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述评

2019-07-01陆碧波

现代交际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陆碧波

摘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人们越来越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本文通过研究中国知网(CNKI)等学术网中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相关文献,如对现状的论述,总结出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特点,同时对更加深入地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169-02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每门学科都有其相关的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其产生和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领域,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理论基础等。[1]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就研究对象这一概念界定来说,杨芷英、王希永都把研究对象界定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2]胡凯、荣复康则认为,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及根据这种心理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3]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当前学术界争议较大的是归属问题,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思想教育心理学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比如学者郁景祖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服务于思想政治教学的,所以应该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4]第二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该当归属于心理学。例如学者杨树茂、武怀堂和李本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出现是心理学发展的良好展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既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又是属于心理学,是这两者的交叉学科。如王希永、杨芷英都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目前学术界更多的认同第三种观点。

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就内容体系的研究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要着重于在教育过程中对心理学的研究。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2]中,王希永、林芷英从教育过程的角度去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侧重于教育参与者的心理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张云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现象和问题出发,全方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

4.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特点

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学術界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党性和阶级性。像杨芷英、王希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较强党性。[2]二是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三是应用性。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均来源于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因此又回归于教学实践活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理论。四是综合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和运用中与社会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产生联系,因而这一门学科的综合性较强。

(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研究

笔者认为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必然的,它不仅与当下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契合,也密切联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发展。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从理论层面看。张云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思政工作者理论水平的提高有明显作用;也可以逐渐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第二,从实践的层面看。杨芷英、王希永指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有增强作用,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提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2]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理研究

作为思政教学过程主导者,思政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状况,会对教学成效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杨芷英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社会上有学者、专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多种的角色定位,是社会道德的楷模、社会主流意识的传播者。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品质。智力和非智力以及能力结构三个方面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品质的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个体心理素质的修养,正确把握自我,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境。

(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心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教育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施教者、受教对象、教育环境以及传递方式的不同,都会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心理机制有三种:学习、接受和自我教育。心理功能则包括心理激励、心理调节和心理保健功能。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心理效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不同心理效应、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原则。张耀灿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原则包括心理指导、心理兼容、心理共鸣和心理交流。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学方法包括认知变化法、活动体验法和行为训练法。

二、研究的特点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思想教育心理学”“政治教育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词条,查到论文共287214篇,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几个研究特点如下:

(一)研究内容狭窄

目前在研究内容上,已有研究团队将基础理论研究和在高校课堂以及大学生发展等的运用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献仅有98篇,相对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仍然还是大学生。

(二)研究类型较少

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尚处在研究和探索的起步阶段。虽然有一些应用研究,但数量非常少,研究课题经费也非常少。95%的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是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和高等教育、技术或方法指导研究。

(三)研究方法单一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对文献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些规律性和普遍性。然而,单纯依靠这两种研究方法不能全面、完整地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也不能发挥其规律作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對象的思想心理状态,所提出的对策缺乏可操作性。

(四)研究数量不断增加

在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这20年间,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关键词搜索的论文共有454篇;且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著也较少。21世纪后,有关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方向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学科迅速发展,并且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的研究也渐渐变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体现为研究数量的增加,而且体现为该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

三、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开展时间较短,许多理论和方法还一直在探索之中,关于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还有许多难题等待我们去破解,能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学科需要我们去更多的研究探讨。

(一)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

作为一门刚刚兴起不久的年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面临着学科体系方面不完善、基础理论准备不充分、理论整合不强等问题。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我们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一门强劲的学科,必须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与诸如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进行相互整合,这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必不可少的途径。

(二)打造专业的思政教育心理学研究团队

有一支专业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团队是加强该学科建设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者大多为跨学科学者,难以精研精钻;且各自为战,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难以获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最新信息,不利于学术交流。因此,我们在自身上要加强研究团队的专业性,打造一支强劲的研究团队,完善研究生态,同时加强与国外研究学者之间的交流,实现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形成两方的合力。

(三)拓展学科研究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其目的和存在意义主要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的需要。而目前,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学校型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主流。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应向社会研究倾斜,深入广大农民、干部、工人、部队等大型社会群体研究,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社会研究领域,积极关注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和党政部门改革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社会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1):70-77.

[2]杨芷英,王希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胡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4]郁景祖.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
“没有用”的心理学
浅析我国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策略
教育学信条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跟踪导练(二)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