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剑的诗

2019-07-01阿剑

山西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儿郎上梁首诗

在南方烈日下你该如何

写一首狼狈不堪的诗

把超载的渣土车开进一首矫揉造作的诗

里去

每个尘土飞扬的断路口

小三轮挤压出刺耳的刹车声

回车

换行

让树木枯槁,草坪黯淡,如用旧的词汇

用车胎轧过减速带的蹩脚押韵

迎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

删除,删除

每首诗里都应该有一次

突然死亡

鲜血写下醒目的文字意象

多陌生化,多具象,达到上帝

和编辑要求

而活着的那头

黝黑的肌肉,汗珠滚动

不知道自己为何就被写入一首哀歌

碎石机,敲破那些翻译体、口水诗、老

愤青、学院派

的顽固花岗岩

用打桩机的千钧之力,狠狠把晒烫的新词

血肉模糊的比喻

嵌入炎热的中年下午

须知一个真正的句子

就是太阳四分五裂

320国道上,光芒的碎片跟未续签的劳

务合同一样凶险

越人歌

此刻万火熄灭,你独坐孤灯。

此刻我说黑夜

黑夜亘古。

王老去,躯体渐残,疆域风声鹤唳。

断发文身的荷戟少年,水之彼端公然老去。

此刻我说血

冰凌堵塞大河。液体无以为名。而色

不改。火焰冻结,红色冰雪覆盖半壁江山。

此刻我说火

火便诞生,无形状的手掌举起风。

一骑绝尘,那洗旧了的黑衣黑马驮起亿

万吨暗。

唯汗水流光,譬如朝露。

唯白发与剑与伤病如霜。

此刻我说

我,南蛮子,何需散发遮羞。

求败之兵亦要执火而行。喑哑而歌。

此刻我说你。

此刻,任它万火沉寂,我独火前行。

八月清晨的果实

而我不配谈论,果实。在你柑橘园里,

两手空空

一颗转瞬即逝的露水都在嘲笑我的惶恐

没有标签和价码牌。悬在阳光中的脸

如此骄傲,点起小火把。点燃这片山野吧

所有语言都青涩,惟有一种方式

解脱

——此刻,我们是果园里失散多年的兄弟

双手长茧,两脚有泥。而你说:果实

烂柯吟(仿上梁文)

儿郎伟

抛梁东

坐看山丘朝露浓

直使此身为小民

也应忧国愿年丰

旭日升时,念你之名。这独眼所见

无非千里山冈,低丘缓坡,作了一世风水

白鹭,天空碎片纷扬,觅可栖旧处

向东,向东,无非园区尘土漫天,挖机

轰鸣

脚手架春林茂盛

河流,一路奔走

你需积此黄与红多年的尘

你需破此几世累积的病与根

儿郎伟

抛梁西

十里荒泽人不迷

家本断发文身种

甘愿俯身火中栗

铸一个工厂,需半世纪。管道模拟石梁

你仙人的路,御风,御水,御碱,御酸

机器由沼泽出,钢铁需血汗浇灌

鸟不辨塔釜、草木。鸟栖身于高处

你说心力,心力

你且在土里劳作

攀援装置之上如同爬一棵很高的树

是百万年来的活命态度

儿郎伟

抛梁南

仙霞连绵送晴岚

绕林鸟鹊逐日暖

一琼碧水犹带寒

蓄水,悬亿万吨力于顶,养一方堂客

与莽汉。逐水而居者

无舟可济,无桥可渡。就筑坝

扼住咽喉

河流!需听将令

撕裂胸腔、肋骨、体肤,予阀门和铁

静水燃成沉积的火

千峰止息,深渊且住

宿鸟来回游荡,唯一可动之物

儿郎伟

抛梁北

三衢道中客稍息

旧城依稀故人老

欲逐远方浑无力

千年烽火不息,守城者死去

你水做的城在众多城池之上

锁住关隘与文章,造桥,通衢

南来北往之人落木青黄

铁的水泥的青石的桥梁经年流淌

朽坏

重建

而水不动

而千万只鸟惊回

儿郎伟

抛梁上

仙人饮露游他方

一局不知论输贏

何须烂柯作模样

仙人的桥由两头断

几世孤单的一根骨头,独眼

看不清现代主义雾霾

东边吊机,西边管道

南边百米高坝,北边桥

你端坐中央,老而不朽

周遭逼仄

留残局,斧柄的空,留一只夜鸟在山涧

啼啭许久

毫无理由

儿郎伟

抛梁下

一注雄心犹未暝

半生老病坐此山

惟有石梁两相望

我独坐梁下,此莲花池,点天地千万盏灯

等一个无端之人

等一只白鹭捎来苦心的帖

封我做黄昏的孤王

东西南北中的梁都断了吧

断成天

断好大一个清凉界

我惟端坐此方,成一座荒芜的塔

等你水中央

注:上梁文为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以表示颂祝的一种骈文。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天生石梁,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东南10公里处,与全国重点大型化工企业巨化集团隔江相望。主峰如一座巨大的石桥,石梁下主洞高10米,东西宽30米,南北深20米,即晋虞喜《志林》曰:“信安山有石室”之谓。道书中称它为“青霞第八洞天”。

以烂柯天生石梁为中心,东面是绿色产业集聚区的吊机,西面是巨化集团的管道,北面是衢州城的桥,南面是黄坛口发电站的大坝。

【作者简介】阿剑,浙江衢州人。中国化工作协会员。作品曾发表于《诗歌月刊》《青年作家》《边疆文学》等期刊。曾获中国散文学会徐霞客游记文学奖一等奖、浙江散文学会“我的西湖记忆”征文一等奖等奖项。

唐晋:为什么会有这一组诗?

阿剑: 感谢唐晋老师的关注。其实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母题,可以包容我单薄而纷乱的思考。我需要能够真正深入一块土地,比如我身处的南方,可以让我找到血肉相连的根源。这不仅是为了写作,而是纯粹意义上的安身立命。

唐晋:《在南方烈日下你该如何写一首狼狈不堪的诗》这个标题有你个人的味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首诗的“体现”非常迅捷。在我看来,它由某种情绪生发,并在语言的掌控能力下走向一个远超于情绪结果的庞大空间,其中,无论是意象使用的多样性、转换的灵动性,还是节奏,都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

阿剑:是的,应该是一次夏天在公路行驶的过程中,忽然想到了这个标题,于是就立即停车,用手机很快地记下脑中闪现的字眼。我不是个才气型的作者,类似这样的写作,对我并不多见。

唐晋:我不是很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但无疑它与职业、经历乃至生活环境有关,并且关系相当密切,因为这里面有非常深入的东西,它不是表象,而是实质,可以说,是漫长岁月中无数次自我斗争的产物。“诗”与“南方烈日”之间,是“狼狈不堪”的现实状态,与其说是一场愤然,不如说是展示内心激情的硬度。我很喜欢。

阿剑: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一种古怪的自卑情绪中,觉得自己始终处在一种游离的状态,像一个在双层玻璃后观察世界的孩子。不仅是生活、职业或者写作,而是整个生命体验。我觉得我整个人与世界都是疏离的,隔绝的。所以我刻意抛弃自己习惯的语言和词汇,想显得野蛮些,笨拙些,可以让文字满溢自己的汗水味,有浓烈的情绪。基于这种情绪的指引,我几乎一气呵成了这首小诗。

唐晋: 《越人歌》,包括我们所知道的楚歌、吴歌、离歌等等,本身包含了相当庞大、复杂的历史文化内容。往往就是这样,越是所谓经典的东西,越给人不断阐释的诱惑及动力。在文本意义层面,写这样一首诗就是冒险。就这首诗的语境而言,还是比較古典的。那么,你为什么会写?

阿剑:正如上面所说,我希望能与脚下这块水土有一种更深层次的关系。我理解的越人,不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浙江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江南才子,而另有一种骨血。它应该是野性的,断发文身的。它有一种远自春秋战国时代的精神担当,一种与儒文化乃至所有传统文化都格格不入的特质。是的,写这首诗的时候,我几乎就是想到了鲁迅。

唐晋:“王老去”,在你心目中,“王”是怎样一个概念?

阿剑:南方向来不是王朝所在。南方的王是孱弱的,是被征讨、杀伐乃至屠戮的对象。他的王国是破碎的,狭小的,甚至虚无的。或者他的王国就是他自身。在这首诗里,我写到那个老去的王,他也许是被放逐的李尔王,也许是卧薪尝胆之时的越王勾践,也许是老而孤独的鲁迅,也许只是一个咬牙坚持着无谓之物的少年。或者他就是我。

唐晋:《八月清晨的果实》体现着你的一些技法。我想问你,“解脱”与“果实”,特别是结尾“而你说:果实”这里的“果实”,是一个什么样的关联?

阿剑:这首诗来自我喜欢的海子的一句诗:“双手劳动,慰藉心灵”。而我是个书生,我向来缺乏真诚而艰苦的劳动,所以面对果园我觉得惭愧,觉得自己不配谈论。而唯一的解脱方式是劳动,是“双手长茧,两脚有泥”。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解脱,这种情绪更早是源自张贤亮在 《绿化树》中的忏悔。

唐晋:在我看来,《烂柯吟(仿上梁文)》是《在南方烈日下你该如何写一首狼狈不堪的诗》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或者,它是《在南方烈日下你该如何写一首狼狈不堪的诗》和《越人歌》的一种复述。我相信,首先是“上梁文”“烂柯吟”这几个字——就像越人歌——的刺激,在历史中,它们有着比较模式化的一种调子,建立在一种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本真反映而出的文本之上。你在这首诗中的意图十分鲜明,借古之节拍,纷乱今之心绪。只是,最后一段有种游离感,似乎意犹未尽,却在补叙中宕开了。

阿剑:您分析得很对。上梁文是一种特殊的古代文体,我家乡民间的“喝彩”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首诗我努力想构建一种特殊的时空,把东西南北中的山、城市、机器和水坝都当作一根根悬在空中的梁,由人这个物种在天地间树起。我选择一种文体杂糅的方式,包容我的一点时空观和历史观。本质上还是我一直在努力追求而不得的东西:如何找到自己在心灵与文化上的立锥之地。我期待有朝一日,能给自己那所房子上梁。

唐晋:零零星星也读过你的一些诗作。你有个人风格,技术上比较娴熟,专注力极强,语言的包容性也很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很有快感。谢谢!

阿剑:感谢唐晋老师如此细致的阅读,您的提问让我增进了更多思考与理解。我仍然是个惶恐而迷失的人,只有在一次次高质量的撞击中,才努力找到一点小火花。多谢!

猜你喜欢

儿郎上梁首诗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少年儿郎时,谁是你身边的大黄蜂
南盘江特大桥拱上梁支架法施工技术
《敦煌愿文集》之《儿郎伟》再校补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抢”喜糖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做个中华好儿郎
Beam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