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创设乐学的平台

2019-07-01蔺岩华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乐学创设笔者

蔺岩华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乐学的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由厌学到乐学,由乐学到会学、善学。

一、尊重学生,微笑施教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在相互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而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只有师生之间民主、平等,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学生才能想学、乐学。比如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关爱,从而充满信心上好这节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倡“七嘴八舌”和“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提问时,笔者总是微笑着说:“不要紧,说错了没关系。”“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答案。”“你说得真好,老师越来越欣赏你了。”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话语,有利于搞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

二、合作学习,分享成功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按优、中、弱搭配编成合作学习小组,四人一组,全班共十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就在全班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教师只是适时点拨、引导。课堂教学如此,基础知识竞赛、读背课文、作业完成、出黑板报、编班刊等也都如此,使得四人小组成为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集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

三、动手动脑,激发热情

俗话说: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活动,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都动起来,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在主题实践活动“相约洛阳”中,笔者指导学生访问、查资料、拍照等;在教学《苏州园林》《三峡》《春》时,鼓励学生尝试以诗配乐、以画衬文;在教学《变色龙》《选举风波》时,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这些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开发教具,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教具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片、实物、模型,特别是录音、多媒体等,能以其生动、活泼、直观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学生能见到陷阱里的狼摇尾巴的情景,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木兰诗》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进行配乐朗读、录音示范朗读等,直观又生动,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活、唤醒、鼓舞。”因此,在語文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乐学创设笔者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创设未来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