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识字与快乐为友

2019-07-01梁艳红

读天下 2019年16期

摘 要:《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多么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关键词:激发识字兴趣;乐于识字;会识字;时刻识字

在小学低年段学段中,学生就需要掌握整个小学阶段识字量的一半左右,任务之重,任务之难,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但是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呢?笔者在平常的低段识字教学中总结出以下的经验。

一、 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小学生识字的质与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支配。所以老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感觉识字很有意思并且愿意去识字。

在教学设计中,我利用他们的好奇和好动,要么演动作,要么找朋友的游戏来帮助他们识字。例如一些表示人身体部位的词语,就可以通过表演触摸动作的方法来识字。如《口耳目》一课,学生通过上台表演动作来认识自己和他人共同的身体部位名称。又如教学形声字,把偏旁和独体字写成许多卡片分给学生。拿“包”的同学站上来找朋友,“饣”“口”“扌”“水(氵)”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走上台和他交朋友,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笑声不断,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汉字的音、形、义,从而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二、 图文结合,让学生乐于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图文结合,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如教学《金木水火土》中的“日、月、水、火、土”时,教“日”,我先出示实物图画,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接着出示汉字“日”,根据图片的意思知道“日”指的就是太阳,“太阳”也可以用一个“日”字来表示。这样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发现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在图文对照中理解字义,结合字义识记字形了解象形字的构字规律。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识记。如:学习“木”这个字,首先要想到十,但是比十还要多一撇一捺,这一撇一捺就想到树上的两根树杈,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三、 授之以渔,学会识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识字、写字是学习的重难点,如果老师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领会识字方法,并灵活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1. 可以用加笔画、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本:木+一;课:果+言字旁。2. 用减笔画、减偏旁的方法识字。目-一=日;飘-风=票。3. 换笔画、换偏旁的方法识字。无:“天”换笔画成“无”;“听”“近”互换偏旁;“色”:“爸”换偏旁成“色”。4. 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识字。如:“杏、桃”。5. 用事物归类的方法识字。如动物类:“黄牛、猫、鸭子”。6. 用会意字构字方法识字。如:“日月-明、小大-尖、三木-森”。7. 可以用猜字谜、编顺口溜的方法识字。如“美”:羊儿没尾巴,大字来代替;“头”:一点一点大;“里”:土里出太阳。8. 可以用作动作的方法识字。如“看”:一只手罩在眉眼处,做出向远方眺望的姿势。9. 还可以用熟字对比的方法识字。如“升”和“开”,“么”和“公”,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10. 还可以用联想识记、反义词识记等方法识字。总之,识字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常用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字形并与同学充分交流,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能靈活运用识字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 联系生活,时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念,识字要融入生活当中去,如在班上,我让学生记住每一位同学的名字,会记会认,简单一些还要会写。有一位小同学的名字带有“斌”字,可每次写的时候,“武”总会多了一刀。于是,我在班上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文武双全,可惜啊,他总爱往自己身上砍一刀。”同学们面面相觑,我在黑板上把“斌”字写上,顺势在斜钩上重重地用彩色粉笔划上一撇。同学们恍然大悟,哈哈大笑。从此以后,同学们无论写“武”还是写“斌”都没有画蛇添足,还认识了“斌”“鹉”等字。

其实我们身边离不开汉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只要让他们留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超市中的各种水果、蔬菜、生活用品等,又或者在家里,大人看的期刊报纸书籍,家用电器的商标等,小学生一般会看到自己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就会问身边的父母或长辈。这样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的渠道更广了,认识的也不只是课堂学到的字,弥补了课堂上的局限。

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采用多姿多彩的方式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去识字了。识字的效果就十分显著,学生掌握得更牢固了。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周小妹.引导小学自制生字卡识字[J].小学语文教师,2002(6).

作者简介:

梁艳红,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市端州区河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