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的教与学分析

2019-07-01尼珠

读天下 2019年14期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数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科目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基于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来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为数学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将对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的教育学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

通过良好的教育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在新课程标注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出有效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数学教学效果与质量,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笔者将分别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基于新课标下促进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研究

新课程标准于2001年提出,并于2011年正式修订,新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在于对教学内容有效规范,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基础性知识,从而积累更多数学知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掌握更科学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课后任务繁重、教学方法错误等方面,详情如下:

(一) 课后任务繁重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为了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后应对学习任务合理布置,然而对于学生而言过重的学习任务会对其心理造成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便会产生厌学情绪,与新课程标准理念背道而驰,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二) 教学方法错误

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错误,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如若教学方法错误便无法达到学习效果,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任务难以顺利落实。

基于传统教学理念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与教师照本宣科息息相关,据此教师应充分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确保教学创新性的提升。

二、 新课标下促进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实施对策,首先应对学生主体性加以重视、对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师明确定位,详情如下:

(一) 对学生主体性加以重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其作用不容忽视。据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对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创新,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加以了解,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对学生进行指导,对问题进行疏导,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举个例子:教师在对空间图形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首先应引导学生正确描述梯形的特点,并将其画出,通过这一对策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地开展。

(二) 对教学内容不断丰富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进一步拓展课本知识。这是由于课本知识相对单一,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与实际生活贴近,根据实际情况来营造学习氛围,据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其中,对教学内容不断深化,通过这一手段不仅深化了教学内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与生活常识相关的应用题,如小雨去买文具,买了6本笔记本、4支圆珠笔,已知每本笔记本4.5元,每支圆珠笔花了1.8元,求小于一共付了多少元?面对此类问题时,学生科采用分布计算的方式,解决本次的消费金额,即:购买笔记本:4.5×6=27(元);购买圆珠笔:1.8×4=7.2(元);一共消费的金额为:27+7.2=34.2(元)。在教学中加入编体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将数学常识应用日常生活中,在不自觉的影响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机,也是学习的源泉,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好奇心。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应对教学手段有效创新,将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举个例子: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采取情境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对数差进行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利用尺子对手指长度进行测量,通过最短手指与最长手指之差得出结果,通过这种实践方法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还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这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四) 对教师明确定位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对教师定位明确是确保后续教学工作实施的关键。首先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对学生内在需求加以重视,例如:学生对哪种问题有兴趣?哪些问题是学生的薄弱环节等,在学生需求上建立探究目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应对交流与反思过程加以调控,避免对学生思考过程过度干预,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一旦发现此类问题教师应进行合理调控,在学生与学生讨论过程中还应实施必要的设疑、点拨、答疑等,对学生情绪合理调控,提高交流活动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标准推行下,教师应根据教学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确保其符合新课程标准实际特点,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多参考意见。

三、 结束语

经笔者研究我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便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对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不断创新,对教学经验深刻总结,对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辉.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77.

[2]陈娜,孙国元.如何让学生能做大一些的事情——再学“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讲座有感[J].小学教学参考,2018(17):32.

[3]荣建强.试论新课标下小學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名师在线,2018(7):13-14.

作者简介:

尼珠,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