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舞中舞蹈语言的创新

2019-07-01李晓云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李晓云

摘要:本篇文章是研读林怀民舞蹈语言的太极元素——以《水月》《行草》为例的论文后有感而发,通过舞蹈语言中的新元素并挖掘到背后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继而初探现代舞中芭蕾舞蹈语言的创新,主要以编创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通过举例的现代芭蕾作品,打开现代舞中舞蹈语言的创新局面。

关键词:舞蹈语言;太极元素;现代芭蕾

林怀民是一位弃文从舞的现代舞大师,其作品大部分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水月》和《行草》三部曲等作品吸收太极文化之精髓,在虚实相生、阴阳平衡的境界中感受万物归圆,追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统一,使舞者在吐纳之间用最自然、最逍遥的身体状态演绎出或强或弱的舞蹈动作,从而引发我们血液深处中作为炎黄子孙的那份共鸣。

去年有幸参演当代舞剧《兰》并饰演日晷这一角色,编导恰巧是云门舞集的舞者李国志老师。这部舞剧的第二幕大量运用了太极元素,时静时动,刚柔并济,秉承了中国太极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排练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不但对现代舞充满了兴趣,而且体验到了让身体放松、跟着呼吸走、“随心”的感觉,更让自己突破了一部分束缚,自身也通过舞蹈语言中的太极元素并挖掘到背后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更好地去跟身体对话,安静下来,听到自己的呼吸,使身心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这时动作或许不再是那么重要了。举个例子,《兰》二幕开始的时候,编导并没有具体规定动作,只是让我自由想象,天地一片混沌,缓慢将“女神”形象亮出时的安静,作为时间的象征,那么动作应该是延绵不断的,只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并随之舞动,一直缓慢向前行进就好了。不用叙述太多故事情节,只需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引领观众进入一种意境就足够了,我想这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正是林怀民舞蹈语言内三合的体现吧。

俗话说的好,太极生两仪。两仪,即是天地,亦可是阴阳,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我想和谐是最重要的。文中提过,将阴柔的动作和阳刚的动作放在一起会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美感,更能诠释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同样在《兰》二幕中,由九位女性角色出演的“九朵云”与多名男性角色的“尘”形成强烈对比,从而令人印象深刻。“九朵云”的动作舒展绵长尽显女性柔美,一致缓慢的动作如水般在台上流动,她们代表正义,象征人心中的那一片净土,而“尘”的动作刚劲有力,随音乐的鼓点、身体动作的韵律而不断变化,翻滚、跳跃、激烈的对打,他们代表着不安定的因素。有阴柔与阳刚的动作对比,有安静平和与激烈斗争的气氛渲染,将阴柔和阳刚相平衡,所以对于观众而言这一段是最喜欢的了。如何回到自然、回到生命的初始的那种纯萃状态呢,或许这就需要回到“圆”的理念中了。曲线的动作,重复的动作,统一的动作等,或许都会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美满、没有分裂的那种向往,在融入了太极元素的舞蹈语言里,蕴含了中华民族先辈们对天地的感悟和人生的智慧。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表演过程中充分享受身体的自然,轻松愉悦的去舞蹈我想才是最重要的。

在学习舞剧过程中接受到编导老师的一些现代芭蕾的训练,由此也引发我对现代舞中芭蕾舞蹈语言的创新,主演切入点位20世纪之后出现的现代芭蕾,可以说现代芭蕾相对与古典芭蕾来说更倾向于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侧重情感的表现,在表达上聚焦于抒情与写意。其次,现代芭蕾是―个在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蹈的影响下,形成的新舞蹈式样,可以说其存在大量的创新舞蹈语言,它将现代元素融入古典芭蕾之中,是芭蕾舞与现代舞的完美结合。

从编创的角度而言能较好地将现代舞舞蹈语言创新进行分析,相较于古典芭蕾,现代芭蕾显得更为多元、自由和创新,因为现代芭蕾作品可以将相近的、不同的艺术元素毫不突兀地融合在一起,使其在肢体语汇上总能得到不断地扩容。现代芭蕾作品的创作也更加紧贴社會轨迹与时代变化,作品具有鲜活的时代感和服帖的实时性,从而使编导能够通过作品和观众达到真正的思想沟通交流。比如乔治·巴兰钦《小夜曲》,其以现代艺术家随遇而安的惯有心态,将排练中出现的真实事件如实地搬进了作品之中,为舞剧平添了几分戏剧性和可看性;比如罗兰·佩蒂《卡门》,他和他的妻子芝芝·让梅尔,两人天衣无缝的演出让这部融入情爱元素、探讨人类“性”和“苦难”主题的芭蕾舞剧大放异彩,没有人们预期中的拖地红裙与玫瑰,而是以极短的裙摆展现了卡门热烈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塑造出新的舞蹈语言,同时也将芭蕾艺术特有的腿部造型感凸显了出来;以及俄罗斯浪漫经典芭蕾《天鹅湖》等,在此我想着重叙述下马修·伯恩的新《天鹅湖》。古典芭蕾《天鹅湖》所讲述的故事我们大都了解,而现代版的《天鹅湖》却完全打破了那种固有的童话般爱情故事模式的思维,童话与幻想固然美好,但现实与真实却更富冲击与张力。其既继承了古典芭蕾舞《天鹅湖》一贯典雅气质、规范的技巧,又融合了现当代舞蹈的技术语汇,并站在新的角度去解析《天鹅湖》,它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将古典与当代糅合在一起,毫无违和感地向观赏者传递出具有时下特色的理念、观点,赋予作品新的时代精神气息。编导赋予更奇特的故事情节,构思极为巧妙创造了一部男子版《天鹅湖》,他对天鹅这一形象的挖掘更是拓开了主人公形象的不同表现力,雄性强韧的天鹅与传统中优雅柔美的天鹅大相径庭,这完全超越了性别的约束。不像古典《天鹅湖》中女性那种优雅却又固定的舞蹈动作,男子版中的人物动作更增添了一份自由,加入了大量的现代生活元素,人物动作夸张更趋于生活化,眼神的交流也更加丰富,这可能更有利于表现故事情节,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当看到或奔跑、或抗争时的天鹅时,那些更具爆发力的肢体语言让我体会更多,可以想象到一群男芭蕾舞演员在艺术道路上的勤奋追求和刻苦训练,这或许正是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将单一肢体动作组合为舞蹈形象语言时,对于舞蹈语言的择取与组合,应以情感、意境、思想、意象、技巧等因素为依据;继而,运用重复、对比、变换、比拟等组合方法,加工、提炼肢体动作与舞蹈形象之间的抽象情感。综上所述,艺术的本质是想象,艺术起源于想象,关注当下、关注生命、关注生活,以大众能够理解接受的舞蹈形式来传递和表达思想、理念的同时将关注点聚焦于作品要呈现的内容以及情感上,将情感与形式有机统一,使其相辅相成,因为只有将两者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解决在艺术创作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做到兼收并蓄、推陈出新,最终将作品打造的更有美感和意义,打开舞蹈语言创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