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

2019-07-01阴美娜

读天下 2019年1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改教育

摘 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凡能促进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且能增长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一切可用教育资源,都可称作课程资源。教学过程是有效运用资源的过程,教师如能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道德与法治课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改;教育

一、 开发教材中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基础性的课程资源,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教师精心打造和提供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的教材观强调,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记住“话题”本身,而是借助“话题”这个中介进行交往,在互动交往中,创造新经验,建构新意义。在这种全新的教材观的指导下,我们倡导积极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重组教学内容。

二、 开发学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本身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他们热情迎接新的事物,接受新的知识,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心情,探索与创造新的世界,洞察世界的真善美,他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学生的视角可以让他们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所在,他们愿意参加进来,有心灵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到亲切,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经验和既有知识视为我们的教学资源,这是新课改的要求。

三、 开发课外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弥散于学校内外的角角落落。因而课程资源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来说,乡土知识、影视作品、时政新闻等资源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

(一) 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以其“近、熟、亲”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等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 影视文学作品资源

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学科教学,而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和共同承担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大量的文学作品,影像资料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笔宝贵的教育资源。

(三) 时政新闻资源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的学科,它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时政新闻,社会热点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并注重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充满生命力。在课前三分钟,我们开辟了新闻播报栏目,每天让一个同学讲述最新时政,这种尝试,既提高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并能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另外,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尽量选一些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能激发学生产生共鸣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有效达成三维目标。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资源是极其丰富的,由于重视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已感受到了它带给我们的乐趣:一方面,它超越了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使思想品德课不再枯燥和单调。另一方面,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可见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个自觉适应现代教学理念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活力,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林晓宏.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常态”化开发摭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2):88-89.

[2]吴元彬.例谈《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80-81.

作者简介:

阴美娜,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桃园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新课改教育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