够让学生敢于并且勇于同班主任交流,班主任也因此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发展状态,从而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发展,发现“问题学生”的根结,并且更科学的解开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纠结,确保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必须具有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班主任要有在各种情况下,迅速、巧妙、正确有效地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中学教育管理活动而言,学生之间不论是知识、胆量或是其他方面具有很大的创造力,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在此要求班主任能够拥有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问题,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教育措施,创造性解决问题。

(三)必须具有人格魅力的

第三还要求班主任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班主任吸引中学生的关键所在,有魅力的班主任能够事半功倍的达到引导、教育的目标任务。而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必须是尊重学生的,必须是言行一致的,必须具有语言魅力的,并且在各种活动中,班主任能够精心组织、精心计划、精心指挥,注意反馈。要成为学生优秀组织者,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和魄力。有综合分析的能力,处理问题要果断,不犹豫,不拖泥带水,既要公正、讲原则,又要以身作则,带头去干,更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每个学生的作用。

三、新时期班主任角色的转变

(一)由经驗型转为科研型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用科学理论去正确认识它,回答它。因此要求班主任应该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挤出时间,多学一点教育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人才学以及党的方针政策,多了解一点国内外教育改革信息,开拓视野,修身养性,日积月累,自成体系,坚持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既要重视不断积累自己的教育经验,又要注重吸收校内外同行的宝贵经验,并且及时进行分析、概括、整理,上升为理论,努力实现从经验到科学型的转变,争取成为一名理论功底深厚的班主任。

(二)由管理者转为服务者

在传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必须要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朝着正规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班主任的职能角色朝着服务者和引导者的方向转变,班主任更多的是要求能够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做出引导,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人性化服务。

总之,班主任应全面管理学生,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要经常深入了解学生,要善于发现并挖掘他们的积极性。在新课程改革下,班主任应充当角色及对班级的管理都应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情感需要、人格独立与个性自由,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位学生对班级的内心力、凝集力与归属感,要用爱心营造积极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创建出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班级管理活动。作学生思想工作时,心中总要有个观念;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教育好。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1993.

[2]杨玉厚等.班主任理论修养[J]知识出版社,1996.

[3]傅真放.大学生就业指导[R].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4]刘伯奎.教师口语[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