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同课异构” 呈现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2019-07-01黄怀赟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同课异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应该在此前的背景下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教师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方法等都会直接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同课异构”是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艺术和工作能力不断发展的源泉。基于此,本文针对巧设“同课异构”,呈现精彩小学数学课堂的方法与策略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获得不断的提高,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当中更好地学习和深入的探究,开展自主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同课异构”;教学策略

一、 前言

“同课异构”实际上就是在教学当中教师使用相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加以讲授。教师可以运用实际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启发和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激发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同课异构”的运用,能够促使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获得不断的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氛围和环境会变得更加的活跃,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当中进行快乐的学习的探究。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巧设“同课异构”,呈现精彩小学数学课堂的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 巧設“同课异构”,表达不同知识层面与教学经验之间的关联性

“同课异构”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当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之一,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教学研究的不同水平,能够充分的激发和促进教学之间进行互促、互学和互补,这些对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性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将课件的内容展示出来,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动画片、视频或者是音频等;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依附性的文化产品为知识点主要的呈现方式,所选择的素材可以是学生实际生活当中的素材,比如不同的生活物件、多元化的比赛形式等;另外,教师还应该紧紧地抓住学生实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紧密围绕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实际生活当中所出现的不同素材,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都能够在“同课异构”的背景下表达不同教学经验与不同知识层之间存在的不同点和关联性。

三、 巧设“同课异构”,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在“同课异构”的背景下,应该先对教材进行通读,促使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安排、分布和编排,促使教师能够加以较为深刻的分析,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同时,在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教学设计绞尽脑汁,做到与时俱进,在“同课异构”的背景下教师能够实现更加专业化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与小数》一课时,教师从教学的内容方面加以有效的启发,通过小数的意义认识发展出发,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教师在“同课异构”当中渗透整数与小数之间存在的联系,针对之后学习分数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性的作用。

四、 巧设“同课异构”,有效提升教师的引导教学水平

在“同课异构”当中,要求教师应该备好课,还应该通过备课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之下通过较短的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内容当中所包含的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周长》一课时,由于“周长”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并且三年级的学生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在思维的抽象能力方面不强,因此,教师可以巧设“同课异构”,教师促使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图形“周边线”所具有的特点,促使学生能够尝试着使用语言的描述“什么是周长”,然后再通过分析和理解封闭图形,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融合小组合作,发现可以使用尺子测量每个边的长度,再将每条边的长度相加获得图形的周长。

五、 巧设“同课异构”,运用不同的问题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的开展,能够运用不同的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能力,在教师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构建精彩的小学数学课堂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动画片《小猪佩奇》引入其中,“猪爸爸说我们进行比赛吧,看谁种得地种的最好,乔治不想干那么多活,所以他选择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然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乔治选择的菜地真的比其他人的少吗?”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再带领学生对相关的条件加以整理,分析其中所包含的知识,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面积的求解方法。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同课异构”有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深刻地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而能够从中进行更加深刻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在“同课异构”的背景和环境当中,教师能够形成非常浓厚的教学研究分为,促使教师能够进行积极主动地进行阐述和沟通,对于教学加以更加深入的探究和研讨,促进教师能够获得共同的提升。同时,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当中,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和学习和探究,开展自主学习,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爱军.辨识学段特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以九年级“圆(第1课时)”同课异构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8(29):12-13.

[2]恽竹恬,张冬梅.“单人同课异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可爱的圣诞树》一课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8(3):69-72.

[3]姚小娟.布卢姆目标分类学视野下的同课异构——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7(9):55-59,75.

作者简介:

黄怀赟,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渭源县会川镇文峰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同课异构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