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报肌理要素的显性表达

2019-07-01刘路严崇军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肌理

刘路 严崇军

摘要:当今的海报设计要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仅要从视觉上给人刺激还要从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等方面给人以刺激,让人们在欣赏过程中达到五感上的互通。肌理不光从五感上影响着我们,还通过它的多样性对过去的艺术手法加以补充,经过二次创作的肌理满足设计者对海报设计的需求。

关键词:肌理;海报;显性表达

一、肌理的概念

1.肌理

肌理一词源远流长,早在宋朝蔡伸的《清平乐》中就用到了肌理一词:“明眸秀色。肌理凝香雪。”但这里的肌理仅代指皮肤肌理。前人也将花木、果实、用具和水土的表面纹理归为肌理。比如清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一文中:“乾隆初,有言,东南之土肌理横,故宜水;西北之土肌理直,故不宜水。”这里就将水土的纹理称为肌理。发展到当代,肌理多指的是物质的质地、纹理,或皮肤的肌理和文艺作品的结构等。

小到一粒尘埃,大到整个宇宙都有自己独特的肌理,而我们也是通过这些形态各异的肌理来认识,分辨,记住这些不同的物质。肌理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广义上,肌理指的是一切物质的表面的质地,纹理,如古树上的粗糙纹路;而狭义上,肌理则指那些被艺术家二次创作或多次创作后的艺术语言,如油画中颜料的堆砌。

2.海报肌理

每个时代的海报招贴都有着肌理的痕迹。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个人每天都会接受大量信息。海报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平淡的文字图形等设计语言已经不能激起受众的好奇心,让受众产生视觉疲劳,无法有效的传播信息。而肌理这一设计语言凭其源源不断的新力量充分调动了设计师的积极性,让设计师们以全新的姿态去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在海报设计中,肌理的表现有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对肌理的运用应该具有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想象力。即使微妙的肌理变化也能让海报表达不同的情感,从而拓展海报的深度。

二、海报中的肌理要素的显性表达

1.肌理要素在海报色彩中的显性表达

我们经常会忽视我们身边各式各样的海报,即使它们颜色大胆,似乎具有冲击力,却依然无法让我们停留目光,反而我们会欣赏有着大量留白的海报或绘画作品,如原研哉的设计作品。我们前人的经验告我们,色彩都是有生命的,不同的色彩表达的情绪也不同。比如电子纸张的纯白,图片上的温暖、神圣、朴素、宁静、高贵等都是大家公认的白色代表的情绪,但事实上,这幅图的白色并没有

带给我们这些感觉。这是因为这里的白色并不是真实的,生活中的白。回忆我们从看见色彩到脑海中思考色彩,再到我们感觉色彩的情绪的过程,我们会发现色彩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它们都拥有着它们各自的肌理。比如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蓝天、白云和绿叶,在这里,天的肌理是蓝色的肌理,云的肌理是白色的肌理,叶子的肌理是绿色的肌理。所以我们在看见白色时,会下意识的觉得白色代表着神圣,温暖,而这正是白云带给我们的感受。可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经常见到的色彩已经脱离了它们原本的肌理,在被数字媒体编码的过程中也失去了它们能够传达情绪的功能。我们所能在海报里感受到的情绪,都是被信息技术在加工过的定义,例如蓝色被认为“忧郁”,白色认为“纯洁”等等。可是当我们真的看见蓝色或白色的色卡时并不能够感受到忧郁纯洁的情绪吗。色彩没有了肌理作为承载,我们已经无法感受到它原本能够带给我们的情绪的感受。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原研哉的海报设计作品,看看他是怎么运用“白”的。原研哉为了的一款名为“微笑的汽车”的概念车展所设计的海报,这辆车是他与日产汽车合作的一款。原研哉用“SENSEWARE(感性体)”设计理论指导设计。这些海报并没有其它颜色,他曾说过他希望他的设计能够“逃避颜色”。我们唯二可以从海报中找到的只有黑白两色,但这看似单调的海报却能传达出他的“感性体”理念,即让受众能够感知他所说的引人兴趣的媒介。而这里的白也不是工业上的白,在这些细腻的肌理上所应用的白是他所用的日本“传统的白”,就如同我们中国的“中国红”一样,有着独特的文化记忆,而这份记忆的白也隐含了日本传统的文化,在这整幅海报中温婉细腻的肌理更有助于这种淳朴,简洁的表现。由此可见,原研哉的所说的白不是我们认识到的普通的色块,他通过把白色载入不同的肌理从而传达出不同的情感。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忽视大街上徒有色彩,而没有用肌理传达情感的海报,而在原研哉的海报中,他的白色不仅是视觉上的白色方块,更是通过肌理表现传达出原研哉本人希望传递的情感。

2.肌理要素在海报风格中的显性表达

肌理要素除了能够帮助海报色彩的传达,对造型、风格等的塑造也很重要。提起原研哉我们就会想起他的极简风格,他设计的书籍封面,有着他极简的的风格,如果只是主体物扁平化,按照主流的极简风格重新构思。我们会发现,扁平化已经没有了原研哉所传达的那种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形式感。仔细比较,我们发现,原研哉的“极简风格”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主体物本身的独特肌理和明快的颜色来传达,将我们的视线焦点牢牢锁定在主体物的本质上,传达了它本身所代表的的情绪。而将主体物扁平化的图,已经失去了事物精致的肌理,自然也就无法表达他的情感,也就无法形成原研哉式的“极简风格”。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肌理要素在海报的风格中的显性表达。

参考文献:

[1]原研哉主编.设计中的设计,朱锷译[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原研哉主编.白,朱锷译[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梁木东.如何从原研哉的海报中学习设计[J].2015.

[4]夏志良.无意识的视觉冲撞——肌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2007.

[5]田莉.中國水墨肌理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2013.

[6]赵乐意.新中国招贴设计研究[J].2013.

[8]黄洪澜.浅谈肌理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2010.

[9]刘赦.论工笔人物画中的肌理[J].2010.

[10]符霄.室内空间形态的肌理特性研究[J].2013.

作者简介:刘路(1995.9-)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猜你喜欢

肌理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融入城市肌理的未来社区——地产空间设计专辑
肌理语言在丝网版画创作中的应用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与奢侈品说不——绘创动物中的“肌理”美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