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酒店进化史

2019-07-01汪诗原卢娜

东方企业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七仙女

汪诗原 卢娜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高级酒店可不是非“上只角” 1 长大的我的日常所见,需要有国外亲友归国,或钢琴还课成绩获评五角星后方能获得“准入”。而今,去酒店brunch 2、下午茶、订套房庆生过纪念日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习以为常的部分。

借上海第四轮酒店潮渐入佳境,谨以如下这部记述上海酒店进化的“四幕歌剧”,追忆往昔、致敬当下、展望明日,并致敬为上海酒店发展尽心付出的每一位。

第壹幕

1986-1992

关键词:观光电梯、屋顶餐厅、七仙女

此前巧遇一位德國老太太,得知我是上海人后,便兴奋地回忆起她在1980年代中期为给《VOGUE》杂志撰写亚洲传奇酒店专题时,住进和平饭店的往事。老太太是幸运的,在那个住宿设施奇缺的年代,住进和平是何等不易。须知,那时的上海常因住宿资源稀缺而将外宾送到无锡、南京等地住店,次晨再风尘仆仆地返沪。

1987年,斯皮尔伯格携尚是童星的克里斯蒂安·贝尔来沪拍摄《太阳帝国》,想借和平饭店场地拍摄华懋饭店(和平饭店旧称)戏份,却连前门外景都没借到。但万幸的是,剧组得以下榻在刚开业不久、由喜来登管理的华亭宾馆。

华亭是改革开放后上海五星级酒店的开篇之作,也是我人生中踏进的第一间酒店。在我的这间“启蒙”酒店里,我头一次见识到了可以盘旋而上的楼梯,灯光映亮的室内喷泉,离开时还像虹桥机场一样配有起步价1块6毛的桑塔纳出租排队候命(终于可以不坐1块2的番茄色夏利)。

当年的“华亭”二字如同最华丽的辞藻,每当“华亭”从舌尖滑出,满脑尽是观光电梯优雅攀升,S型楼身甩出的7级“台阶”的画面。当年电视里放的三菱电梯广告通篇炫耀华亭的服务生和屋顶餐厅,教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电梯广告还是华亭宾馆广告。

华亭独领风骚不过一年,希尔顿就以上海首间挂牌五星级酒店和全城第一高楼的双料头衔分走了大部分光环。“研究生应聘服务员一职”“员工因未着黑色袜子而被开除”,诸如此类的媒体报道更为其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于我而言,静安希尔顿记录着我人生的第一杯咖啡。其“栖身”玻璃温室中的九曲桥、仙鹤雕塑、西式餐席、屋顶餐厅的陶马,让我读到了“东西合璧”的妙笔。不过,最令我流连忘返的莫过于希尔顿的圣诞装饰一一大堂公共区域会现身一座微缩小城,电动小火车顺着蜿蜒的铁轨穿行其中,在童年时是完胜游乐场的存在。

如今圣诞季的静安昆仑(静安希尔顿于2018年1月1日换牌昆仑)已不再有电动小火车出没了,因为小火车在几年前被一位“土豪”买走。好在,与这间酒店同龄的我,有幸体验到了静安希尔顿的最后一夜和静安昆仑的第一夜。

静安希尔顿确实什么都出色一一挺拔的外形、走心的圣诞布置、仙境般的室内园林,但唯有一点令其失分一一有两部观光电梯,但从来不运行。因而1989年诞生,外形更为摩登,且两部观光电梯可随意搭乘的新锦江显然在我心目中加分不少。更何况其电梯升至顶楼后还有旋转餐厅,充分顾及了一个小男孩的猎奇所需。

新锦江早期的圣诞季“妆容”丝毫不输希尔顿,其底楼环绕观光电梯的水池上会呈现胡桃夹子中的场景。当时也是争着让妈妈替我拍照的“打卡点”,只可惜照片和底片都没能找到。

花园饭店无论圣诞季妆容还是平日的淡妆,对童年的我而言都太过寡淡了。后来上预备班时(编者注:即小学六年级)某次舅公回国,我趁大人聊天的下午,把客房间从上到下全都推敲了一遍,才领会到其细腻与强大一一推开门板就会自动点亮的衣柜、迷你吧记账单边的“大刀笔”、浴室里刻有花园饭店logo的白色沐浴露罐、让城景如画卷般舒展的宽屏窗户等等,无不让我对酒店陷入了更深的迷恋。

花园饭店算是上海“古董建筑+摩天楼”的开篇之作,其扁长但构造柔美的塔楼借助前法国总会的狭缝傲然挺立,古典与现代交融之流畅至今仍叫人惊叹。而在1980年代酒店缔造时,中方和日方在是否该安装观光电梯、设置屋顶餐厅和卡拉OK等问题上还有过激烈的碰撞。

印象中,波特曼是当年上海滩最为“高冷”的存在,其恢弘的空间尺度、先锋的营造手法、强大的气场,在城内无店能及。革新演绎的红柱、拱门、拱桥、庭院、瀑布,还有丝缎般的楼梯、入户车道,以及底部的巨大超市,使之成为上海的时髦地标及综合体酒店的鼻祖。

在1990-1997年间,占据波特曼(上海商城)中央高塔的叫波特曼香格里拉(半岛曾获得了进驻波特曼的机会,几年前听一位老波特曼人说商城外立面留有半岛的徽标,我立马冲去,却发现酒店底部已被施工网包裹)。1998年,“酒店大王”郭鹤年携香格里拉转战浦东,Ritz-Carlton获得接管权,上海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有丽嘉(丽思卡尔顿旧名)的城市。

波特曼在最近一次翻修中填平了原本我异常钟爱的几座石拱桥,在获得丰富坐席的同时也丧失了原本的气韵。更痛心的是,很多现役员工全然不知昔日拱桥的存在。当年的旋转玻璃门里是一条涉水而过、由玻璃罩包裹的中式拱桥,纯粹清雅的摩登中式解读,绝无如今一千零一夜风格的成群吊灯。

不过,翻修总好过闭门,与波特曼仅一街之隔的锦沧文华尽管不似波特曼那般是美好代名词般的存在,但始终是上海第一代五星级酒店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跨越4层的郑和下西洋壁画美到令人屏息。

锦沧文华不仅是《新上海假期》里范文芳的住地,还以高水准的海鲜自助闻名。纪录片《房东蒋先生》里,蒋先生边用木棍挤牙膏,边宣称自己当晚刚去锦沧文华搓了一顿,以此为自己“老克勒”注的身份辩护。而程乃珊的书中也几次强调,JC Mandarin原址上的Mandarin曾是上海滩格调最高的舞厅(与当年的百乐门不同,Mandarin要自带舞伴)。

随着1992年威斯汀太平洋大饭店(后先后换牌喜来登和锦江)的象牙色扇面翼楼现身虹桥,上海第一代五星级酒店的7位“仙女”全数登场。他们晶莹剔透的旋转门里无不似城中岛屿般宁静、安逸。花岗岩、摩天楼、观光电梯、屋顶餐厅是当年的时髦配件,而画风清奇的“土豪”和富二代,与那时的五星级酒店绝缘。

“老克勒”中的“克勒”是外来语,是“collar”职员的意思音译过来解释的,也有Class作等级、阶级解释的。所以就有了老克勒一词的由来。所谓老克勒,是指民国时期最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的一群人,也最先吸收结合的西方文化的,形成了一定时代的海派文化。

第贰幕

1998-2003

关键词:东进、地标、超五星

“酒店大王”郭鹤年早在1977年就获得了在外滩源(原英国领事馆)兴建酒店的大合同,他甚至已经请了夏威夷的设计师,做好了缔造1200间客房大酒店的方案,但最终未成。现在想想,外滩要真起了这么座庞然大物也挺可怕。

爱傍水筑店的郭鹤年最终在陆家嘴建起了一座香格里拉,力图再续波特曼的辉煌。浦东香格里拉用复古的外形呼应一水之隔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以此了却未圆的外滩梦,它全面吹响了高级酒店的“东进”号角,拥有大量可俯瞰浦江的客房和宴会设施,引导人们赏鉴江景之美。郭鹤年到底是那个眼光独到的郭鹤年,606间客房和超大的宴会厅根本供不应求,这也直接催生了浦江楼身后的紫金楼。

金茂君悦( 1999年8月28日开业之时叫“金茂凯悦”)开业之初的盛况是如今难以想象的,有这样几条信息或许能描绘其盛况一一开业当天,花园石桥路封路,全铺红毯来庆祝,这般阵仗如今显然难以再现;来自全国各地的宾客手捧现金在空中前台排起长队,力图在标价5000元一晚的客房内感受世界最高酒店的海拔:这是国内最早需要转多部电梯才能抵达餐厅的酒店,加之餐厅一座难求,餐厅经理不得不在饭点前去3号门举牌疏导排成长队的宾客。

记得我妈头一次去金茂君悦着实看呆了,特地给住校的我打了一通电话,描述在中庭一侧半透明墙上运动的电梯轨迹,并让酒店控的我聆听厅内动人的背景音。

到了2002年,四季酒店教我们懂得,即便没有江景和弹眼落睛的设计,即便不在地标建筑里,也丝毫不影响超五星级酒店的养成。

因为四季将奢华的注脚加在800元一只的烟灰缸里,玉器制成的中餐具中,每两小时一更的鲜花上,此外,四季还率先用400支数的纺织床品,以杜绝客人翻身时的沙沙声:更为遗失行李的宾客提供备足行装用具的紧急旅行箱……

四季还预言,好的风格不叫吸睛,而叫永恒,其反对在浴室内炫耀大理石,而是采用防水壁纸,电梯轿厢内服役16年的镶板依1日光泽如初,因而如今依然有大批客人点名要住16年前的原版客房,酒店为此只翻修了半数客房,余下另一半维持原貌。

当时的四季还强调了隐私之于奢华的重要性,未经允许不得在公区拍照(如今的四季都着力成为网红酒店),需要刷房卡才能操控电梯前往客房层,而且每层客房数稀少,便于包层。

堪称沪上首间奢华酒店的四季就此成为了名流和好莱坞明星的不二之选。F4、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妮可·基德曼纷至沓来。当然,各种“奢华需求”也接踵而来一一汤姆·克鲁斯拍《碟中谍3》那阵既要求酒店把跑步机搬进套房,又预订了200个纸杯蛋糕;滨崎步声称只用矿泉水洗澡,导致酒店不得不动用办公区的桶装水支援天后的浴液(好奇他们怎么加热矿泉水的):维多利亚·贝克汉姆似乎没提特殊要求,但酒店为当时身怀六甲的她做了全套防御措施……

第叁幕

2006-2013

关键词:外滩、奢牌、隐逸

2006年,坚称“一城一间”的君悦在浦西以外滩茂悦之名梅开二度,为历时7年的第三轮上海酒店潮拉开了大幕。

当年郭鹤年未完成的“外滩香格里拉”地块,最终由曾在外滩运营过汇中饭店(和平饭店南楼,现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和礼查饭店(如今闭门的浦江饭店)的嘉道理家族获得,用以打造外滩一线60年来的头一座新建筑一—上海半岛,似乎更名至实归。

不过外滩源并非上海半岛的第一选择,嘉道理家族曾想过拿下原汇丰大楼,用连廊衔接身后的新翼。当然更考虑过和平饭店,但因其层高限制了半岛高科技设备的植入而放弃。

相中和平饭店的绝非半岛一家,文华东方甚至力邀贝聿铭的事务所为和平创作了一套美轮美奂的修复改造方案,但最终败给了费尔蒙+HBA。这个组合并未叫人失望,在HBA主导的和平饭店翻修工程中,惊喜发现了消逝已久的八角天庭。

外滩南端,童年时最美肯德基店的所在一一东风饭店在沉寂多年后,终于迎来了希尔顿奢牌华尔道夫的进驻,一条革新演绎的Peacock Alley衔接起老楼和致敬纽约华尔道夫塔楼的高塔,将华尔道夫精神足本复刻到了远东。

“外滩热”丝毫未影响上海酒店对海拔的探索。2008年,建筑设计师季裕棠首间完整的新酒店力作现身环球金融中心顶部,上海柏悦7000万人民币的天价设计费化作了迷宫般的底部入口、不对称的床头板、植入真草坪的套房,全然扭转了上海酒店的美学趋向,也在酒店史上开创了摩登中式风潮。

上海柏悦的另一大创举在于,最先在乞丐房(编者注:酒店里最便宜的房间)里齐聚了胶囊咖啡机、感应座厕、镜面电视和地暖,大气地将VOSS作为免费水(此举多年后被北京瑰丽效仿,尽管都已废止)。当然,与之呼应的是每晚5500+的起板房费。

在繁忙的延安路高架与宁静的静安公园的交汇处,大批理念革新的业界精英(不少来自GHM)携手设计大师Jaya lbrahim,将璞丽酒店打造了城中最悠然的存在一一古代殿宇御用的金磚衔接现代居家地板、清代古董家具搭配新派设计家俬、入住前台连通饮酒的吧台(33米的长度刚好叫板华尔道夫的Long Bar),各式对比成功分散着宾客的注意力,令最“娇羞”的大牌明星得以自如出没于前厅。

这般革新的场景塑造可没少引发对立,施工人员倾尽所能仍难达到设计方的营造初衷,后者最终只能在不达标的部位涂鸦出一个个叉,强迫施工队翻工,这才成就了璞丽这些足以操控时光的场景。

这一时期的其他八卦还包括:

进驻和平失利的文华东方最终在对岸实现了上海梦:

新天地的康莱德+卓美亚双塔最终成了朗廷+安达仕:

香格里拉和丽思卡尔顿在沪下完双黄蛋后,在浦江两岸都互为近邻;

悦榕庄、洲际(瑞金)、豪华精选(衡山路12号)几乎同时奉上了城中度假酒店:

斯沃琪在和平饭店南楼竞标中完胜LVMH,开出了仅7间房的设计酒店。

第肆幕

始于2016,大戏仍未落幕

关键词:奇观、潮牌、网红

2016年,国牌万达瑞华在开幕日当天,以一场交响音乐会奏响了上海的第四轮酒店潮的序曲。

随后出场的既有佘山世茂洲际(俗称“深坑”)和养云安缦(从江西迁徙了大批树木和老宅)这样的奇观,也不乏EDITION这样的网红朝圣地。酒店越来越热衷探究景观、配色、设计、摆盘,以及概念的出片度和话题性:当然也不乏对环保的认同,硅藻泥墙面、金属吸管、清洁能源礼宾车和定制自行车霸行其道….

尽管2018年出炉的重磅酒店数创下了历史之最,但这轮风潮的高点似乎尚未到来,毕竟,J酒店即将冲上云霄,Rocco Forte和香格里拉将携手开拓前滩和西岸地带,瑰丽将如何演绎上海在地美学,K11隔壁尚贤坊高塔的酒店部分将花落谁家?这一切,无不令人期待。

猜你喜欢

七仙女
天仙配
“七仙女”考研,全线告捷
董永与七仙女
脑洞连连看:第八期
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的“七仙女”
七仙女
我演“七仙女”
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的“七仙女”
七仙女人物塑造浅析
“七仙女”庐山留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